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马尼亚旅游怎么样

罗马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北和东北分别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南接保加利亚,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南斯拉夫和匈牙利接壤,东南临黑海。海岸线245公里,温带大陆性气候。

蓝色多瑙河、雄奇的喀尔巴阡山和绚丽多姿的黑海是罗马尼亚的三大国宝。

黑海在罗马尼亚东侧,景色秀媚的黑海海滩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康斯坦察是黑海海滨城市和港口,是罗通往各大洲的重要门户和全国造船业中心之一,素有“黑海明珠”之称。

步骤阅读

著名景区

1

喀尔巴阡山:素有“森林公园”的美誉。

步骤阅读

2

克卢日—纳波卡:曾名克鲁日,位于西北部。重要的工业、文化、科学、艺术中心之一。

步骤阅读

3

多瑙河—黑海运河:位于切尔纳沃德和康斯坦察之间,长64千米,宽110—150米,可双向通过5000吨级货船。使多瑙河有了新的入海支流,将其到黑海的航程缩短了380千米。

步骤阅读

END

住宿

罗马尼亚住宿设施类型很多,从布加勒斯特豪华的洲际饭店到乡村旅店、汽车旅馆、青年招待所和野营帐篷都有。除布加勒斯特的高档饭店外,其他住宿设施一般都在10月15日至12月15日降价25%,同样,山区的住宿设施在3月初至5月底也降价。

步骤阅读

布加勒斯特的饭店主要有:阿斯托里尔饭店(Astoria,位于27 Boulevard Dinicu Golesou);布加勒斯特洲际饭店(Inter Continental,Bucharest,位于4 Bulevard Nicolae Balcescu);丽都饭店(Lido,位于5 Boulevard Magheru);现代饭店(Modern,位于44 Boulevard Republicii);联盟饭店(Union,位于11 Strada 13 Decenbrie)。

美食

罗马尼亚人以面食为主食,兼吃米饭。他们煮饭时爱加少量的盐、醋、植物油,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吃饭时将米饭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上几片西红柿。马铃署也是他们的主食之一,土豆烧牛肉是他们餐桌上的主角。他们的早餐和晚餐一般比较简单,午餐是一天中的正餐,要求质好量多。

罗马尼亚人口味比较重,喜焦香、浓郁。其烹饪方法兼有法国、俄国、土耳其等国的烹调形式。罗马尼亚人最讲究实惠,喜欢吃酸牛奶、酸菜、牛、羊、猪肉和鸡、鸭、香肠、元葱、生大蒜、辣椒、西红柿等。各种香肠是罗马尼亚的特产,咸鲱鱼做的色拉也很受欢迎。黄油吃的较多,喜欢喝清汤。喜欢吃用奶油做的菜,所以熏制的蔬菜常用奶油烧成。他们很少吃鱼、虾等海味。

步骤阅读

罗马尼亚人喜欢用煎、炒、焖、烤的方法制作饭菜,如他们经常吃的猪脑炒饭、火腿煎蛋、烤白鸭、煎鸡饼、烤鸭配酸菜苹果、煎牛排、煎猪排、猪肉菜卷、清汤鸡蛋、番茄牛肉汤、鸡杂汤等。他们在就餐时,餐桌上一定要有盐、胡椒粉等调味品。还要用番茄色拉、黄瓜色拉等,最好还要有一盘生元葱。

罗马尼亚人平时喝咖啡、葡萄酒、橘子汁、一年四季爱喝清凉饮料。

罗马尼亚食物是典型的东欧食物,加上一点儿巴尔干与法国风味。罗马尼亚人甚少上馆子,所以颇缺像样的餐厅,大多数的餐厅为法式餐馆。罗马尼亚饮食习惯跟大多数的欧洲国家类似,重视午餐,早、晚餐比较简单。仅布加勒斯特有较多的食物选择。午餐通常是以汤开始,然后是主菜(通常是烤猪肉、牛肉或鸡肉)与点心。

饮食礼俗

罗马尼亚人喜爱一边用餐,一边进行交谈,并有乐队陪奏或听音乐等娱乐的习惯。这也是他们对客人的一种礼节。如果用餐时没有乐队陪奏。那么主人则往往要向客人主动表示歉意。他们用餐时一般习惯拖得较久,每道莱之间相隔较长,有时一顿饭要吃上二三个小时。尤其在用晚餐时,有的还要边吃边跳舞,那一顿饭持续的时间就更长了。

罗马尼亚人视盐和面包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客人到来,最隆重的礼节是由主人家的姑娘托着盘子向客人送上面包和盐,客人需拿一块面包蘸盐尝一下。出席正式晚宴时,男士一般着深色西服,女士着裙装。

节庆活动

1、罗马尼亚郁金香节:罗马尼亚一年一度的郁金香节4月23日至25日在西部城市波特什蒂市举行。届时珍贵而稀有的郁金香将会展示在旅客面前,仿佛置身于花的世界,迷失其中。

2、罗姆人节:1971年4月8日,为期3天的世界罗姆人大会在英国伦敦闭幕。会议确立了国际罗姆人联盟纲领、选定盟旗、盟歌,并规定每年的4月8日为全世界罗姆人节。据报道,全世界约有550万-1000万罗姆人,其中大多数居住在欧洲。罗马尼亚罗姆人在全国2200万人口中约占2.5%。每年,罗马尼亚的罗姆人(又称吉普赛人)都会载歌载舞庆祝自己的节日。

3、小伙子节: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的小伙子,骑马穿过街道接收人们的祝福。

步骤阅读

4、6月传统手工艺展览会:来自罗马尼亚各地的手工艺爱好者聚集在布加勒斯特的乡村博物馆,向大家展示传统的木刻、地毯编织、针织和刺绣、陶器模制、玻璃吹制、蛋壳绘画等技艺。

5、7月老布加勒斯特:整个城市举行和150年前一样的仪式。列队行进的人们穿着19世纪的装束,还有马拉车、传统食物和音乐等表演。

6、中世纪节:举行中世纪艺术、手工艺和音乐庆典,再塑中世纪西吉什瓦拉古城的氛围。这个节日持续3天。

7、姑娘节:这是传统的“找对象”节。这天,村民们穿着传统服装,来到“母鸡山”下,尽情地跳舞、设宴,挑选自己倾慕的对象。

8、8月普里斯洛普之舞:这是维系罗马尼亚三个主要地区:特兰西瓦尼亚、摩尔多瓦和马拉穆列什之间友好关系的传统庆典。那一天,村民们穿着传统的服装,排着列队来到喀尔巴阡山山脉的普里斯洛普山口,举行传统的唱歌、跳舞和宴会等。

9、罗马尼亚民间艺术节:以杰出的民间艺术家向对传统手工艺感兴趣的人提供艺术作品(陶器模制、纺织刺绣、木雕等)为开始。

10、9月羊群归来:这是一个给从喀尔巴阡山脉返回的羊群做标记的节日。

11、10月酿酒节:这个庆典标志着葡萄丰收后的罗马尼亚人准备开始酿制葡萄酒了。

最佳旅游时间

罗马尼亚最佳旅游时间4-7月和9-10月初。

气候特征:4-7月为夏季,平均气温20℃以上,是罗马尼亚旅行最佳时间。其次是9月到10月初,这时候尤其去南部的 Bucovina,感觉会在一幅油画中。春季和秋季是去Danube三角洲观赏鸟类的好时机。冬季适合去Poiana Brasov 和Sinaia等滑雪胜地。

罗马尼亚地处温带,距北冰洋和大西洋各为2500公里,离南方的地中海也有900公里。气候与中国东部相似,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国年平均温度最高的是南部、东南部、西南部的平原地带和东部黑海之滨,达11℃。四季分明,春季气候宜人;夏季气温通常徘徊在22℃–24℃之间,最高温度有时可达38℃,最热的地区是南部和东部的低地,而山区永远凉爽怡人;秋季与新英格兰非常相似,金灿灿的田野, 绚丽多彩的树叶装扮着干燥凉爽的秋天;冬季有点寒冷,气温一般在-3℃左右,尤其是在山区,最低纪录曾达到–30℃。须携带大衣、长靴等御寒衣物。夏季以薄的夏季服为主,并须携带雨具。

二、求上海世博会罗马尼亚馆介绍

您好,很荣幸为您解决问题。

基本信息

场馆主题:绿色城市

国家馆日:7月29日

展馆位置:C片区

概况

展馆昵称“青苹果”,设计灵感来源于罗马尼亚最受欢迎的水果——“苹果”,表达了绿色城市、健康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由两部分组成:苹果的主体部分和切块部分。展示包括“千年回望”、“历史与自然推动的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活”三个部分。主体部分为五层,顶层舞台全天候上演民俗表演。切块部分展示罗马尼亚悠久的历史、主要的城市活动以及首都布加勒斯特的风貌。

展示内容

在巨大的青苹果主体建筑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全天候文化舞台,舞台将上演具有罗马尼亚特色的文化表演,从古典到现代,人们穿着传统的罗马尼亚服装,尽情表现当地民俗的原汁原味。参观者除了可以欣赏到具有罗马尼亚民族特色的文化表演外,还可以看到《斯特凡大公》、《勇敢的米哈依》等一系列罗马尼亚现当代经典影片。 参观者走到二楼就进入了一个罗马尼亚餐厅,可以在优雅舒适的环境中品赏地道的罗马尼亚美食。而三楼则是一个可以召开各类研讨会的多功能会议厅,在这里可以进行商业对话和其他商业活动。

三、匈牙利的生活开销高不高?谁能给个大概参考下?

匈牙利家庭消费结构分析

一、匈牙利居民收入结构和水平

以全职雇员收入为基础计算,2007年匈牙利人均月工资为18.5万福林(合1006美元),2008和2009年分别为19.89万和19.98万福林(合1158和988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0.5%。

二、匈牙利家庭消费结构和水平

欧盟按照国际通用方法把家庭消费分为12类:食品和非酒精饮料、烟酒、服装鞋类、家用水电气等能源、家具和日常家庭维护、医疗、交通、通讯、娱乐和文化、教育、餐饮和宾馆、其它产品和服务。

2007年,匈牙利家庭最终消费支出为406.11亿美元,同比增长0.6%,占GDP比率66.5%。人均最终消费支出70.6万福林(按当年汇率约合3840.5美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4039美元),同比下降2.9%,同期价格上涨8%。2007年匈牙利居民人均消费比2000年增长达84.3%。2000-2007年期间消费支出结构发生了如下变化:

1、2002-2005年期间,食品和非酒精饮料消费下降6个百分点,2006年开始回升,到2007年该类消费品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23.7%。

2、服装消费支出比例总体趋于下降。2007年,服装消费支出比例下降到2.9%,鞋类下降到1.3%。

3、自2001年起,住房和水电气燃料的消费支出比例持续增长,占比超过21%,仅次于食品类消费支出。

4、医疗卫生消费支出比例增长。2000年占总消费支出的2.5%,2007年占到3.4%。68.6%的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用于药品,药品支出在2000-2007年期间增长近8%。同时牙科支出下降,2007年人均仅2656福林(约合14.5美元)。

5、交通和通信消费中,交通服务消费比例明显增长,2000-2007年铁路运输占运输比从4.4%下降到3%,而公路运输则从7.5%上升到14.3%。

6、电信消费支出中,邮政服务消费占比下降,而电话和其他电信服务消费支出上升。

7、旅馆和餐馆消费逐年增长,到2007年占总消费支出的3.5%。

(一)食品消费

食品消费是家庭最大消费项目,本项食品消费是指不包括餐馆以及企业或学校食堂的消费在内的纯家庭内食品消费。2007年,人均食品消费15.3万福林(约合832美元),非酒精类饮料人均消费1.4万福林(约合76美元),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24%。2007年,生产者和外贸价格的上升导致消费价格上涨12.8%,超过平均价格增度。食品消费量同比下降了4.1%,下降原因是消费者价格上涨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2000-2007年期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家庭制作食品不断减少,从2000年的20.8%跌至2007年的11.7%。快餐、餐馆就餐以及企业或学校餐厅就餐支出连续增长,2007年这类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25万福林(约合122美元),比2000年增长21%。由于快餐业和餐馆的迅速发展及其低成本优势,在企业或学校餐厅就餐消费也持续下降。

近年来,家庭食品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人们更注重健康营养的饮食结构富含动物脂肪食品消费大幅减少,食用油消费基本稳定在年人均消费10公斤,食糖和谷物消费趋减。面包消费明显下降,肉类消费停滞,猪肉消费稍有下降,肉制品消费增长。同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匈牙利牛奶、鱼类、蔬菜和水果消费比例很低,并持续减少。低收入家庭食品消费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如果有些食品价格超过预期水平,他们就会选择价格较低的替代食品。

在各类食品消费中,高收入人群人均消费均高于低收入人群,只有面包和干豆类食品低于低收入人群。消费数量差距最大的是奶酪消费,穷富人群相差3.5倍还多。另外,与健康紧密相关的蔬菜水果类消费在穷富人群之间也存在明显差距。值得注意的是,高收入家庭人口往往低于低收入家庭人口,这意味着低收入家庭食品消费负担较重,用于食品消费比例较高。

(二)日常生活用水电气和其他能源消费

日常生活用水电气和其他能源消费支出是匈牙利家庭第二大消费项目。近年来此项支出大幅增长,2007年在住房、水电气和其他燃料方面的消费人均支出14.86万福林(约合808美元),比2000年翻一番还多。家庭能源消费支出所占比例最大,人均91000福林(约合495美元),占日常生活用水电气项目支出的60%以上,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13%。

(三)耐用消费品

自1990年以来,家庭耐用消费品支出持续增长,西欧消费方式逐步被匈牙利人所接受。新潮耐用消费品(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的不断出现推动着匈牙利耐用消费品市场不断扩大。耐用消费品价格相差很大,规模化生产的廉价耐用产品在市场上尤受欢迎。匈牙利电视机早已普及,98.7%的家庭有彩电,大多数家庭有多个电视机, 8%的家庭有摄像机,64%的有子女家庭有DVD播放机,48%有音响设备,31%拥有数码相机。个人电脑消费增长,2007年43%的家庭有个人电脑,6%的家庭有手提电脑。移动电话消费增长迅速,2000年27%的家庭使用手机,2007年平均每100个家庭手机拥有量166个。49.7%的家庭拥有小轿车。

三、匈牙利消费习惯与欧盟比较

为便于比较,欧盟统一使用PPS单位(purchasing power standards购买力标准)作为消费能力的计量单位。PPS是指一定期限内不同国家居民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它滤除了各国价格水平差异和汇率因素的影响。2005年欧盟27国平均家庭消费24667PPS,匈牙利为10694PPS,是欧盟平均水平的43%,是欧盟15国平均水平的37%。罗马尼亚家庭消费水平最低,仅5324PPS,卢森堡是欧盟最富有国家,家庭平均消费支出51932PPS。新入盟的中东欧国家家庭平均消费支出还不及老欧盟成员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一)以每一消费单位为基础的年消费支出比较

为消除家庭成员组成不同造成的差异,欧盟采用了把一个家庭中第一个成人(14岁以上)给1.0分值,给其他成员0.5分值,低于14岁的给0.3分值,一个分值为一个消费单位。通过比较,2005年,匈牙利每个消费单位的年消费支出为6241PPS,欧盟27国平均15225PPS,匈牙利相当于欧盟27国平均水平的41%,相当于老成员国平均水平(17825PPS)的35%。以每个家庭消费和以每个消费单位为基础两种方法相比较,欧盟成员国消费水平排名基本没有差别,在27个成员国中,匈牙利排名均在倒数第六位,罗马尼亚2866PPS,排名最后,卢森堡以32794PPS排首位,与排名最后的罗马尼亚相差超过11倍。新入盟的中东欧国家中仅有斯洛文尼亚以13299PPS超过老欧盟成员国的葡萄牙的11674PPS。

(二)不同年龄组家庭消费比较

无论新老欧盟国成员表现相同的一点是,以退休年龄60岁为上限,消费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即45-59岁年龄组家庭消费能力最强。但近年来由于退休年龄提前,使得这一年龄段人群为退休后储蓄的意识增强,进而消费能力有所下降,并出现低于30-44岁人群消费能力的现象。60岁以上年龄组消费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罗马尼亚(47%)和塞浦路斯(44%),下降幅度最小的是瑞典(10%),匈牙利这一年龄组消费下降幅度是34%。匈牙利60岁以下的不同年龄组间消费能力差距不是很大,30-44岁年龄组消费能力比30岁以下年龄组高出9.1%,45-59岁年龄组比30岁以下年龄组高出7.1%,欧盟27国这一比率分别为31.5%和39%。

(三)欧盟成员国家庭消费结构比较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活方式不同,欧盟各国家庭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欧盟27国家庭最大消费项目为住房和生活能源,占总消费支出的28.2%,其次为食品和非酒精饮料项目占14.6%,第三大项消费支出为交通,占12.5%。这三项消费支出也是匈牙利家庭消费的前三大支出,只是排序不同:第一大类为食品和非酒精饮料支出22.6%,第二类是住房和生活能源类支出19.4%,第三大类为交通支出14.1%(超出欧盟平均占比)。按照恩格尔理论,食品和非酒精类饮料比重与生活水平呈反比,越贫穷的国家居民此类消费支出比重越高。在欧盟国家中,卢森堡食品类消费支出比重最小,仅为9.3%,其次为英国9.9%。罗马尼亚和拉脱维亚此类消费支出占比最高,分别为44.2%和33.8%。在餐馆就餐计入餐饮和宾馆类消费支出,欧盟此类消费支出比重为5.7%,其中罗马尼亚此类消费支出最低,仅为1.1%,最高的是葡萄牙10.8%,匈牙利约相当于欧盟平均比重的一半。此类消费比重在南欧地区普遍较高,可能与生活方式有关。

在主要消费支出类别中,匈牙利和老欧盟国家食品和住房两大类消费所占比重基本相同,均为42%。交通消费占比也基本相同,但匈牙利通讯消费支出比重在欧盟中最高,达到6.5%,超过欧盟平均比重的两倍多。另外,匈牙利的烟酒类消费比重也超过老欧盟国家,但服装鞋类消费、家具、住房和日常维护类消费支出比重也低于欧盟平均水平。匈牙利居民的餐馆就餐和旅馆消费支出比重亦低于欧盟。文化娱乐类消费支出与国民生活水平成正比,如奥地利此类家庭消费支出比重12.6%,瑞典13.3%。匈牙利则为8.5%。

影响家庭消费结构的另一个因素是国家财政体制,例如,瑞典实行免费教育体制,家庭在教育方面几乎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塞浦路斯的教育费用很高,占家庭消费支出的4%,相当于欧盟平均水平的四倍。一国的医疗和保险体系对家庭医疗卫生类消费支出比重也一样产生重要影响。

四、匈牙利家庭消费特点

1、消费者行为:匈牙利消费者在消费时,在价格与产品质量之间,普遍注重价格,只有很少比例的消费者注重产品质量。因此,匈牙利产品售后服务发展相对滞后。

2、消费者购买力较弱。大多数消费者生活急需时才会发生购买行为,购买力相对集中在少部分富裕家庭。匈牙利消费者普遍喜欢国货。

3、消费者对消费贷款依赖性较强。匈牙利家庭平均消费贷款1791欧元,贷款主要用于购买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

五、金融危机对匈牙利家庭消费的影响

根据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匈牙利国内零售额72790亿福林(约合360亿美元),同比下降5.2%。食品、饮料和烟草零售额同比下降3.8%,非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7%,其中,纺织服装和鞋类零售额同比下降4.1%,家具和其他家用耐用品同比下降13.5%,医药产品同比下降2.8%,化妆品同比增长5.8%,汽车燃油基本与去年持平。由于匈信贷政策收紧,消费者贷款规模受到较大影响,汽车销售同比下降41.3%。

以上数据表明,金融危机对匈牙利家庭消费支出有明显影响,经济不景气使匈牙利家庭消费下降,并使家庭消费特点更加凸显。据匈牙利经济研究所GKI预测,2010年匈牙利经济将触危机底部,并开始平缓发展,但受高失业率和信贷紧缩政策等因素影响,家庭消费前景仍然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