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山有什么好吃的
乐山,古称“嘉州”,又被称为海棠花的香国,但现在的乐山却是山珍海味之地,以麻辣味著称,当地小吃、美食丰富。乐山的川菜在四川也是顶尖的,各种美食吸引了很多人打卡。乐山有这么多好吃的。乐山十大名吃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下。
乐山的美食推荐,乐山十大名吃有哪些?
乐山十大名吃
1.抬脚牛肉
跷脚牛肉是四川乐山汉族的传统名吃。已有百年历史,由三代演变而来。它是乐山一种历史悠久的著名地方美食。脚牛肉汤锅几经发展,汤味越来越精致。乐山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乐山的大街小巷绝对不可或缺。抬脚牛肉不仅汤汁丰富,鲜美可口,还有祛寒的功效。任何一个乐山以外的人,只要吃过提趾牛肉,都会竖起大拇指。据说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原来是卖这道菜的苍蝇馆子。店面很窄,但是吃的人挺多的,大家都要翘着脚吃,所以叫跷脚牛肉!
2.豆腐
乐山传统小吃豆香浓郁,味道正宗。乐山豆腐脑是四川乐山的特色小吃之一。豆腐配上辣椒和香菜,色香味俱全。乐山豆腐脑的制作方法与传统意义上的开封豆腐脑有着本质的区别。乐山豆腐脑不是以豆腐脑为基础,而是以绝对美味的汤汁加厚的汤头。又嫩又滑,入口即化,很美,幸福感暴涨。
3.面粉蒸牛肉
清蒸牛肉是四川的传统特产,也是乐山的著名小吃之一。几十年来,它享有良好的声誉。据说蜀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亲自烹制的“粉蒸牛肉”,趁热加入辣椒粉、花椒粉、香菜,增加了这道菜的麻辣鲜香,回味无穷,众人赞不绝口。
4.波波鸡
乐山特色小吃,麻辣鲜香,百吃不厌。自清朝以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将去骨的鸡片放在陶碗中,加入麻辣调料和各种调味料混合而成。具有皮脆肉嫩、麻辣鲜香、甜咸适中的特点。吃汤面时,配以鸡肉,别具一格。
5.白切鸡
乐山传统小吃好吃。因为乐山土生土长的花椒、辣椒,当地人都嗜辣,所以嘉定白斩鸡,辣,民间又称为椒麻鸡。川味白切鸡第一道工序与广式白切鸡相似,不加调料煮制,可随吃随切,故称“白切鸡”。最大的区别就是酱料的不同,其中川味最浓。红油、香油、蒜??图中的红酱滴在鸡肉上,形成了川味白切鸡的独特风味。
乐山十大名吃
6.鲜肉蒸饺
乐山特色美食,皮薄馅大,微甜。蒸饺皮和肉馅要完美契合,不仅要有皮的韧性,还要有肉的滑嫩鲜嫩。蒸饺皮是最有挑战性的技术,做出来的形状就像一个饱满的石榴。越简单的东西,越需要时间沉淀。竹笼打开的那一瞬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蒸饺独特的褶皱为它增添了一种魅力,它配有特殊的蘸酱。入口的一瞬间,那种肥瘦相间的猪肉剁碎后的生成,端在嫩滑的嘴里,再配上葱花,让它的口感上升了一个层次。转眼间,竹笼空了。
7 .穗状马铃薯
乐山特色美食,美味醇厚。穗薯是四川乐山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由四川小吃“天蚕土豆”改良而来。它和乐山麦当劳的薯条一样受欢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现炒现卖,是四川家喻户晓的小吃。看着摊主的碗里,一手撒上调料,椒盐,葱花,香菜,舀一勺这样的汁和其他配料。完成后用大勺搅拌,很香。我等不及要拿了,就先贴个邮票再付钱。很好吃。没有多余的形容词。
8.用手搓冰粉
乐山传统小吃凉、爽、甜。夏天有三宝,空调,西瓜,冷水澡。然后,乐山人需要一碗冰粉来延续生命。乐山人喜欢吃手搓的冰粉。就算他们不加冰,也会让他们的心凉到飞起来了。冰粉用手搓,他们能看到密集的毛孔,嫩而不散。甜腻的红糖被冰凉爽滑的冰粉冲淡,每一口都恰到好处。不仅乐山本地人喜欢吃,外地人也经常来扎场地。反正就是各种排队人潮!有机会去乐山的朋友可以试试。
9.甜鸭子
乐山特产食品,皮脆肉嫩,香甜可口。甜皮鸭,又名“嘉州甜皮鸭”,是乐山著名的美食。起源于乐山市夹江县木城古镇,甜皮鸭是由卤鸭改良而来,故又称甜皮卤鸭。甜鸭沿袭清朝御膳。经过民间的挖掘和改良,其卤水独具特色,色泽棕红,皮脆微甜,香气宜人,或酥甜,或浓稠,搭配鲜嫩的肉质,味道堪比北京烤鸭。盐份适中,让人回味无穷。
10.挂面
乐山干烧面是乐山当地的面食。绍子用质量好的芽菜和肉末在锅里炒,再加入各种调料。干面最好的一点就是面里没有汤。半挂面把所有的食材和芽菜都粘在了“身上”。当你吃到它们的时候,它们不仅有面条的嚼劲,还有肉和豆芽的酥脆。每一个苗条的都很好吃。从第一口到最后一口,浓浓的味道在嘴里化不开。
乐山十大名吃
看完边肖的乐山十大名吃推荐,你是不是流口水了?很想去乐山做个卡了解一下?乐山真的有很多好吃的。如果你有机会去乐山,一定不要错过边肖推荐的这些特色美食。除了边肖推荐的那些,还有很多其他的食物,我相信会满足大家对食物的胃口。
二、乐山市区有哪些经营乐山当地小吃的老字号饭店?
在乐山中心城区,像 “游肥肠”这样能把生意扛到今天的老字号,已经算不错的了。乐山的许多老字号都兴起与上世纪初期,只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公私合营,让大部分乐山“老字号”停止了发展的脚步,逐渐势微甚至面临“关停并转”的命运。时代变迁,峰回路转,市场经济的大潮涌起和外来商业业态的进入,让乐山老字号备感步履艰难。现在的顾客早已不再是图“堆垛”,现代市场讲究品牌效应、就餐氛围、市场推广,乐山的许多老字号在这股浪潮里渐渐“淡出江湖”。大浪淘沙,有的获得了新生,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的仍在苦苦坚撑,似乎只为了告慰前人,不至于在人们的记忆中泯灭,有的则彻底从乐山人的生活中消失殆尽。
尽管现今的新生事物日新月异、层出不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老字号历史渊源和文化魅力越久弥香,擦去历史的浮尘,金字招牌依旧闪闪发光。日前,从省商务厅传来消息,在正在紧张进行的全国“中华老字号”评选活动中,乐山有7家老字号报名入选,“游记肥肠”、“全华酱油”、“德昌源豆腐乳”等3家作为乐山“老字号”的“代表作品”,已经进入全国最后的评选环节。
在同一些老乐山人聊起 “老字号”的话题时,一些曾经在乐山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老朋友”缓缓浮出了历史的水面——
记忆与现实
永善公豆花
1943年,乐山土生土长的黎渊如在乐山较场坝搭了个棚子,一边卖茶,一边卖豆花。“永善公”取意于“永远善良公正”。这里的豆花从推磨、烧浆到点制,都非常讲究,豆花又嫩又绵,直至豆花吃完,锅里都看不到一点残渣。其豆花蘸水与众不同,佐料多达12种,腌制的腊肉香肠也颇具特色。1963年,朱德总司令来乐山时,吃过永善公豆花后大呼过瘾,一口气喝了四五碗豆花水,并送黎渊如一盒“中华”香烟以表谢意。如今, “永善公豆花”早已淡出江湖,老一辈乐山人只有为数不多的还记得这个名字。
刘宗秀素面
乐山城刚解放时,刘宗秀和丈夫王学成在市区东大街摆起了面摊,生意看好,就租了一间铺面在此长长期经营。刘宗秀解放前卖过汤元、醪糟,为人忠厚,讲究货真价实,不管客多客少,刘宗秀总是坚持自己配佐料,直至晚年。刘宗秀素面用的是正宗宜宾芽菜、双酿酱油、成都海椒、天厨味精为主要佐料,这些都是在当时叫得很响的品牌。上世纪50年代,川剧团的戏散了,观众大多喜欢来这里吃上一碗香喷喷的面。在那个年代,刘宗秀素面就开始讲究白围腰、白袖套、白帽子,据说朱德总司令到乐山时,也不忘专门来到刘宗秀的面摊吃了一碗面。由于种种原因,刘宗秀素面关门歇业,那香喷喷的滋味,至今仍让不少乐山老人口齿留香。
刘汉元乳汤抄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刘汉元面食与刘宗秀素面毗邻,两家生意“比翼双飞”。刘汉元的拳头产品是乳汤抄手,抄手皮薄、肉馅大,佐以猪骨熬成的浓汤,即所谓“乳汤”,味道浓郁,相当受群众欢迎。刘汉元的精明之处在于,她的抄手肉馅虽然大,但肉并不多,主要是拌和得法,吃起来又好吃,又有卖相。而且,她用的猪油从来不用猪板油作原油,而是实膘肋条肉,油渣香脆可口,也不浪费。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汉元乳汤抄手也慢慢从乐山人眼中消失了。
周鸡肉
周鸡肉的创始人是周明和,他以自己的名字开了家“明和饭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算是乐山一流的饭店。周鸡肉的特点是肉质嫩而脱骨,口感好,红油多且鲜亮,看上去就让人垂涎三尺。其汁水用多味中药熬制而成,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他制作鸡肉很讲究,一般是用细麻绳将鸡大腿缠紧,这样煮好的肉不会萎缩,且鸡腿肉呈花纹状,摆在厨窗里成了一件工艺品。时至今日,人们仍可从中心城区湖泊所菜市外那一排腌卤制品摊位中,找到“周鸡肉”那熟悉的名字。
海汇源十全大补汤
1939年,日军轰炸乐山不久,眉山人吴光学来乐山当学徒,出师后经营糖果糕点,字号取名“海汇源”。他去世后,其妻沿用“海汇源”老招牌,经营起“海汇源十全大补汤”,店子开在东大街川剧团斜对面。十全大补汤采用当归、莲米、红枣、薏仁等十余味中药,配之猪肺、猪心、鸡肉、肘子、猪蹄等熬制,其汤乳白鲜美。每天早上天未亮,很多老年人就要抄起双手,冒着晨雾,来到海汇源,一碗大补汤下肚,润肺,通气,生血,好不惬意!如今,海汇源仍在经营,但十全大补汤已经“难寻芳踪”,取而代之的成了银丝面和烧麦。
宝华园烧麦、银丝面
宝华园是乐山第一家烧麦店,它却是卖银丝面出名的。烧麦是北方食品,1930年由泸县人白玉延从外地引进,在乐山中心城区较场坝一带经营,后因战火几度变迁,1942年迁到东大街,起名为宝华园。1960年宝华园公私合营成为国营企业,1986年承包经营,1994年企业转制成为私营企业,2003年1月成功申报注册“宝华园”商标。现在的宝华园继续发扬了传统的制作工艺,长期坚持手工制作,银丝面用的是鸡蛋加精面手工擀制而成,和面时不加水,佐以鸡汤、葱花,不用酱油,色、香、味、形俱全。烧麦形如石榴,皮薄馅鲜、油而不腻、鲜美醇香,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今年7月,宝华园烧麦和手工银丝面被市商务、工商、卫生、质检局评为“乐山名食”。
游记肥肠
誉满嘉州的游记肥肠,相传创始于清朝咸丰年间,为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的百年老店。1939年8月19日乐山大轰炸后,乐山较场坝成了“光坝坝”,一个叫游开文的乐山人在废墟上挂出“游记肥肠汤”的招牌,以饮食生意维持生计。由于他炖的猪肠烹制考究,味鲜无异味,“游肥肠”由此乐山扬名。上世纪80年代后期,曾“失传”一段时间的“游记肥肠”在乐山城区东大街重新露面,在原有基础上开发了几十个新品种,走上了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成为乐山远近闻名的老字号餐饮名店。
“李培德”菜刀
有乐山厨师的地方就有“李培德”菜刀。几年前,一名乐山籍的大厨远渡大西洋,前往美国开中餐店,临走时他带了两件东西,一件是辣椒,另一件是“李培德”菜刀。今天,在乐山中心城区的云顶酒楼、唐伟饭店、邓强饭店、山湾宾馆等大部分餐饮店,都普遍使用“李培德”菜刀,乐山厨子都以能使用“李培德”菜刀为幸事,这成为了乐山幸幸刀具厂厂长张桂华和厂里40名“铁匠”的骄傲。
“李培德”菜刀成长至今天,得力于乐山老名刀匠李培德。李培德专业制刀50多年,制刀手艺炉火纯青。张桂华对此耳濡目染,20年间从仅有两三个人的铁匠铺出发,发展成为今日红火的刀具厂,在全省有113个固定经销点。老字号能历经风雨而不倒,依靠的是过硬产品质量。手工锻造是一种古老的加工方法,一名学徒要熟练掌握全套技术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为了保证质量,“李培德”菜刀放弃了对产量的追求,采用定单生产,客户上门取货。在乐山, “李培德”菜刀是乐山众多老字号中为数寥寥能走上产业化道路的品牌。
德昌源豆腐乳
五通桥德昌源酱园厂创建于1862年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是四川腐乳行业中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厂家。它最早是岷江河畔老龙坝上由杨江东开的江东园作坊,1908年转让给杨德昌,1918年由其子杨吉安经营。抗日战争时期,一批内迁的化学专家对该产品进行鉴定,发现该产品霉菌活力极高,蛋白质水解极强,氨基酸含量丰富,故在1938年正式命名为“中国五通桥毛霉”进行推广,成为豆腐乳发酵标准用霉。解放后,几家老作坊江通源、鼎和源、洪泰源合并成德昌源作坊,主产德昌源豆腐乳、酱油等,1962年申报注册“桥牌”商标。改革开放以来,德昌源酱园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工厂规模日渐扩大,管理水平达到现代化企业的要求,产品销往国内17个省、市,并多次荣获国家级奖励,成为蜀中最具特色的名产之一。
罗城牛肉
罗城牛肉属于清真食品,是伊斯兰教人的文化瑰宝。清真食品擅长牛羊肉加工,罗城牛肉就是其中的一员。罗城牛肉始创于1942年,创始人苏德能利用祖传的牛肉腌制方法在犍为罗城铁山一带专业加工销售卤牛肉、干巴牛肉、羊杂汤。1951年因政府需要改为集体经营,1988年交由苏尊跃承包经营,更名为犍为县罗城牛肉回民加工厂。2002年,罗城牛肉的“罗诚牌”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世事轮回,如今的罗城牛肉不但没有被历史湮没,反而越做越强,由60年前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为乐山人馈赠外地亲友的佳品。
苏稽香油米花糖
上世纪初,苏稽一带的商户采用糯米、白砂糖、鲜猪边油为原料做成“猪汪国花”,产品口感酥脆,口味香甜,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喜爱。1944年3月,苏稽一带商户合作生产统一销售,将“猪汪国花”更名为“苏稽香油米花糖”。1950年 供销社成立,苏稽糖果厂归由供销社管理,同年解放军进军凉山解放西藏,米花糖被指定为军需品。从“苏稽”牌注册至今,60多年过去了,米花糖远近闻名并曾一度出口俄罗斯。1996年,小小的苏稽米花糖荣获国际金奖。2004年,苏稽糖果厂改为 民营企业,与米花糖打了30年交道的谢光洪接过这杆大旗。在现在的许多超市中都可看到苏稽米花糖的身影,只是它的包装更精美、品种更齐全了。
全华酱油
“全华”即保全中华之意。1929年,“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在南京创办了全华酱油公司,抵制日本酱油在中国的倾销,几经努力成为畅销南北的名牌产品,甚至远销南洋群岛。1937年,南京被日寇占领,全华公司考虑到乐山的水质好,将全华公司搬迁到岷江岸边的乐山徐家土扁,生产经营异常活跃。1954年全华公司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合并川内10家酿造厂扩大了全华的综合实力,1969年成为全民所有,更名为乐山市全华酿造厂,1999年被经贸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2001年全华商标被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全华不仅有着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全省仅存的从解放前使用至今的商标。
三、乐山市特色美食有哪些?
有好多
起乐山的名小吃有很多,比如乐山油烫鸭、牛华的麻辣烫和豆腐脑、苏稽的跷脚牛肉和米花糖还有西坝的豆腐等。
介绍 :
1、乐山的油烫鸭 :油烫鸭是四川乐山地区的著名美食,具有色泽红润、皮酥略甜、肉质细嫩、香气宜人、回味悠长的特点。

2、牛华的麻辣烫 : 牛华麻辣烫既能饱肚子更能解馋,乐山麻辣烫的佼佼者集中在五通桥区。而该区的牛华镇,更是有着最佳麻辣烫和豆腐脑之称的"双料食府天堂"。

3、苏稽的跷脚牛肉 :苏稽跷脚牛肉是一家快餐餐馆,位于乐山市。跷脚牛肉不仅汤汁醇厚、味道鲜美,而且还可以祛寒。因为它的源头来自乐山的苏稽镇,因而又被称之苏稽一绝。

4、西坝的豆腐 :西坝豆腐是四川乐山名吃。从乐山大佛顺岷江而下20多公里处,有一座千年古镇五通桥区西坝镇。早在明朝万历年间,镇上的人就有吃豆腐之俗,而真正使西坝豆腐声名远播的,是老字号“庆元店”的第六代掌勺人杨俊华师傅。
四、乐山那里的吃的最好吃
乐山境内饮食风味与四川其它地方雷同,以其麻辣味闻名于海外,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之美誉,并享有“烹饪天国”之誉,浓郁地方特色菜和小吃种类繁多。乐山豪华餐厅不多,但不少小食店环境卫生方面还可以,手艺也还不错。 乐山小吃素负盛名,许多成都名小吃均源于乐山,乐山棒棒鸡、白宰鸡、来凤鱼、跳水兔、玻璃烧卖、蒸笼牛肉夹饼、豆腐干夹萝卜丝等,遗憾乐山小吃体系分散,尚无一街一巷包罗万象、容纳俱全。乐山数得上来的乐山美食有西坝豆腐、苏稽跷脚牛肉、牛华麻辣烫、甜皮鸭、钵钵鸡、牛华豆腐脑、乐山烧烤、黄焖鸡、排骨面、腊肉粽子、砂锅、凉粉、苏稽香油米花糖……
★“西坝豆腐”是吃在乐山的头条招牌菜,乐山港几家西坝豆腐店都做得不错,满满一桌品种繁多、色泽芬芳诱人的豆腐宴令人得以体味豆腐的多种形式组合,咸黄豆腐、灯笼豆腐等也确实值得尝试。如灯笼豆腐,系豆腐小方块,里包馅,炸至金黄后浇汁,外脆里嫩馅鲜,集多种食物的口感于一体。而近期热炒的“豆腐西施”选美活动更是将这一吃食品牌推波助澜。但私人认为西坝豆腐虽好,却更多是形式高于内容的东西,吃得多的终究还是游客。
★乐山本地人对“跷脚牛肉”是颇有感情的,正宗的“跷脚牛肉”往往在寻常巷陌、街边路口,几张年色久远的木桌、条凳,碗筷,市声鼎沸下客人满座,大快云颐。乐山市内“跷脚牛肉”店基本是一街一店,星罗棋布,格局是当街一口大锅,老汤翻滚,菜品有牛肉、白肚、毛肚、肠子、肺片、脑花等,随烫随食,吃时一碗白米饭,几碗跷脚牛肉,一碟辣椒面,跷脚牛肉的绵软和着松软的白米饭,再就着鲜香的老汤,快感从味蕾中慢慢泛起。
★乐山甜皮鸭的好处在于皮,或脆甜,或肥厚,附以细嫩的里肉,乐山新村影院对面、彭山路的两家尤其好。
★钵钵鸡的形式是鸡肉、鸡翅或海白菜、鸭肠、土豆、耦等各类素菜,切片串签,泡入盛有辣子、香油等各类调味料的盆钵,一毛钱一串,由于调味别致,吃时有辣油的微辣、芝麻的香、汤料的回甜、入口的丝丝凉意,钵钵鸡在乐山处处有卖,做得到好的却还是乐山港的“犍为薄饼”、牛耳桥及奥兰多购物中心外的几家,闲坐于街边小摊的阳伞下,一钵钵钵鸡,一碗冰粉、凉虾,几张犍为薄饼,价廉物美、不矣快哉。
★乐山的排骨面与别处不同,其它地方汤料都是红烧排骨,且排骨上附着的肉实在有限得很。独乐山排骨面汤汁是以鸡蛋调豆粉裹肉排炸至三分熟后,再入锅慢炖。厚重的汤汁、熟烂的排骨佐以面条,回味无穷,常光顾的是乐山新村“阳光广场”旁的“潘六娘排骨面”,“一面排骨面加排,再要一份排骨”!
★乐山大桥旁的“王浩儿鱼港”有大小十余只渔船,内装修明净,有鱼品几十种,随点随吃,且附赠叶儿粑、腊肉粽子等乐山小吃若干碟,鱼火锅味较正宗,且环境优雅,适于客请。
★牛华豆腐脑处处可见,路边摊点或挑担沿街叫卖,细嫩爽滑之豆腐脑与粉条,炖牛肉之厚重,炒豆、咸菜之家常味道,再佐以小笼粉蒸肥肠、牛肉,是家常百姓的美味。 一般乐山城区的豆腐脑以老公园旁边的豆腐脑和府街的“眼镜豆腐脑”为人气旺的地方。
★乐山黄焖鸡系喜吃鸡的推荐菜品,鸡入锅与各类佐料高压焖制,它口感的厚重、香醇恰适于鸡肉的质感,加之香菜的甜香,尤适于口味重的食客。
★乐山烧烤有口皆碑。乐山烧烤和江油烧烤是四川烧烤的两大派系,在霄夜中,与烧烤同食的还有兔头,爆炒田螺、龙虾、脆肠等。卤兔头有五香与麻辣两味,讲究烂熟、香、味透。
★乐山五通桥旁的野生水煮鱼,麻辣鲜香,鱼肉鲜美健康,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乐山椒麻鸡将四川人对麻辣的追求深化到了极致,很多成都人经常慕名去品尝椒麻鸡。而现在成都很多连锁的小吃店,如“紫燕百味鸡”等,也将椒麻鸡作为主推的菜品之一,深受客户的喜爱。
★乐山凉粉,凉粉系由豆粉炮制而成,乳白晶莹剔透,浇以姜、蒜、葱、酱油等各类调料,清凉滑爽,味觉中最好吃的凉粉调料系由生椒切碎加以泡菜,酸甜咸各有其味。
★乐山凉面,乐山凉面以水面煮熟之后,过冷水,放上菜油,让菜油浸透面条,面条变得金黄富有弹性。吃起来劲道足够,调料酸甜辣麻皆有,爽口开胃并且解馋。比起其他地方的凉面来说,更让人胃口大开。放上大头菜,芽菜,绿豆芽,才是吃不够的美味。
★乐山夹丝豆腐干。油炸的泡豆腐里面夹上萝卜丝或者大头菜丝,加上白糖和辣椒,或者芥末。放到卖家调配好的糖醋汁里一过,然后吃下去,那叫一个舒服。又以乐山黄家山附近的“四方豆腐干”为出名。
★乐山狼牙土豆。便宜又好吃的小吃,老公园处(如今改为红河广场)现已经改为小吃聚集地,由于城市规划已经搬迁,本来在那里能吃到很多小吃,有以狼牙土豆为多,土豆切成狼牙状,油炸之后,配上辣椒面儿,花椒面儿,盐,味精或者醋、糖醋等,即成了一道饭后小零食。乐山港箱箱街口的那家味道不错,经常去
五、乐山十大必吃美食
乐山十大必吃美食有:
1、豆腐脑:
乐山豆腐脑是四川乐山特色风味小吃之一,豆花上有深红的辣椒配着翠绿香菜或芹菜,色香味俱全。
2、钵钵鸡:
钵钵鸡,是源于四川乐山的汉族特色小吃,属于川菜系。此菜一听其名,就觉得很新奇,“钵钵”其实就是瓦罐,钵外面是画着红黄相间的瓷质龙纹,钵内盛放配以麻辣为主的佐料,菜品在特珠殊加工后用签串制,晾冷浸于各种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时自取自食,除味道悠长外更添情趣盎然。
3、西坝豆腐:
西坝豆腐是四川乐山的汉族传统名菜。西坝豆腐历史悠久,于东汉时期传入,精于唐宋时期,有文字可查,则兴盛于明朝万历(公元1573~1620)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4、甜皮鸭:
乐山人称甜皮鸭为卤鸭子,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艺。由民间发掘、改进,其卤水别具特色,具有色泽棕红、皮酥略甜、肉质细嫩、香气宜人的特点。
5、跷脚儿:
作为乐山传统的地方美食,“跷脚儿”兴起于乐山市市中区杨湾乡周村(现长春村),有六百多年历史,因当时人们吃“路边摊”时,没有凳子可坐,只能将脚跷放在饭桌横杠上吃饭而得名。
6、叶儿粑:
“叶儿粑”是乐山的传统名小吃之一,因本地特有的粑叶包制而得名,在乐山有较长的发展历史。
7、香辣虾:
香辣虾是一道汁浓、麻辣味浓,肉质紧韧爽脆的名菜。属于渝派川菜。通常由虾、土豆、香芹、花生米等主料制作而成。
8、麻辣鸡块:
麻辣鸡块是四川乐山州的经典菜品。是一道非常好吃的肉类食品,麻辣味浓,干香味美,很多人喜欢吃麻辣鸡块。
9、辣子鸡:
辣子鸡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一般以整鸡为主料,虽然是同一道菜,各地制作也各有特色。
10、泡椒凤爪:
泡椒凤爪属川菜小吃类,是起源于重庆的民间独特美食。以酸辣爽口、皮韧肉香而著称。泡椒凤爪既能登大雅之堂,也为普通老百姓所喜爱。
六、乐山火锅排行榜
人气最高的是小龙坎,而且广告做得很好。没有强大的胃的同志们吃了很容易拉肚子,吃5次拉5次。
2、环境最好的火锅是小芳庭。不过价格偏高
3、菜品质量比较好的是胃典火锅,但是也是价格比较高
4、性价比最高的,我觉得是蓉城老妈,6个人才吃了200多,没有喝酒,点了两瓶大的豆奶,大部分都点的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