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都城在哪里?

夏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都城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分为三处,主要分布在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主要有三个都城,分别列举如下:

第一个都城,属于早期的夏文化,具体位置位于河南龙山的王湾的登封王城,是占地面积三十多万平方米的夏朝龙山时期的王城,也就是《史记》中记载的“禹居阳城"的阳城具体在位帝王从夏禹到太康,建都时长一百多年;大禹治水成功后,大禹成为天下之主后,为统治南方地区的需要,所以选择定都阳城,即现在的登封王城岗遗址。

第二,夏朝中期时代的夏都城,是以最新考古发现的新密市新砦遗址为代表的新砦古城,持续时间是从“太康失国"到"后羿代夏"这段时间,具体在位的帝王就是太康和后羿。建都时长不到一百年。太康因为奢靡而失国后,后羿、寒浞在僭主时期的都城就是现在的新密市新砦遗址。考古发现此旧城遭到毁坏,这也是少康中兴后迁都的行为导致的。

第三,夏朝中晚期时代的夏都城,是以洛阳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持续时间是从“少康中兴"到夏桀灭亡这段时期,具体在位帝王就是从少康到夏桀,建都时长超过二百年。二里头是夏朝晚期的都城,即现在二里头文化,影响区域很小,比起当时崛起的商朝来说微不足道,所以被商朝取代。

另外,最新发掘的山西晋南的陶寺遗址,应该属于夏文化的早期,最近发掘的石茆皇城台遗址,应该也是一个大型城市遗址。总所周知,陶寺亡于石峁,这个已经是史学界的共识了,符合大禹实力强大后强迫帝舜“禅位”的《竹书纪年》的记载。陶寺属于夏朝早期,但是是否为夏朝都城,还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证明。但是史学界达成共识的夏朝三个都城,就应如上所述。

夏朝的都城在哪里?

夏朝奴隶制代替氏族制,是历史上一次巨大变革。相传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大禹之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人主要生活在今河南省嵩山一带,伊河、洛河流域的黄土平原,这里土地松软、适宜耕作。他们用石镰、石铲、骨铲、蚌刀和木制的工具从事农耕,种植粟和稻等农作物。夏朝手工业门类较多,其冶铜技术相当进步,其中尤以青铜工艺最为先进。

夏朝自启建国开始,到夏桀灭亡,共传13代,16王,有500多年历史,先后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附近)、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在夏朝第14个王朝孔甲统治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已日益尖锐。至夏桀统治时,夏桀暴虐无道,引起平民和奴隶的反抗,终于在公元前16世纪被夏的属国商所灭亡。夏朝文化比较发达,有《夏书》、《夏训》和《夏礼》等典册。夏文化为殷周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夏朝的首都是哪里?

夏朝都城有阳城、阳翟、斟鄩、安邑等,阳城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王城岗,阳翟位于河南禹州,斟鄩位置大致在伊洛平原地区,安邑在今山西省运城市。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其建立者为禹,最开始的都城为阳城,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朝的时代特征

1、夏朝建立了武装,设立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这一整套国家机器的设立,说明夏朝已经具备了一个国家的特征。

2、经济上,夏朝属于金(铜)石并用时代,其经济的初步发展为后代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文化上,夏朝的一些突出的文化成就如夏历,对后代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