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秋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主要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之间鲁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共计242年,可以说《春秋》就是一部鲁国的国史。现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

《春秋》主要内容

《春秋》虽是鲁国官修史书,但它记载的不仅仅是鲁国一国之事,而是将春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演变及发展作了全面记载。其中记载最多的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政治活动,战争也是本书的重点。

此外还记载了会盟、朝聘、婚丧、祭祀以及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大事,并加以简单的评论。如隐公元年载,周平王向鲁惠公之妾仲子赠賵,作者认为这是为君的不守君道,不成体统。又如《春秋》宣公十五年载有“初税亩”,即在这一年开始实行履亩而税,取代了传统的“藉田以力”的徭役租,导致了领主经济走向崩溃,为地主经济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二、春秋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按年月次序记事,“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史事。所记内容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

影响

《春秋》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对后世史学、散文乃至小说、戏剧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春秋》对后世《史记》等史书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春秋》因有“情韵开美,文彩照耀”、“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的美誉,故此,世称孔子为“文圣”。

三、春秋是什么体的史书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

其中《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被列入儒家经典。《春秋》虽为经,亦为史。它对后世之人及后世史传体的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孔子的简介

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