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QM是什么意思啊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全面品质经营,综合质量管理专家的思想精髓,我们认为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品质经营它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永续经营的管理途径。 TQM是1961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根保姆提出的。
二、什么是TQM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全面品质经营,综合质量管理专家的思想精髓,我们认为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品质经营。它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永续经营的管理途径。 TQM是1961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根保姆提出的。
三、什么是TQM?
TQM,即全面质量管理!
强调全过程、全员参与质量控制!
这个说法源自丰田生产方式!
上面的这位兄弟解释的概念很多,但是,有一点他没有说到,
那就是成本!
实施TQM的代价是什么?
作为与:“零库存、零缺陷”相匹配的一种工作方式,
TQM要求最少的成本投入,而与此相对应的是:
TQM要求每个人都能多技能、而且最大量的削减辅助时间,
这就要求任何一个实施TQM的公司,前期必须大量的投入对所有员工的培训,以实现“一专多能”,
而且,相对应的还要有:“作业线的标准工时核算、标准工艺操作流程”等等,
试问这是任何一个国内公司可以做到的吗?
也许有,但我没见到过!
四、TQM指的是?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全面品质经营,综合质量管理专家的思想精髓,我们认为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品质经营。它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永续经营的管理途径。 TQM是1961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根保姆提出的。
TQM是一种思想观念,一套方法、手段和技巧,通过全体员工的参与改进流程、产品、服务和公司文化,达到在百分之百时间内生产百分之百的合格产品,以便满足顾客需求(CustomerSatisfaction,CS),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和长期成功。
TQM的要点是什么?
1.客户满意
顾客包括两种: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外部顾客指公司产品的最终用户。内部顾客指在公司内部和自己的工作有联系的那些人。
2.全员参与
质量不仅仅是QA,Tester,LanguageConsultant的事,每一个员工都有维护质量的责任。每个员工都有责任、也有权利提出改进建议,并将合理的建议付诸实施。
3.团队精神
TQM要求全体成员之间的有效交流,紧密合作。管理者要改变发号施令的角色,变成教练、协调人、组织者。
4.百分之百的优质
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造成大的损失。只有消除侥幸心理,时刻追求百分之百的优质,才能实现TQM,充分满足顾客需求。
5.贯彻始终
在产品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而不是仅在某一阶段。
6.事前主动
防患于未然。经常组织讨论,主动寻找出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7.持续改进
实施TQM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持续改进,将TQM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管理。
TQM实施的步骤有哪些?
1.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教育
对全体员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教育,以达到以下目的:
1)将满足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
要让每个人深刻理解“顾客满意”的思想。为了理解并实行“顾客满意”的思想,可以将员工分组进行“换位思维”,并讨论清楚如下问题:
所有参与产品开发的人员:如果自己是个顾客,对产品的质量是怎么要求的?希望自己得到什么样的服务?
管理人员:如果自己是个开发者,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有何想法?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和理解?希望管理者如何对待自己?
开发者:假如自己是个管理者,会如何管理整个开发过程?对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怎么看?知道它们的起源和解决方法么?
要鼓励大家以自己希望得到的那种服务方式去为自己的顾客服务,要将每个人都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顾客,想方设法是其满意。比如,CourseDesigner要提供足够清晰的Script及必要解释,使GraphicDesigner清楚该画什么样的图,让他们满意,让他们愉快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2)明白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的关系
质量提高,不仅不会提高成本,反而会降低成本。这是因为:质量高了,会减少反复修改的时间,缩短开发周期,降低人力资本。还会提高士气,提高工作效率。
3)树立百分之百合格产品的责任感
使百分之百的员工成为抓质量的主人。要达到此种境界:当问一个员工“谁负责产品的质量?”时,得到的回答是“我!”,而不是“Tester”或“QA”或其它。让大家明白:如果存在任何问题,都会最终出现并影响产品质量和公司形象。在开始阶段的问题不解决,只能在最后的阶段以更高的代价解决。教育员工树立百分之百合格产品的责任感,消除侥幸心理。
2.明确顾客需求
搞清楚什么样的产品是让用户满意的产品。
3.了解市场
经常将别的厂商的产品向大家展示,并进行研究,让大家明白别人是怎么做得,我们有何差距。
4.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好的产品
给出样板,进行足够的培训,让大家都真正明白什么是好的合格的产品。
5.建立明确的质量基准和质量测评制度
产品好坏一定要有一个明确公开的标准来衡量。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结果与之对照,从而知道自己做得是好是坏。而且这种标准要以一种制度的形式切实付诸实施,才能增加可信度。
6.建立相对完善的激励机制
如果检测的结果对个人的利益无任何影响,则员工没有尽力提高质量的动力。要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员工根据他们的绩效进行不同的激励。
7.帮助质量检测部门变成提高质量的催化剂
改变质检人员“挑问题者”的角色,消除Tester,QA同开发者之间的隔阂和对立。可以采取三种措施:
让质检人员与开发者一起参加有关培训,使他们彼此更好地理解对方的工作。
让质检人员成为开发小组的一部分,让小组成员有更多的了解。
提高质检人员与开发者的沟通技巧。
8.建立一套明确一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旦出现问题,大家能够按照此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埋怨或手足无措。
解决问题常用的6步法:
讨论并确定问题
找出问题的根源
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选择最佳办法
建议、批准和实施
测试、评估、调整和庆贺
9.在全体员工中培育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
如果大家都抱着“公司不是我的,我是来打工的,公司效益好坏、能够存活发展与我无关”,产品质量如何提高,公司如何搞好?
10.让员工有一定的自由和权利
有了权利,才会有主动性。允许员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如果什么问题都要Leader来决定,大家只有消极工作和等待。
11.建立质量小组
质量小组由不同角色的人员组成,负责发现质量问题,讨论解决方法,提出并实施解决方案。
五、全面质量管理(TQM)指的是什么?
全面品质管理(英语: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针对所有组织过程中深入品质意识的管理策略。
全面品质管理已经广泛使用在制造、教育、政府与第三产业,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科学计划等领域。全面品质提供了一个保护伞,使得在组织之中的所有人都能够竞争,并持续降低成本及提升客户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
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全面性,决定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的质量管理。
一、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这里所指设计过程,包括着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工艺准备、试制和鉴定等过程(即产品正式投产前的全部技术准备过程)。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用户要求、科技情报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产品质量目标;组织有销售、使用、科研、设计、工艺、制度和质管等多部门参加的审查和验证,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案;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做好标准化的审查工作;督促遵守设计试制的工作程序,等等
二、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的内容
制造过程,是指对产品直接进行加工的过程。它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基础,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和优质品的生产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组织质量检验工作;组织和促进文明生产;组织质量分析,掌握质量动态;组织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管理点,等等。
三、辅助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辅助过程,是指为保证制造过程正常进行而提供各种物资技术条件的过程。它包括物资采购供应,动力生产,设备维修,工具制造,仓库保管,运输服务等。
它主要内容有:做好物资采购供应(包括外协准备)的质量管理,保证采购质量,严格入库物资的检查验收,按质,按量,按期地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组织好设备维修工作,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
做好工具制造和供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等。另一方面,企业物资采购的质量管理也将日益显得重要。
四、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使用过程是考验产品实际质量的过程,它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继续,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保证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不断促使企业研究和改进产品质量。
它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处理出厂产品质量问题;调查产品使用效果和用户要求。
扩展资料:
历史
全面品质管制学说的前身为品质管制。该理论的核心为把管理完全交给品质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通过品质检验与统计方法,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因。但由于该方式的管理具有局限性,即公司管理不能只靠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因此该管理方式逐渐被视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而非整体的方法论。
这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企业逐渐将全面品质管制学取代了品质管制学说。并强调公司员工要对品质文化有一个统一的认同,并通过共同实践,才可以实现公司管理品质的提高。
这场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和品质管制专家Juran提出的“全面品质管制”运动,在日本也有重大影响。1950年,美国博士W.E戴明先生在东京的日本医药协会大礼堂进行了为期8天的讲品质管制讲座。
而为了纪念戴明博士为品质运动做出的贡献,人们成立了戴明运用奖。戴明奖也成为了日本品质管制的最高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面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