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拐少年张洋洋与母亲武汉机场认亲,他们母子的状态怎么样?
被拐少年张洋洋与母亲武汉机场认亲,他们母子的状态怎么样?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李芳已经等了24年。根据警方做的人像识别和DNA比对,她终于找到了儿子。2022年1月23日,认亲大会。担心儿子从居住地海南前往武汉,受不了太冷的天气,李芳带着为儿子购买的冬衣沉默着等在武汉天河机场,在人群中,她手捧鲜花、微闭双眼,眼角有泪水渗出。下午2点32分,如今已28岁的张洋洋终于出现,见到母亲第一眼,张洋洋喊了声「妈,妈妈来了啊」,李芳快步上前抱住儿子,激动地大哭,张洋洋亲吻妈妈的额头,「我们俩已经相认了,没事啊,没事啊。」在现场直播里,李芳因为情绪过于激动,都快走不稳了,张洋洋搀扶着妈妈。从接机口出去的路上,和妈妈短暂分开的张洋洋不停回头喊:「我妈呢?」
张洋洋自小在海南长大,他给妈妈带了椰子糖、椰子饭等海南特产。他此前告诉媒体,看到妈妈找自己这么多年,很震撼,还在网上说,一定会回到妈妈身边。张洋洋在现场还告诉媒体,不麻烦警方给自己改名,以后还是继续叫「沈海鑫」。但在网络引来一些质疑后,随后他在网上说,已经跟妈妈商量过,以后和妈妈姓。在认亲大会前,张洋洋告诉媒体,在得到自己的妹妹是被抱养的后,4年前也从「养父母」口中也得知自己是被人送养的,养父母称没花钱购买。「养育之恩不能忘,『养父母』养了我20多年,要是我忘了,我妈(李芳)也不答应。」他还说,和生母相认后,不会和「养父母」分开。祝福他和你的亲生妈妈以后的日子幸福。
二、一双绣花鞋的创作背景
一双绣花鞋,为况浩文著中篇小说,小说最早创作于1958年,原名《在茫茫夜色后面》。
《一双绣花鞋》在苦难年代不仅仅使他个人蒙受灾难,好多善良的读者也为此含冤受屈。一本书,其实仅仅是一个手抄本,在那个荒唐的年代里,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重庆一○三厂干部李泽忠和他的学生因痴迷“绣花鞋”被罚打扫厕所和劳改。回忆起那段往事,李泽忠至今仍心有余悸。“文革”中,江青把持的“中央文革”下令全国查抄《一双绣花鞋》。李泽忠凭着父亲是老工人,自己是厂团委干部的“红色”身份,将手抄本带到厕所“偷看”,旁边的一个日本学生张洋(其母是日本人)也凑过来看。正当他们看得入迷之际,厕所门口突然亮光一闪,咔嚓一声。他们在厕所偷看禁书的“动人情景”被造反派照了下来。张洋被押去劳动改造。李泽忠因为“根正苗红”,被从轻发落,根据“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伟大指示,被罚扫厕所一周。而张洋因为有海外关系,后来遭到种种迫害。
二十多年后,况老谈起这些事,声音哽咽,陷入长时间痛苦的回忆中。他说:“这样的事情还很多。这些年来,最使我不安的事,就是对不住这些善良的读者,是我害了他们呀!”
就在此前不久,重庆市工商联原党组书记江成海告诉况老,他一下买了五本《一双绣花鞋》,他自己还没有翻看这些书,而是把它们整整齐齐供奉在妻子的灵前。他妻子生前最喜欢《一双绣花鞋》的故事,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看到。如今书正式出版了,他要让妻子好好看看它,仔仔细细地看。妻子视力不好,读书慢,他准备供三天三夜,让妻子一页一页细细品读。
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受到读者如此厚爱,作品命运能够和一代人的命运联系起来。身为作家,况浩文感到欣慰和神圣。
三、张洋的个人履历
在高中阶段偶遇马及人导演(重庆电台雾都夜话总制片人),马导为之看好,且称赞其外貌娇小玲珑,眼睛清澈无染特别上镜,在一段时间相处下马导发现其不仅五官娇好,而且在艺术上颇有见地悟性高,适合走演艺道路,且多次想为提携,张洋认为是马导赋予玩笑,却一笑置之。07年随父母于台湾旅游,有幸被台星探发掘出演台湾大型情感题材系列剧真爱无悔,客串出演林晓言角色。在此前已备受北京艺鸣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影视部经理邢健的关注,此后更为笃定想邀请张洋加入北京艺鸣盛世传媒有限公司携为提拔,正式于07年10月份签约。08年张洋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但其家庭仍反对就读影视学校,最终放弃就读北影,现就读于重庆大学。在得知琼瑶将重新翻拍还珠格格消息后,张洋机缘巧合在湖南芒果演员选拔训练营过程中被北京艺鸣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直接大力推荐出演琼瑶新版还珠格格。其父得知消息后是反对其出演 但几经制片投资方疏导后,最终答应其出演客串,随后赴上海试镜,最终得以肯定。剧中客串饰演白剑英角色,2011年2月于浙江横店、永康方岩补拍。这看似所有机遇都降临在这重庆女孩子身上,其实赋予她前进动力的无外乎是她对艺术的执着,因家庭对其走演艺之路反对将后是否从事演艺职业,她的回答是,一切顺其自然。2012年8月张洋进修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且称若遇到好的剧本而且不耽误专业进修可以考虑接戏。
四、97南航5.8空难的幸存者忆
1997年5月8日傍晚,重庆机场。时年49岁的商人蒋万渝留住了送他进港的司机,“急什么,我们先去吃顿饭。就算飞机失事,好歹我也是个饱死鬼。”他说。一语成谶——21:20,载着蒋万渝等74人的CZ3456航班在深圳黄田机场(现改名为宝安机场)着陆时,剧烈的震动让人措手不及。坐在第16排靠窗位置的蒋万渝甚至被弹了起来,头顶撞向座位上方的行李舱。
“刺耳的轰鸣声中,飞机在跑道上重重地连弹了三下。”蒋万渝回忆道,“过道上的天花板裂开后吊在半空中,第15排的地板凸了起来,引起乘客的一片大叫。”
事后流传于网络的“黑匣子”,记录了这架飞机失事的详细信息——包括第一次触地,此时,机舱开始报警。驾驶舱内慌乱了。乘客的情绪更为恐慌——蒋万渝望着窗外,飞机内外的两层窗户已经错开,内层窗户滑落了下来。10排到16排的座位开始像摇篮一样晃动,狂风裹着黄豆粒般大小的雨点,从裂缝竟直灌机舱。
“飞机变形了,我只能活几分钟了!”蒋万渝闪过这样的念头。这个信息也应该被黑匣子记录了:由于机体变形,CZ3456不能正常飞行。蒋万渝解开安全带,扶着椅背往机舱的尾部逃命,坐在了最后一排左边靠过道的位置上。紧接着,又有5个人跌跌撞撞跑到机尾。飞机的黑匣子就安放在这里,他们接近了它,同时远离了死亡。
由于本架飞机没有满客,所有乘客都被安排在6排之后。前面座位的人试图跟着往后逃生,但被乘务员阻止了。飞机向前倾斜着开始降落,舱内一片安静。大约过了5分钟时间,突然有个女人惊叫:“我不想死呀!”
12分钟的黑匣子录音就此结束,最后是驾驶舱里绝望的喊声。
暴雨中坠落的飞机生生断裂开来。蒋万渝等人逃出了机舱。他们身后,这架波音737的尾部的残骸像一个巨大的烟囱横卧在地,而中部和头部断裂开,相距近百米;尤其是中部的那截,冒出滚滚浓烟,浓烟上方燃起了十几米高的红色火焰,照亮了散落在草地上的三截飞机残骸没有人知道黑匣子滚到了哪里——或许还存在于机舱中,但肯定是完好无损——有关机构规定了它的制作标准,必须能防火、耐压、耐冲击振动、耐海水浸泡等。
5个男人、4个女人——包括蒋万渝,由于事先跑到了飞机尾部,成为最幸运的人。
“我们活了!”蒋万渝对大家喊。他看了一下表:21:40。
“追究原因已没有意义”
两辆车分别接走了这9位幸存者——前面的带走了两位空姐,7名乘客是另一组。就医之后,就是封闭式的调查。
“我们住的医院外面,几个警察走来走去,不让闲杂人进来。”蒋万渝说,“但3个从重庆赶来的记者不知怎么混了进来,有幸存者赶紧叫记者把采访的东西藏起来,不然会被警察赶出去。”
5月9日凌晨,5个男子敲开了蒋万渝的房门。为首者自称是深圳市公安局刑侦处处长赵光毛,来了解飞机失事时的情况。“他们做了一夜笔录才走,”蒋万渝回忆到,“之后,再也没有人向我们调查过关于飞机失事的具体细节。”南航财务科一个名叫张迎的男子,每天都会过来看看他,但没有询问失事时的现场情况。
而在现场,对黑匣子的搜索也开始了。黑匣子有两种:一是飞行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的一切资料,包括速度、方向、高度、机舱压力等;另一种是舱声录音器,录有机务人员的声音。当飞机失事、无人生还时,它们能帮助解开飞机失事的原因之谜。
在网上流传的“黑匣子”,是后面一种。住院7天后,蒋万渝提出要回重庆。他得到了南航的赔偿,一共约两万元。此后,蒋万渝再未见到过一起从死亡线上逃出的另外6人。经历了生死的蒋万渝没有再追问空难的原因。“航空公司对我们还是负责的。如果是飞行员错了,他们也已经用生命来承担这个错误,我原谅他们了。”他说。
2008年年初,蒋万渝得到了“5·8”空难“黑匣子录音”在网上出现的消息。看过这个最重要资料后,很多人在骂驾驶员:“是他们的错误判断,导致了飞机失事。”但蒋万渝没有去听“黑匣子的录音”,只是在电脑前读完录音的文字记录。“已经没有意义了,10年过去了,人都死了。”他甚至在为驾驶员找理由,“是机长救了我们的命,如果不是他将飞机停在草坪,我们可能都会死。”
“稀里糊涂”的十年
蒋万渝再没有去看过他逃生的现场。但对于一些死难者的亲属,却希望从任何蛛丝马迹中捕捉到亲人最后的影子。伤者入院次日,两辆中巴车开进机场的事故现场。震天的哭声传来,车里是遇难者亲人。但他们不准下车,只能打开车窗看。飞机的残骸已被拉走。每隔5分钟,就有一架飞机从头上起降,气浪和马达声震耳欲聋。
1997年5月9日,张洋和他的母亲张英在新闻里看到了飞机失事的消息。当年只有10岁的他,眼泪一下子迸发出来——父亲张永生乘坐的正是这趟航班。
1997年5月10日,不幸被证实了。这对母子被簇拥着,接到了深圳的西丽湖度假村。在这里,张英正式接到了南航的《旅客遇难通知书》。随后的10天,张洋和母亲开始正视这场灾难:看事故现场之后,是认尸、领遗物、签协议、领补偿金……
每天,都会有航空公司的人员过来安慰张英。但她更想弄清事故原因,见见幸存者,聊聊当天的情况。这些要求没有得到回应,她甚至找不到机会与其他遇难家属交谈——每个遇难者家属,都有专门人员负责照顾;与航空公司谈善后补偿,大家也各自分开。10天后,她与航空公司签订了协议。这是份一次性解决家属与航空公司纠纷的协议。她带着丈夫的骨灰和航空公司赔偿的14万,和儿子回到了重庆。
“协议希望我们不再追问了,这些似乎就把丈夫从空难中抹掉了。”张英说。
一晃10年,航空公司最终都没告诉她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没让她见到这场事故的幸存者。尽管她心有不甘地数次打电话去南航询问。
儿子张洋从此开始关注民航。他每个月都会去机场的跑道边,看起起落落的飞机。
2007年5月8日——父亲去世十周年,他在民航爱好者的论坛中发了一篇名为《5·8空难十周年祭》的帖子,纪念在那场事故中死去的父亲。不久,有人将“空难的黑匣子录音”发到他的邮箱。张洋和母亲终于从陌生人传来的邮件中知道了那场事故的“真相”。但至今,南航等有关部门仍未明确:这个流传的版本是真是假。
得到“黑匣子录音”时,张洋已在成都一所大学读大二,他对民航飞机着迷了近十年。“这完全是因为驾驶员判断失误,没对准跑道,撞击后又复飞造成的。”他自认为。秘密即将揭开的那个晚上,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激动,关掉房间的灯,关掉电脑显示屏,带上耳机,在黑暗中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完这12分钟44秒的“录音”。
他边听边在脑中模拟当时的飞行情况。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不停在电脑前用模拟飞行器一遍又一遍尝试当时的情形。一样的速度、一样的角度,让飞机冲向地面:着陆,撞击,损坏;再加油门升空。冲,再着陆,解体……可惜,南航仍未告诉他:这段录音是真是假。(文中张英为化名)
就有关“5·8”空难黑匣子的有关问题,2008年4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对《中国新闻周刊》予以了书面回复。以下为回复原文。
飞机驾驶舱舱音(指黑匣子录音)是驾驶舱音响的真实记录,只能用于事故调查,不得对社会公布,国际民航g公约和有关法规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民航总局认为擅自发布事故飞机驾驶舱舱音的做法,严重违反了国际民航公约和有关法规的规定,是对事故罹难者及其家属及不负责任的行为。未经事故调查部门的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事故调查资料。任何擅自发布事故调查资料的组织和人员,都将受到追究。
10年祭文
1997年的五月八日夜晚,深圳笼罩在暴风雨之中,9点刚过,从重庆飞来的CZ3456次航班冒着大雨开始了最后的进近···
连续的3次进近后的结果却是机身解体,火光冲天,33名旅客命丧黄泉。转眼间,十年过去了,那片曾经被燃烧着的航油炙烤过的草坪依然显出块块黄斑——这片曾长满绿草的土地在经历过这场惨剧之后再也没能长出青草···
那年的我只有10岁,当9号中午从电视中得知飞机失事的消息时,眼泪一下子迸发了出来,因为我的父亲正在这班飞机上,虽然从新闻中得知飞机上的73人中只有33人遇难,但是昨晚电话的沉默已经让我们有了不祥的预感。
尽管如此,当时还是小学4年级的我下午依然准时去上学,但是放学一回到家我便发现了比中午更加压抑的气愤,窄小的客厅里挤满了亲戚,妈妈两只眼睛已经红肿了,见到我回来了,她镇定的告诉我——收拾东西,马上去深圳!
这句话代表了什么所有人都知道,只记得当时脑袋翁的一片,再有记忆时已经在前往重庆机场的路上了。几位叔伯和舅舅陪我们同行,当晚在江北机场过夜,第二天清晨乘头一班飞往深圳的飞机前往曾经梦绕的南国。
当飞机在风和日丽的海边机场降落时,我的心突然紧了,因为眩窗外的草坪上断裂的机头和烧焦的机身赫然映入眼帘,绿绿的草坪和被烧焦的空地上到处散落着飞机的碎片和残骸,飞机断裂垂尾上那半边鲜红的木棉花好似述说这一天前这里发生过的灾难——正是在这片土地上,那撕裂的金属和熊熊的烈火吞噬了33条鲜活的生命。
朦胧的记忆中,我们一下飞机就被接到候机楼里的专门会议室中,在这里,南航深圳公司的领导慰问了我们以及同机抵达的另外几批乘客家属。当时有一个带着工作牌的人专门负责照顾我们一家,记得他当时对母亲说了一句话“我也非常难过,非常对不起你们,您打我吧,骂我吧···”妈妈当时是斜着脸呜咽的回答“这不是你的错,谢谢了”。
我们的食宿被安排到深圳西丽湖度假村,好像在2天以后开始了遗体认领。开始是看照片,我陪着母亲看了几张就再也不敢看了,因为所有面容完好的尸体中根本没有父亲的照片,我看到的是有可能是父亲的是被烧焦了的尸体的照片。虽然没有细看,但还是被照片的惨状吓住了——被烧成炭状的漆黑的尸体缩成了一团,有几处突出的部位好像是骨头,而肌肉早已不见了。这让我根本无法承受——几天前还亲切可亲的爸爸怎么可能成了这个样子!
最后好像是通过牙痕鉴定确定的尸体,因为身边的遗物只是一堆零散的残钞,根本不能辨明身份,而爸爸下牙的形状是一个扇形,非常特别,但是这具尸体却是被烧得最惨的3具之一,全身都成了焦炭状,没有一寸完好的皮肤,有些部位被烧得只剩下了骨头,可怜的爸爸啊!难以想象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地狱般的烈火中有多么的痛苦···
接下来是直接辨认遗体,此时,我留下了一个终身的遗憾——被照片吓到的我根本不敢亲眼去看遗体,而是在停在殡仪馆门口的车上坐了一个多小时。记得妈妈当时进去了两次,第一次一进去就晕倒了被抬了出来,但是打了镇静剂醒来后又坚持进去了······就因为这一时的害怕让我错过了和亲生父亲的最后一次蒙面,酿成了我的终身遗憾啊!
几天后又去辨认了遗物,在机场边一个很大的仓库中摆满了事故现场的旅客遗物。至今我还记得当时走进仓库的情形:一进门扑鼻而来的就是一股浓烈的焦臭味,整个仓库中摆满了被水浸湿沾着泥土的各种东西,不时有人突然抱起一件物品开始痛哭,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父亲出门时候的旅行包,因为是托运的原因,包没有被大火焚烧还是完好的,只是被雨水打湿又晒干后有股奇特的味道······
我们还去了事故现场,出发前为了安全原因特别交代了不能下车,但当车子停在那片被烧得黑漆漆的“草坪”边时,车上又传来了震天的哭声,但是这次,我没有哭,而是静静了望着这片土地——此时,它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再也看不到10号刚到时那散落一地的残骸了;
此时,它旁边的跑道又重新繁忙起来了,一架架起落的飞机仿佛忘却了那架在这里被摔成碎片的737了!此时,除了绿草地中那几块黑色的斑痕和旁边车子上的哭泣声,一切又恢复往常了······
离开深圳已经是20多天后了,比我们先到2天的父亲安详的躺在我怀中的盒子里和我们一起回到那片生育他的故土······
十年后的今天,我坐在电脑前,当时的点点滴滴仍然是历历在目,父亲的音容笑貌仍不时出现在我的梦中。至那以后,我关注起了民航,渐渐的迷恋上了客机,我每个月都会去跑道边,望着那起起落落的飞机我仿佛又看到了亲人的微笑······
五、四川男子让邻居为其生子抵债不成杀人,潜逃28年去了哪里?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接下来这件事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
在四川有一位男子,想让邻居帮自己生儿子抵债,谁曾想邻居也没有为自己生下儿子,最后这位男子有种人财两空的感觉,便痛下杀手。
这样的想法其实就非常荒谬的,该男子一直都是非常重男轻女的,可是妻子生了几个孩子都是女儿,最终他只留了一个女儿,其余的女儿都送给了人,而邻居夫妇却接着生了两个儿子,这让他无比羡慕。
于是两家人居然商量,用生儿子来抵2700元钱,这种违背道德的不正当关系,让该男子的妻子无法忍受两人离了婚。
男子和邻居的妻子在一起一年多了,可对方根本没有生下儿子,就这样在一年多以后,邻居的妻子回到了丈夫身边,最终的结果就是男子既没有得到儿子,家庭也破灭了,欠款还没要回来,一时间被这种愤怒冲昏了头脑,把邻居夫妻残忍杀害,最后逃到了云南。
因为就是如此捉弄人,这个男子为了得到一个儿子抛妻弃女,可这时前妻已经怀了一对双胞胎,还都是儿子,这件事情他至今都不知道,多么讽刺。
这20多年里,该男子就在云南隐姓埋名的生存下去,只怪当时的刑事技术,手段不发达,数据都不完善,出了一个身份证号码之后,一无所获,但是原来警方一直都在跟踪嫌疑人的消息,可是毫无进展。
男子被警方发现的时候,正在昆明的一家农贸市场,在残忍杀害邻居夫妻之后,他步行到了渠县,最后又乘了车去往了重庆,最终辗转来到了昆明,并且隐姓埋名,就在这里躲了一起来。
这么多年来,因为没有身份证,这个男子根本找不到正经的工作,一直都在农村打一些零工,毫无积蓄,更没成家。
28年的逃亡生涯,过着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