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什么?

中国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是中央电视台于1980年摄制的《敌营十八年》,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地下工作中的高风亮节由于剧本脱离生活,拍摄又缺少经验,反映平平。随后,山东电视台推出《武松》并获得好评,因此它成为中国电视连续剧第一部成功之作。

二、我国第一部电视剧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是《一口菜饼子》。由胡旭、梅邨执导,李燕、孙佩云、李晓兰主演的电视剧,根据《新观察》杂志上刊登的同名小说改编,于1958年6月15日上映。

在当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还只能采取直播的形式,即演员表演、电视转播、观众收看同时进行,人们称之为“电视小戏”。但它又不同于转播电影,也不同于转播舞台剧。根据它独特的艺术特征,人们开始把这种艺术形式定名为“电视剧”。

扩展资料:

故事梗概:

妹妹高兴地用一块枣丝糕逗狗玩,姐姐看见后制止了她。回忆起解放前的遭遇,那时,她们一家人逃荒在外,父亲病死在路上,母亲又病倒在一个破窝棚里。姐姐到地主家讨饭,地主非但不给,还放出狗来咬伤了她的腿。

姐姐逃回窝棚时,年幼不晓事的妹妹哭闹着要吃的,病危的母亲从怀里掏出唯一的一口菜饼子给了妹妹,姐姐让妹妹把这口菜饼子留给母亲吃。推让之际,母亲气绝身亡。妹妹听完姐姐的哭诉,痛悔自己不该忘记过去的苦难。

全剧只有四个角色,演了20多分钟。演播时采用第一人称的串讲方式,饰演姐姐的既是剧中人,又是串讲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口菜饼子

三、中国第一个电视剧是什么

中国第一个电视剧是《一口菜饼子》。

1958年5月1日,我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实验广播。6月15日,它就播出了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莱饼子》。

这部黑白电视剧全长只有20多分钟,但播出后观众的反映却很热烈。北京电视台非但没有录像设备,就连过得去的演播室也没有,加上所有的编、导、演、职员都是第一次搞电视剧,还谈不上有一点保证成功的实践经验。

该片塑造了一个忆苦思甜承受了生活重压,为救女儿而省下仅有的一口菜饼子,最后死在饥寒交迫之中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苦难生活,选择这样的题材作为中国电视剧的开山之作也是为了配合党中央关于忆苦思甜、节约粮食的宣传精神。

扩展资料

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但当时的电视剧主要是尝试用一种戏剧化的形态来阐释国家政策,电视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

改革开放后,随着电视业的发展和电视机的迅速普及,中国电视剧发展迅猛并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和百姓生活。我国电视剧最初多是单本剧,很少有连续剧;制作形式基本还是制播合一,很多是现场切换,没有实行制播分离。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中国电视剧经历着从政府投入向市场文化的过渡,但同时又面临着公益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共存。对于中国电视剧来说,一方面是“主旋律”电视剧,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商业电视剧通过市场机制来形成文化产业的格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口菜饼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电视剧50年:从<一口菜饼子>到<士兵突击>

四、中国上第一部电视剧是什么

《一口菜饼子》。

1958年5月1日,我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实验广播。6月15日,它就播出了我国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一口菜饼子》根据《新观察》杂志上刊登的同名小说改编,是由胡旭、梅村执导的电视剧,于1958年6月15日上映。

该片塑造了一个忆苦思甜承受了生活重压,为救女儿而省下仅有的一口菜饼子,最后死在饥寒交迫之中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苦难生活,在那样一个物质生活非常贫乏的年代里,选择这样的题材作为中国电视剧的开山之作也是为了配合党中央关于“忆苦思甜”,“节约粮食”的宣传精神。

扩展资料:

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生动体现国家政策变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以现实主义风格呈现中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巨变。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就是农村题材。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雪野》《葛掌柜》反映了乡村观念的更新。90年代,《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故事情节曲折,生活气息浓郁,引发社会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

新世纪以来,《圣水湖畔》《希望的田野》《正月里来是新春》《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等,聚焦乡村人情社会,剖析农村发展中的矛盾,体现农民的精神追求,让人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精神、思想、道德、伦理面貌的巨大进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口菜饼子

参考资料:人民网-用中国故事打造现实主义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