天津大剧院的介绍

天津大剧院,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河西区的天津文化中心的中心标志区东侧,是天津文化中心里最大的文化场馆。天津大剧院由德国GMP主创设计,属于现代主义建筑。新的天津大剧院于2009年开始兴建,于2012年4月22日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可以容纳3,600名观众,总造价为15.33亿元人民币。大剧院位于天津城市地标位置,紧邻市委、市政府和天津迎宾馆。大剧院总建筑面积10.18万平方米(长220米、宽206米,高45米),其中建筑本体7万平方米,地下设施3万平方米,3个建筑单体位于6米台基之上,由一个大屋顶连接。建筑设计单位为德国GMP设计公司,舞台工艺设计单位为德国昆克公司。工程造价15.33亿元。大剧院定位为综合性多功能艺术创作与演出机构,由歌剧厅、音乐厅和小剧场组成。剧院总共3200个座位,一层和四层各设排练厅。观众厅座位最远点视距34.6米(超33米座位占7%),座位排距0.95米,声学指标(混响可变)为歌剧厅1.6秒、音乐厅1.9秒、小剧场0.8秒。大剧院还同时设有可供700人同时就餐、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中、西餐厅及附属设施,6米台基下设有商业空间约5500平方米,可作为针对城市高端文化消费人群的艺术培训和艺术品经营场地。大剧院设有3个贵宾厅(175平方米、126平方米、50平方米),拥有约400个停车位。大剧院面向湖面,利用亲水平台创造出宽敞的公共空间,形成开放的“城市舞台”,既可供市民休憩、观景,也能满足室外多功能表演的需求。

国家大剧院现在的占地面积到底多大?花了多少钱?

您好,国家大剧院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26.88亿人民币(大剧院最新公布的造价数字是31亿元人民币)。

深圳大剧院有多少平方米?

深圳大剧院建筑面积一共约4460平方米。其中:

大剧场——3210平方米,观众席:1140m2、1304个座位(楼下843位、楼上461位)、后舞台:390m2、侧舞台:270m2 x 2、化妆间:27间(单人、双人、多人等)共620m2、排练厅:4间共520m2

音乐厅——面积:890m2,观众席:632位

艺术书廊——营业面积为60平方米

院画廊——展出面积300平方米

影视厅——大剧院二楼

国家大剧院有多大?

国家大剧院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75万平方米(包括地下车库4.66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为独特的壳体造型,壳体外围被水色荡漾的人工湖环绕,人工湖之外是总面积达3.9万平方米的绿化带。

世界上最大的剧院是…

世界最大的剧院是悉尼歌剧院

地理位置:澳大利亚悉尼市贝尼朗岬角

歌剧院规模:悉尼歌剧院整个建筑占地1.84公顷,长183米,宽118米,高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

设计师:约恩·伍重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及结构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耸立在一南北长186米、东西最宽处为97米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座上。第一组壳片在地段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第二组在地段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内部是歌剧厅。第三组在它们的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整个建筑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宽97米的大台阶。车辆入口和停车场设在大台阶下面。

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象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象竖立着的贝壳,又象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

据设计者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而这一创意来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伟大构想。

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

歌剧厅较音乐厅为小,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采用这样的装置,演出时可以有圆润的音响效果。舞台面积440平方米,有转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两幅法国织造的毛料华丽幕布。一幅图案用红、黄、粉红3色构成,犹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蓝色、绿色、棕色组成,好像一弯新月隐挂云端,称“月幕”。舞台灯光有200回路,由计算机控制。还装有闭路电视,使舞台监督对台上、台下情况一目了然。

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共可容纳2679名观众,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此音乐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于音乐厅正前方,由澳洲艺术家Ronald Sharp所设计建造的大管风琴(Grand Organ),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个风管组成,此外,整个音乐厅建材使用均为澳洲木材,忠实呈现澳洲自有的风格。

壳体开口处旁边另立的两块倾斜的小壳顶,形成一个大型的公共餐厅,名为贝尼朗餐厅,每天晚上接纳6000人以上。其它各种活动场所设在底层基座之上。剧院有话剧厅、电影厅、大型陈列厅和接待厅、5个排列厅、65个化妆室、图书馆、展览馆、演员食堂、咖啡馆、酒吧间等大小厅室900多间。

悉尼歌剧院佚事

设计建造之曲折

悉尼歌剧院是从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年起公开搜集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个作品参选,后来丹麦建筑师Jorn Utzon的设计屏雀中选,共耗时16年、斥资1200万澳币完成建造,为了筹措经费,除了募集基金外,澳洲政府还曾于1959年发行悉尼歌剧院彩券。

在建造过程中,因为改组后的澳洲新政府与Jorn Utzon失和,使得这位建筑师愤而于1966年离开澳洲,从此再未踏上澳洲土地,连自己的经典之作都无法亲眼目睹。之后的工作由澳洲建筑师群合力完成,包括Peter Hall、Lionel Todd与David Littlemore等三位,悉尼歌剧院最后在公元1973年10月20日正式开幕。

首场演出

悉尼歌剧院另一项传奇是他的第一场演出。当然,正式的首演贵客盈门,开幕式(1973年10月)更邀请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临现场,但也有人认为悉尼歌剧院的第一场演出是1960年由PAUL ROBESON为工作者献唱的那次。这位黑人歌手当时爬上了还在兴建中的鹰架引吭高歌。巧的是,他的生日与丹麦建筑师Jorn Utzon竟然是同一天。

一切都太巧了。但关于悉尼歌剧院的种种幕后故事还不只这些。由于兴建过程中的风风雨雨实在太肥皂了,有克服不了的技术难关、有拂袖而去的建筑师,还有差点让政府破产的超高工程费以及一只在首演彩排时跑来插花的临时演员─负子鼠(Posum),后来有人将这些写成了一出歌剧,名字是:世界第八奇景(Eighth Wo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