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在美国开餐馆能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火吗?

中国在美国开餐馆能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火吗?不管是哪个国家,发展到今天肯定都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如西方以美国为例,他们就习惯了吃西餐。而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中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则形成了种类繁多、底蕴浓厚的中餐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国之间也有了交流往来的开始。各国的饮食文化作为交流中的一种,也被带到了不同的国家,人们逐渐开始接受起不同的饮食文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快餐巨头肯德基、麦当劳就陆续进入了我国市场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发展到今天,肯德基和麦当劳都成了我国快餐界典型的代表,很多本土的中式快餐品牌都不能与之争锋。看着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绝佳表现,我们有时也会在心里问自己,难道中国的餐饮文化就不能像肯德基和麦当劳一般在国外扬名吗?

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有人在美国开起了中餐馆。不仅让中餐的美味征服了人们的味蕾,每年还从他们的身上赚到了过百亿的收入。这家餐厅就是享誉海外的熊猫餐厅,也被人们称为全球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中餐馆。

如今熊猫餐厅的门店已超过两千家,开店的速度直接超越了汉堡王,在美国四十七个州都有它的身影。在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的夹击下,熊猫餐厅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免让人好奇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提起熊猫餐厅的发展历程,就得先从它的创始人程正昌和蒋佩琪这对华人夫妇身上谈起。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在美国生存的中国人找工作几乎只能找到像清洁工、服务员、厨子助理这样的底层工作。

没有什么背景的程正昌自然也无法避免这样的经历,美国贝克大学毕业的他只能和其他人一样来到餐馆端盘子,但享受过高等教育的程正昌自然不甘心让自己只能寄人篱下。待看到机会后,他毫无犹豫的就劝父亲拿出所有的积蓄并向自己的表哥借债盘下了一家店,自己开起餐馆当老板。

一开始,这家中餐馆的生意几乎是门可罗雀,程正昌的心情也沮丧不已。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是做起了反思,对菜品和管理作出了改革。首先是从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入手,西餐和中餐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既然如今的顾客是美国人,那就得按照他们的口味去烹饪食物。

于是符合美国人口味的陈皮鸡、宫保鸡丁等食物陆续上线,而结果自然是得到了美国人的喜爱,中餐馆也得以开下去。自1983年在美国加州开设第一家门店开始,目前熊猫餐厅已在全球开出了超2000家门店,拥有超3万名员工。

而在熊猫餐厅发展的过程中,程正昌的妻子蒋佩琪在其中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她为熊猫餐厅定制的“熊猫自动工作站”后台管理系统在熊猫餐厅快速扩张的时间里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熊猫餐厅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说是程正昌和妻子蒋佩琪带领着团队努力拼搏的结果。而令人意外的是尽管熊猫餐厅在国外已经很火了,可国内却看不到一家熊猫餐厅。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从熊猫餐厅创立的一开始,程正昌就表示了永远不会在中国开店,中国的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它从来不缺“熊猫餐厅”,所以熊猫餐厅最主要的还是只赚外国人的钱。

二、那威开的餐馆,一家叫那家小馆,还有一个是什么名字来着?求解

取通俗的意思。

国外的中餐厅都取什么意思呢?

提取出了前 100 个名词,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信息:

1.嗯,名字里一定要带 Restaurant、China 和 Chinese 这种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我进的是中餐厅”的属性词汇。

大概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餐厅,采用了上面三个词,流行度排列第一。

2. Express 是第二受欢迎的字样,有超过 3000 家餐馆的招牌里包括这个词。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著名中餐连锁餐厅熊猫快餐 Panda Express 在全美有超过 1500 个连锁店。

3.使用粤语发音的 Wok (锅)一词,有超过 2500 家,流行度第三。 

4.招牌上最受欢迎的颜色是“金色” (Golden) (共有 1238 家餐馆)。

5.最受欢迎的动物是熊猫,其次才是龙。有 2495 家餐馆使用熊猫作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

6.最受欢迎的地点用词前三甲是“花园” (Garden) 、“房屋” (House) 和“厨房” (Kitchen) 。

7.“新” (New) 比“旧” (Old) 更受欢迎。

有超过 1500 家餐馆名字中含有该字,但是“老” (Old) 字只出现了 31 次,“老北京”或者“老四川”已经失宠了。

然后,为了让这个议题变得更严肃一点,他们还做了一个图。

地图显示,中餐几乎遍布全美,尤其是东北部各州、内华达州以及旧金山沿线海岸以及夏威夷岛、阿拉斯加州等地区,餐厅数量显著,中国人也多。

除非你是从达科他州的北部跑到得克萨斯州的西部,不然你在美国没有可能错过中餐厅。

关于中餐厅越来越多,纽约客资深的美食评论家 Calvin Trillin 前段时间写了一首调侃中餐的打油诗——“这么多省份,还有完没完?”,诗里面讲到以前美国只有广州菜、后来又来了四川菜,又后来加了上海菜、湖南菜、福建菜、陕西菜....这段诗在互联网上引起来一些小争议,但可以从侧面了解的是,品类繁多的中国菜已经在美国引起了一些当地人的困扰。

参考资料

国外餐厅.好奇心日报[引用时间2018-1-27]

三、美国熊猫集团—美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华人的骄傲

熊猫餐厅(Panda Express) 一家只做外国人生意的中餐厅。年赚30亿美金的中式快餐馆,全球开店2000家,开遍了全美47个州。

熊猫集团的创始人程总跟大家分享:3个成功之道

一.真诚,开放

第一次见面,不要太多客套,直接入题,可以更直接,更真诚。中国文化中有太多拐弯抹角和客套;真诚训练不简单;在公司的人,做事要做得好,不要心所谓的看起来好或不好,要真实一点;解决问题,需要很快看到问题本质,真心开放的去解决。

二.良好的习惯

成功是一种习性,慢慢改变,开始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然后想到周边的人;人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助和影响其他人。每一天都有进步人,每天都有进步的公司,将来前景一定非常不错。这才是慢慢走远路的企业。

三.培训,训练

公司要想要更成功做得更好更大,要把培训不是加强一倍,而是一百倍;

一般人大学毕业后基本不看书读书,假如说你毕业以后 不读书和一星期一本书的人3年,5年差别是很大。

所以Continue 书籍学习:包括读书,上课很重要,把好的习性容纳到生命里面。我看书,买了很多书放在那里其实很少看,而且很慢。我最近决定,每个月最少听一本书,听书会比较快,而且不太容易忘记,每月一本。我决定要做的事情,任何阶段都可以加一些习惯;

另外,对员工要有一些要求,对他自身的习惯,对他将来规划,一起分享,同时也确保对经济方面都可以照顾得到,照顾得好,这就是成功机会。

我觉得分享很重要:

2017年希望:所有店长都可以赚到10万,买一个房子 ;2018;50个人;一个店长赚24万7千。上来下面人除了工资还有奖金;薪资在同行业都比很多企业都好。

Ispiring better life

很多人在公司做,不知道在做什么,跟你在一起,但不知道;

分享员工故事:过去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员工带身边朋友来公司。美国失业率低,15块都请不到人。

美国加州的法律规定:经理不能动太多手,动手就不是经理;律师:class action。很多的诉讼都是来自于员工,我们要对员工好,但也要保护自己。我们就下班后问员工很多问题:性骚扰;你有没有这些问题?公司对你好还不行,自己还要自己对自己好,怎么样对员工好一点;

关于成长

简单:就是对他们好一点,很多时候上司都是一种指责说你没做,没做到位的一些问题。其实,更重要的是,我对你要求很高,为什么我对你要求高?为什么?我希望你办好事情做好,你也可以做领导,也可以赚更多钱,你是更好的模范,我才有更好机会和理由去升你!

前提是你的公司有成长,有上升的空间,不需要逼迫人家;假如你觉得不适合的话,你可以找一个更好更适合对工作,更人性更有人情更实在。

你们公司文化是

每个人都有一个起点,没有上过教育没关系,你可以自己修自己,如果你没有这样做,你很难说带他,不是对方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多上课多读书多问,把自己修好,你自己就能看到更多的问题,如何带好他?是自己的问题,假如他是你的儿子?你会怎么办,你会换掉他吗?

有学员提到的减轻员工工时,反而产生很多抱怨:这是计算,不是情愿多改变,对人家好不是真心的,而是在算计。

第一,要把事情做好,第二把人要抓紧,人家为什么要跟你在一起;和你在一起的都是你的战友;对他们,让他们去上课,让他们去进步,自己求进步。

管不了,自己想的办法是一种控制,控制员工行为的方式,是不开阔和不长久的。

关于活得好的理念:

把每一个人当成一个人,人是活得;好的不好的时间久了就知道了;好的制度去衡量;把其放开一点,你是店长,哥们,你是店长,你做就好。人和人相处是一个团队精神,相处是一个开心对事情,让每一个人更活跃的工作,这就是开放。

中国老板,一般我跟你不一样,我随时可以讲;少讲一点,多参谋一点,很多人很爱打官腔,自己并不是这样做的,当朋友一样对待,把工作变成一个团队如何提高,很神圣的工作,少说多做。

关于营运

做中式连锁快餐最难的就是解决维持中国食品特色与标准化的矛盾。坚持现场明火炒菜,原材料全部交给供应商提供,现场门店切配,统一的复合调味料、死磕每一个流程…在烹调工艺坚持中国传统的同时,熊猫快餐并未死守中国餐馆的传统管理之道,反而"睁眼看世界"地大胆汲取西方餐饮业的成功管理之术,以适应美国人消费的习惯;

每新开一家"熊猫快餐连锁店",都要不折不扣地做到"四个统一":1. 统一招牌2. 统一装修3. 统一菜式4. 统一服务,以最大限度获得整体规模效应,真正做到“中国传统,美国口味”。

在餐厅整体的对外输出上,一定要突出“中国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浓郁的中国风格的“配色”——黄色、鲜红色作为主色调,以中国建筑的特点“尖顶小屋”为门面,并将“大熊猫”作为企业标识,萌的外国人一脸。

在内部的管理层面上,直接大胆引入美国本土的优秀管理团队。为了达到“美国水准”, 程正昌先是请了连锁餐馆管理专家Don McComas出任熊猫管理公司总裁。员工的营运方面的训练都在店内完成。管理人员在总部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如企业文化,信息系统,人事,财务,法务等。

关于文化

影响全世界的品牌,一定有能够影响全世界的人的文化灵魂在支撑—熊猫集团的“People First人事为先 ”的企业文化氛围,就可见一斑。

熊猫基金项目

每年顾客会自发的捐款给熊猫基金用于治疗病患儿童,现已累计到4千万美金。Love的雕塑也是募捐项目之一。

熊猫集团 第一家门店

四、中餐在世界上的地位

如果笼统谈中国菜的国际地位未免有些片面,在日本,中餐是仅次于法国菜、土耳其菜的第三大美食,而在意大利,中国菜是仅次于法国菜、意大利菜的第三大美食,普遍性来说,外国人吃中餐的频率远远不如日料、印度菜和泰国菜。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面,甚至韩国的泡菜都入选,而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川菜、粤菜、鲁菜、淮扬菜、闽菜、浙菜、西北菜等等数之不尽,也正因为这种广泛,导致哪类菜系能去参选成为难题。

既然要提中国菜的国际地位,那就不得不提国际上的中国菜,美国最大的中餐连锁是一家叫做熊猫餐厅的饭馆

熊猫餐厅的炒面套餐,虽然看着还不错,但事实上这种炒面口味相当单调,基本上没有第二种口味

陈皮鸡,一种在中国几乎不存在的美食,酸甜口味,专为美国人创造的中餐,老外很喜欢吃

五香虾,虽然号称五香,但其实相比新疆菜的调料口味要清淡很多

青豆鸡胸,同样是清炒,味道一如既往带有甜味,美国人真的很喜欢吃糖

宫保鸡丁,这个倒是中外吃货的共识,酸酸辣辣甜甜,相当知名,是最早拥有英文名字的中餐之一

照烧鸡肉,这个就西餐化很明显了,在德克士有这种米饭套餐,同样是甜味,对于中国人来说真的不算纯正中餐

中国炒饭,相当清淡,而且口味同样偏向酸甜,扬州炒饭这么出名都无法占据一席之地

鸡肉锅贴,这种锅贴放在锅内是不会有市场的,卖相真的太差了

还有左宗棠鸡,当年蒋介石的厨师到美国创制的菜品,在美国相当出名,然而在中国根本找不到这道菜

外国人号称能吃辣,但是其实不能吃辣,中餐中酸甜苦辣中的辣味就这么被排除了,肯德基麦当劳的辣味汉堡吃过吧?这就是外国人认知的辣味

注意那只鱼的“冷冷的目光”

很多菜外国人不敢吃,味道还是其次,主要是不能接受外观,比如任何动物的头,很少有外国人能接受,英国的“仰望星空”除外……那是奇葩

此外,还有我们低估了其他我们认为小众的菜系,如泰国菜,在国际上地位很高,比如综上所述,中国菜在国际上的地位不算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欧美国家的殖民文化遗留问题:毕竟欧洲人当年统治大半个世界,很多饮食习惯已经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当中饮食观念的差异:有些国家口味就是重酸甜,有些国家口味就是重辣重盐,有些国家则喜好清淡

国际上中餐被改造:中餐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改造成适合当地人口味的菜肴,使得当地人认为中餐就是他们吃到的那样

中国饮食文化太过深奥,分不清:说真的,现在能分清广东和中国的外国人有多少?

世界饮食文化更加博大精深,众口难调:中国菜好吃,但世界上好吃的菜肴也很多,所以我们可能没有高估中国菜的口味,却低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