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餐在世界上的地位到底排名第几,为何让这么多中国人“寒心”?
在ALISTE排行榜里是第四位,但是综合排名甚至不及泰国菜和越南菜。寒心的原因就是纯中餐很难被西方人接受。法国发布了A LISTE,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美食排行。瑞士餐厅 Restaurant de'h? “ tel de ville”以82.35分排名第一,美国餐馆“ PER SE”以82.3分排名第二,日本餐馆“ KYOA”以82分排名第三。排名前100名的餐厅中最高的中餐厅,以7,525分排在第42位,仅有三个国家/地区拥有100多家餐厅:126家日本餐厅排名第一。有118间餐厅的法国排名第二,,有101间餐厅的美国排行第三。中国在餐厅总数中排名第四,只有69家,其次是西班牙,德国和意大利。
可以说,再西方人眼里中国菜比泰国菜差得多,比越南菜差得多。国外有许多从事餐饮业的中国人,但主要针对中国人,他们没有野心或意识,因此走华人路线。现在韩国在国外从事韩国饮食文化。当然,韩国食品非常不好吃,而且方法粗糙,但是敢于鼓吹,敢于镇压中餐。但是,尽管中国餐馆在整个西方都开张开花,但应该指出的是,它们的地位和声誉远不及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餐厅。
从马可波罗的描述到传教士,西方人早就理解了各种中国食物与西方食物之间的区别,但不幸的是,中国食物的最早和最古老的经历是由早期的中国移民引入的。基本西方最早的中国餐馆的每个老板都是1920左右的移民,中国食品烟熏大,卫生差,在一些国家屡遭丑闻。许多餐馆有很多调味品和大量的味精,这与西方的清淡饮食习惯不符。
关于摆设,是否有只用于餐桌的桌布?是纯棉还是化学纤维,餐巾和餐具都是印制的餐厅标记的吗,桌椅是批量生产还是定制的。它的原始与否都会影响餐厅的状态。餐饮只是中西文化对比的一个方面,如今中国对世界更加开放,其力量正在使世界更贴近中国。我们如何让他人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积极因素,中国在善势利导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二、狗不理被“差评”上热搜是怎么回事?
近日,微博上一则探访狗不理包子《大众点评上最差的餐厅》的视频引发舆论关注。视频博主谷岳吐槽狗不理包子王府井总店的酱肉包“感觉里面全是肥肉”“特别腻”,并称“100块钱两屉有点贵。”
视频中,博主先截取了网友在大众点评上的评价,然后花60元购买了一笼8个的酱肉包,又花38元买了一笼8个的猪肉包。
在王府井狗不理店内吃包子后,博主总结说,酱肉包特别腻、没有用真材实料,而猪肉包则是皮厚馅少,面皮粘牙。“要说也没那么难吃,这种质量20块钱差不多,100块钱两屉有点贵。”
视频拍摄者谷岳则表示,发布这个视频没有任何恶意,并非针对狗不理,视频内容是自己的真实体验。
扩展资料
店家回应:邪不压正
随后,微博账号“王府井狗不理餐厅”发布声明称,该视频一切恶语中伤的言论均为不实信息,在未征得王府井狗不理餐厅同意下,私自拍摄、剪辑,侵犯了餐厅的名誉权,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公开道歉,还表示已经报警。
记者致电狗不理包子(王府井总店),该店负责人称,店内明码标价,没卖过160元一笼的包子。视频中,“人均250,酱肉包竟然160元一笼”出现在开头的网友评价里。“说馅儿小,可以当时叫我退呀,消费者不会白花钱干这种傻事。”
店家回应“不觉得视频是一点点接起来的吗?邪不压正知道吗?事实就是事实。”
参考资料来源:第一财经—狗不理被“差评”上热搜 最新消息!狗不理解除与王府井店加盟方合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消费者报—狗不理被“差评”报警上热搜!网友:太贵难吃还不让人说了
三、为什么米其林选出来的餐厅,和你想的不一样?
《米其林餐厅指南》上海版一发布,网络上立马出现了大批人吐槽,“这家凭什么入选!”“这家我刚给过差评凭什么评星?”米其林星级餐厅的评价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啊?我们来理一理餐厅排名背后的逻辑。
我常看到人说,口味是很私人的,所以无所谓好坏。口味是私人的没错,当我们在评价或推荐餐厅时,通常也会强调个人的范畴。但不探究好坏,那可算是对美味没有追求,这还能算吃货吗?
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推荐或评价是个人行为时,隐含的就是这份评价是主观的,你吃到有不同意见也是正常的。
那么《米其林指南》的评价呢?今天听到很多声音说这个米其林榜单评得一点也不客观。那么我们不妨想一下,评价可以客观吗?其实不能!描述是完全可以客观的,但评价是价值判断,与客观在逻辑上矛盾,所以“评价”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无法客观。
与其它任何审美类似,先驱们从不确定性的泥沼中打下基石,建造城邦,创造出餐厅评价的标准。若是不敢承认主观,不免陷入独断论,反而会妨碍标准的正当性。也正因为这些标准是主观的,所以绝不会只有一种标准,米其林便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之一)。评审们如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对餐厅进行评价,那么评价就是公正的。
任何有影响力的标准定然不会缺乏质疑者,这些质疑者也如同康德所形容的那样,像游牧民族一般冲击着王国,有些王国因此而衰落破败;一些新的政权会建立;也有一些王国屹立不倒,可也被迫随着时代自我进化。
分工造就了不同领域和专业,专业人士可以给出专业的意见。然而任何领域都不可避免与其它领域有交集和交流,只在孤立的小国度称王,会不会给人一种钦定的感觉?
作为食客,一方面我尊重许多餐厅排名的专业性,另一方面我也会警惕封闭小圈子的局限。
米其林专注餐厅评论许多年,不可否认有很强的专业性。它也肯定有很多商业运作在里面,商业化影响专业度吗?我不知道,但其实不一定。
专业的餐厅排名并不只有米其林,其它还有比如World's Best 50等。与Best 50相比,我的感觉《米其林指南》更注重消费体验。也就是说一家米其林餐厅如果突然提价20%而不改变菜单,很可能星级会降。但Best 50很可能不太管这点,它更关注的是对料理的创新性。
这两者同样是非常专业的评选,但标准的侧重点不同。
《米其林指南》除了对评审员本身的要求外,公开的标准只有5条,但没有列出权重:
对照这个标准,你觉得这次上海的评选公正吗?
另外《米其林指南》压根也没有说它们要把一个城市所有的好餐厅囊括进来,特别是涵盖了街头食物之后,这个任务换谁也做不到。
而《米其林指南》也没有说它们就认为三星餐厅一定就比二星一星的餐厅在出品的质量上更好,因为出品的质量不是唯一的评选条件。
也看到许多人提到这份榜单完全不符合本地人的口味。但《米其林指南》是一个针对旅行者的指南,本地人不非得看。旅行者也不需要以本地人完全相同的审美去看待食物。本地人有相熟的厨师,吃得比一般人更好这也不用单独拿出来炫耀。且不说评审里并不全是外国人,凭什么外国人对中餐不能有了解呢?不能点评吗?我可还想愉快地点评西餐和日料呢。
开个脑洞,什么样的评审是理想状态下有公信力的呢?我们不妨假设有这样一位完美的餐厅评论之神:
对某一类食物,吃得越多,越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北大路鲁山人说:“要想知道食物的味道,不吃绝对是不行的。一直吃下去,吃到最后肯定会对那种食物产生一种厌腻。这种厌腻的感觉出现后,才能明确感受到那种食物的真正味道。”
对不同地域的食物,吃得越广,越能公平比较。
同一家餐厅,去过多次的比只去过一次更有发言权。
《米其林指南》在全世界一共大概100家三星,400家二星,1000家一星餐厅(我没仔细数,大概估计是这个数量级,有详细统计的请告诉我)。假设《米其林指南》覆盖了世界上超过一半消费力比较强的城市,一二三星也覆盖了一个城市大部分该有的优秀餐厅。那保险一些,在全世界粗选出4000家最优秀的餐厅进行排名,应该足够了。每家餐厅1个季度去2次,差不多可以算是对其有足够的了解。那么最低限度每年需要光顾餐厅4000*2*4=32000回,每天吃88顿。
Andy Hayler是一个去过世界上所有米其林三星的食评家,即便他也离哪怕最低限度的餐厅评价之神非常之远(和我差不多远),更不要说完美了。因此我们应该承认在评价餐厅这件事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境。
即便真的有完美的餐厅评价之神,其评价有什么参考价值?你会参考吗?
四、被差评“难吃又贵”,老字号竟然选择直接报警,为何动作那么大?
王府井狗不理餐厅,被大众点评为一家评分最低的餐厅,吐槽该餐厅的东西又贵又难吃!这则消息在没经过证实,之后一位叫做谷月的博主,也发了一段视频,吐槽王府井狗不理包子,的确不怎么好吃!而且播放量达到一千万次。王府井狗不理餐厅,觉得这些视频,已经严重影响到该店的声誉,所以选择报警!
有一位叫做谷岳的博主,他去过很多地方,每经过一些地方,就要晒晒当地的风景和美食,同时还会拍一些小视频发到网上!人们看到他拍的视频,了解了更多旅游区的年轻美食和风景,因此他的粉丝超过了170多万,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网络达人!
谷岳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标题是:我在大众点评上找到一家评分最低的餐厅,坐标是北京王府井,狗不理餐厅!带大家去看看,究竟有多差!谷岳发布的这段视频,点击量非常高!在这段视频当中,古月探访了,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包子总店,他点了一笼酱肉包和一笼猪肉包,一共是16个包子,98块钱!他吃过包子之后,觉得包子并不是很好吃,而且价格还挺贵!这样的视频发出之后,点击量特别高,北京王府井包子店的生意也因此受到影响!现在网络特别发达,尤其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北京王府井狗不理餐厅,针对网络不实的视频发出严正的声明!新浪微博账号"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发布了关于一些王府井狗不理餐厅的视频,之后就被许多不明真相的新浪微博网友转发,包括古月工作室的私自拍摄和剪辑,这些都没有经过该餐厅的批准!已经严重影响了王府井狗不理餐厅的声誉!所以最后选择向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