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璧山哪家火锅最好吃?

我知道,比如骑龙,德庄,龙湖,什么的都还可以,据说马上要新开家火锅,叫什么来着,对了叫渝禾庄,味道还可以.如果不知道,在璧山随便打个的士说名字马上就把你带到!

二、重庆璧山有什么好玩好吃的

璧山,自唐至德二年建县至今,几度兴废,跨越了1200多年时间长河,称得上历史悠久;璧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古代出过“抗疏贤臣”、“史志良才”,近代又有红岩英烈,抗美英雄,真可谓是人杰地灵;璧山,“环境皆山,两江夹送”,山川形胜,地势险要,扼渝州之咽喉,为重庆之屏障,有金剑山之雄,青龙湖之秀,凉亭关之险,璧温泉之幽,被郭沫若先生盛赞为“黛山秀湖”;璧山,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有黄花之芬芳,巴缎之斑斓,来凤鱼之鲜美,璧山玉之刚润,不愧称“巴渝名区”

勤劳聪慧的璧山儿女,怀着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投入到璧山经济社会建设的大潮,绘就了一幅璧山继往开来的壮美画卷。正是:玉映重壁山映山,双河连江源为源。常思状元报国志,笑看璧玉谱新篇。

而今,承载璧山厚重深蕴的人文历史,携“巴渝名区”之耀,“西部鞋都”之辉,一个繁荣、开放、文明、效率、平安、和谐的新璧山必将成为重庆和中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五千年前,璧山就已有先民劳动生息。春秋战国时,县境为巴国地。周慎觐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江州县,今县域为江州县属地。据清同治4年《璧山县志》载:璧山“禹贡梁州之域,周为巴子国地,秦灭巴置巴郡为巴郡地,汉为巴郡地属益州,三国属蜀汉,晋为巴郡地属梁州,宋齐俱为巴郡地属益州,隋为巴江津二县地属渝州”。两汉时期,璧山境内经济发展已呈较高水平,来凤就设有驿站,成为成都至重庆的交通要道。东汉时期,璧山境内就已流行雕刻精美的画像石棺作为墓葬方式。

璧山自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建县。据唐《元和郡县图志》(公元806年)记载:“壁山县,本江津、万寿、巴三县地,……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二面险峻,东南面稍平,土人号为重壁山,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置县,因山为名。”唐置县时,隶属渝州,其时县域包括今县境全部及今永川市、沙坪坝区含谷镇、北碚区澄江镇。

唐大历十一年(776年),分壁山县西南部分地置永川县。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名恭州,壁山县隶属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恭州为重庆府,壁山县属之,县辖双溪、多昆、含谷、王来、依来五镇。元初,壁山县屡遭兵灾。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以壁山“地广人稀”并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置壁山县,属重庆府,清康熙元年(1662年),以“户口尚少,停壁山县铨,以永并治之”(即由永川县代管)。清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壁山县,改名“壁山”为“璧山”,隶属川东道重庆府。

民国3年(1914年),璧山县属四川省东川道。民国17年撤销道,直属四川省。民国25年(1935年),四川省下设行政督察区,璧山县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日璧山县解放,属川东区巴县行政专员公署管辖。是年12月20日,巴县行政专员公署改驻璧山,更名璧山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4月,璧山专署迁至江津,改名江津专区,属之。1960年江津专署迁往永川。1968年,江津专区更名江津地区,属江津地区。1981年,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属永川地区。1983年4月1日,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并,璧山县属重庆市辖。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璧山县隶属重庆市。

唐置璧山县时,县署在今璧城街道。清雍正七年复置璧山县制时,因县城残破,衙署无存,短时寄治来凤驿。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县令奉文在今璧城重建。此后,民国时的县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一直在今璧城街道。

璧山县位于重庆市以西,东经106 。02'至东经106。20',北纬29。17'至29。53'。东西宽15.5公里,南北长66.5公里,县域面积915平方公里。东邻沙坪坝、九龙坡;南界江津;西连铜梁、永川;北接合川、北碚。璧山地处重庆西大门,是川东、川北、渝西各县市到重庆的交通要道。1995年7月成渝高速公路开通后,从县城以南15公里的青杠街道上高速公路至重庆(陈家坪),里程为23公里。

璧山县地质构造属川东南弧形构造带,华蓥山复式背斜中的温塘峡背(东山)与沥青峡背斜(西山)之间。据清同治四年《璧山县志》载:璧山“形如柳叶,四壁皆山,外高中平”。境东有缙云山,西有巴岳山,东山、西山为天然屏障,海拔分别在500-810米和500-885米之间,两山夹一槽,中部系丘陵地带,海拔在270-400米之间。东西山面积约16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7.6%,丘陵面积753平方公里,占82.4%。县域地表水属外流水系,有大小溪河75条。其中,璧南河系长江一级支流,全长73.1公里,在江津油溪注入长江;璧北河全长37公里,在北碚澄江注入嘉陵江;梅江河流经璧山西部各乡镇,全长53公里。境内植物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植被以常绿针叶林为主,竹林次之。常绿针叶林以马尾松为主、杉柏为辅。森林面积329799亩,县城公共绿地面积164416平方米。

璧山县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旱、夏热、秋迟、冬暖、无霜期长以及风速小、湿度大、日照少、云雾绵雨多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3℃;年平均降雨量1231.2mm;年平均日照时数911.5小时;年平均风速1.6米/秒;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无霜期337天。

璧山史称“巴渝名邑”,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历史上曾出过“双状元”、“六翰林”。古时就有“璧山八景”,即“金剑晴雪”、“东林晓钟”、“觉院夜雨”、“茅莱仙境”、“圣灯普照”、“虎峰马迹”、“凉伞云遮”、“石泉凝脂”。

璧山全县共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县境之内,还有36座古寨、95处古墓。位于璧城街道中央的文庙“大成殿”古朴、壮观,有194朵如意斗拱,重檐大屋顶琉璃建筑屹立在凤凰山脚下,与文庙广场、小东门状元桥连成一线;历年发掘的17具汉画像石棺,雕刻精美,名冠巴蜀,其中一具迁入重庆三峡博物馆馆藏;梅江朝元寺的明代石牌坊、青杠的清代河氏百岁坊也是璧山名声颇著的珍贵文化遗存。

除古庙、古牌坊、古石棺外,璧山还有古教堂(正兴金堂湖天主教露德堂)、古寨(云坪乡的云坪古寨,青龙湖的古老寨、铁围寨,白云湖的云台寨,凤湖仙山的大茅寨、五云寨,缙云后山的云峰寨)、古关(金剑山、凉亭关、白云湖渝西老关)、古民居(来凤翰林院)、古墓葬(汉代崖墓群)、古碑刻(金剑山、茅莱山的古碑刻)、古生物化石(大熊猫化石、恐龙化石)、古戏曲民俗(龙灯、狮灯)等众多文化遗存。

宋《元丰九域志》记载:“璧山,州西一百里,三乡、双溪、多昆、含谷、王来、依来五镇。”

清同治《璧山县志》记载:“明成化十九年复置璧山县后,全县分为十里百甲,龙溪、普安、燕平、磨滩、壁山、水东、枫香、横山、登云、沙山为县十里。”

清初,全县改编为二里十三甲。乾隆二十四年(1795年),巴县缙云山(包括北温泉)以西之西祥里(后更名为依来里)划归璧山,全县便有磨滩里(福禄里,简称福里,在县中部)七甲,登云里(简称登里,在县南部)六甲,西祥里(依来里,简称依里,在县北部)八甲,共三里二十一甲。

清光绪初年,全县辖三里37场5段。

民国初年,县仍沿袭清末的行政区划,实行里、甲制。

民国4年(1915年),增设临江场,全县行政区划改为38场5段。

民国24年(1935年),试行新县制,全县行政区划为3个区,40个联保和1个试验乡。

1949年12月1日,璧山解放。县人民政府决定,全县行政区划为6个行政区,第一至第六区区政府分别驻城中镇、大兴乡、来凤乡、丁家乡、大路乡、八塘乡。

经过1952年、1953年、1955年、1956年、1958年、1977年、1978年数次变更后,到1980年3月,全县行政区划为7个行政区(大路、八塘、城郊〈后改名甘棠〉、大兴、正兴、来凤、丁家等七区),1个区级镇(璧城镇),1个乡级镇(来凤镇),38个公社。

1985年将人民公社改为乡。1994年“撤区并乡建镇”调整为20镇6个乡。

2003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为现行的两个街道、10镇、1乡。即璧城、青杠2个街道和丁家、三合、广普、正兴、大兴、河边、福禄、七塘、八塘、大路等10个镇及健龙乡。全县计34个居民委员会,151个村民委员会。城镇建成区面积21.6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璧城街道,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

三、重庆璧山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大路黄花、璧山葡萄、璧山儿菜、来凤鱼、血橙、黄糕等。

璧山美食介绍:

1、大路黄花:大路黄花是重庆璧山县大路街道办事处的特产。 大路黄花因色泽鲜亮、香气馥郁、肉头肥厚,花蕊由最先引进时的四雌一雄改变为六雌一雄,因而得名为“七蕊黄花”。

2、璧山儿菜:璧山县儿菜生产规模大,生产水平高,生产效益好,被中国园艺学会长江蔬菜协会授予“中国儿菜之乡”称号。

3、来凤鱼:璧山县来凤镇(现青杠街道来凤片区)地处重庆西部近郊,缙云山脚下,距主城区(内环的西环)27公里,是古代四大名驿之一。成渝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渝隆路、璧津路在此交汇,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小重庆之美称。

来凤镇以名菜“来凤鱼”闻名于世。“来凤鱼”历史悠久,数百年来历代烹制大师在继承川菜传统手法的基础上烧制出了以“麻、辣、鲜、香、嫩”为主要特征的“来凤鱼”,受到过往食客的喜爱。

4、黄糕:米食,特点:松软甜泡。烹制法:蒸。此品多用作早点。大米磨细浆,待其发酵,下红糖浆搅匀,逐个舀入小竹圈内,用旺火蒸熟。

四、周末想约几个朋友来璧山耍,想问下哪点的来凤鱼好吃,最好方便停车的!

璧山来凤鱼叫得最响的有两家,一家在南街转盘的老城来凤鱼,天天630的美食频道都来报道了的,一家在永嘉大道的新概念来凤鱼,这两家的鱼都很出名。老城来凤鱼停车方便些,新概念在桥头不好停车。

请采纳~

五、璧山有哪些特色小吃?

1、来凤鱼

来凤驿原是成渝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与龙泉驿、双凤驿、白市驿齐名,是成渝古道上的“四大名驿”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国府内迁重庆,作为陪都重庆的卫星镇——来凤一时冠盖云集,名厨荟萃。见璧河鱼美,争烹献艺,又极大促进了“来凤鱼”烹调技艺的进步。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云集来凤,喜尝来凤鲜鱼,那时“来凤鱼”就很有名气。

2、璧山兔

重庆市璧山区,除了有闻名天下的来凤鱼,还有一道美食璧山藤椒兔。璧山人爱吃兔,有着无兔不成席的习俗。

在璧山人的宴席上,“红烧兔”、“白砍兔”、“尖椒兔“、“唐兔“、“豹兔”、“香酥兔腿”、“兔丝”、“兔丁”,这些是中餐的型式,而壁山藤椒兔是以火锅,汤锅的型式,其味道特点:清香,清麻,清辣。俗称三清。这一道道美食会让食客口舌生香,垂涎三尺。

3、啤酒鸭

啤酒鸭是一道风味独特的特色佳肴,是深受广大食客喜爱的菜肴。据传起源于清代。啤酒鸭的做法有很多种。其主料为鸭子、啤酒。将鸭肉与啤酒一同炖煮成菜,使滋补的鸭肉味道更加浓厚,鸭肉不仅入口鲜香,还带有一股啤酒清香。

4、毛血旺

毛血旺以鸭血为制作主料,烹饪技巧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麻辣味。起源于重庆,流行于重庆和西南地区,是一道著名的传统菜式。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且毛肚杂碎为主料,遂得名。

5、辣子鸡

辣子鸡,是一道经典的川渝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肴。一般以整鸡为主料,加上葱、干辣椒、花椒、盐、胡椒、味精等多种材料精制而成,虽然是同一道菜,各地制作也各有特色。

辣子鸡因各地的不同制作方法也有不同的特色,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此菜成菜色泽棕红油亮,麻辣味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七大特色江湖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