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晒指数怎么看,怎么看防晒指数

1、在选购防晒霜的时候都会看到瓶子上写着UVA、PA值、UVB、SPF指数

2、这个UVA是紫外线的一种。它可以穿透皮肤,破坏皮肤内部的结构,产生的皱纹和幼纹,令皮肤松弛加速衰老。

3、PA值是防晒效果,它以“+”号的数量的多少来区分防晒效果的等级,即PA+表示有效、PA++表示防晒很好、PA+++表示非常的好。

4、SPF是防晒指数,表明防晒用品能发挥的防晒时长的高低。现在市面上防晒指数从6-40倍的不等,倍数越大,防晒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5、每个人购买防晒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肤质来决定,比如,油性皮肤就购买清爽型的,以免堵塞毛孔。

扩展资料:

等级区分:

《关于发布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标识管理要求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6年第107号)要求,“防晒指数(SPF)的标识应当以产品实际测定的SPF值为依据”。

根据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的测定方法要求,考虑到测定时的抽样误差以及化妆品行业的传统标识习惯,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的标识值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SPF值为2~5(包括2和5)时,标识实测SPF值;

(二)SPF值为6~50(包括6和50)时,标识上限为实测SPF值,标识下限为实测值95%可信区间下限值与小于实测值的5的最大整数倍二者间的较小值。

(三)SPF值大于50,且实测值95%可信区间下限值大于50时,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指数(SPF)应标注“50+”。

当SPF值大于50,且实测值95%可信区间下限值小于或等于50时,标识上限为“50+”,标识下限为实测值95%可信区间的下限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防晒系数

二、防晒(系列二)——防晒原理和有效防晒成分

相信小伙伴们一定都听过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其实这就是防护紫外线的两种原理。 物理防晒的原理 很容易理解,防晒霜涂在你脸上,紫外线照过来,涂在你脸上的防晒霜形成的一层覆盖于你脸部表面的膜将你太阳光反射回去,就避免了紫外线进入你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也就避免了对你的皮肤造成伤害。

那么 化学防晒的原理 是什么呢,就是防晒霜在你脸上形成的保护膜不能将紫外线反射回去,但是将其吸收以后,防晒霜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将UVA和UVB分解,使其不能深入进而对皮肤造成伤害。

1、物理防晒有效成分:

市面上的防晒霜要么是物理防晒,要么是化学防晒,要么是物化结合起到防晒的作用。应用到现有防晒霜中的物理防晒的有效成分只有两个: 氧化锌(ZnO)和二氧化钛(TiO2) 。这两种成分都不会被皮肤吸收,只是覆盖于皮肤表面有效的将紫外线反射走,因此 物理防晒对皮肤几乎没有伤害,适合皮肤敏感的小伙伴或者是年龄比较小的宝宝 。当然了,如果物理防晒那么好没有缺点的话就不会存在化学防晒了, 物理防晒的缺点就是泛白严重 。

二氧化钛是UVB波段防晒剂 ,并不能阻止UVA对皮肤造成的伤害;而 氧化锌是全波段防晒剂,既防UVA又防UVB ,但是,但是 氧化锌对紫外线的防晒强度并不高,需要很高浓度的氧化锌才能有效的将太阳光都反射回去 ,如果想象起来比较抽象的话,可以脑补一下用白色油漆刷墙的画面,必须要将墙壁完全用白色覆盖才有效哦。虽然现在技术先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物理防晒霜的泛白程度,但是防晒霜中添加超过5%以上的物理防晒有效成分就会有人觉得泛白严重。

2、化学防晒有效成分:

物理防晒的有效成分简单,化学防晒的有效防晒成分相对就复杂多了,但是 化学防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物理防晒的泛白问题 ,但是注意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物理防晒肤感不佳的问题,防护功效比较强,尤其是防护UVA功效较强的防晒霜总是要添加那几种质地比较厚重防晒剂,所以也总会有人用完会说太油腻了,小叶叶说句不好听的,非要啥都好还不能贵的防晒霜的小伙伴你咋不上天。。。而且这里还要多说一句,添加有效化学防护成分的防晒霜不像物理防晒那样涂在皮肤上不会被皮肤吸收,化学成分分子量小,是可以被皮肤吸收一部分的,但是对于正常皮肤好好清洁是没有大问题的,不过敏感皮的妹子可能要多注意了~

好啦,下面正式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有效化学防晒成分。小叶叶在这里说明一下, 我只介绍全光谱防晒有效成分,即防UVA的有效化学成分 ,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上一篇文章说到过现有的日系、欧系和美系防晒霜对UVB的防护效果都比较完善,因此一般防晒霜的UVB防护效果基本都不错,并且防UVB的有效成分十分多,这里一一列举的话很容易使小白的小伙伴们混淆;第二个原因是UVB是造成皮肤晒红晒伤的主要原因,而UVA是进入到皮肤真皮层,使皮肤变黑衰老的主要原因,因此,学会查看防晒霜防护UVA的功效才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小叶叶在日常生活中挑选防晒霜也是遵循UVA的防护效果不能牺牲的原则(小叶叶下一篇推荐给大家的防晒霜也都为大家考虑到这一点了哦)。

防UVA波段的几个化学成分主要有以下几个 (以下图片来自微博著名的护肤博主Kenjijoel,皮肤科医生,科班出身,江湖人称K大,K大微博中有很多与防晒相关的功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做功课),下图中横坐标是光谱波段,大家应该还记得280-320nm是UVB段,320-400nm是UVA段, UVA段中320-340nm是UVAⅡ段,而340-400nm是UVAⅠ段 ,纵坐标代表了各化学成分对不同波段紫外线的防晒效果,纵坐标越高就表示防晒能力越强,相对较少的浓度就可以达到一定防护效果:

对了,这张图中还可以看到 ZnO(氧化锌)是紫外线全波段防晒剂 (下边那张图的绿色三角那条线),但是防护效果很弱,所以需要高浓度的氧化锌才能够有效防止UVA对皮肤的伤害。

好啦,从图中看到还有TDSA、DTS等也都能够防护UVA,但是小叶叶这里主要是为了让没有基础的小白也能搞懂这几种最主要的防晒有效成分,因此小伙伴也只要了解小叶叶在这里列举的几种防晒霜中最常见的防晒成分基本上就能够对防晒霜防护UVA的有效程度有个比较正确的了解啦,当然啦,比较严谨以及对防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做功课,微博上除了K大也还有很多优秀的护肤美妆博主哦~

知道你们很期待下一篇,我快尽快更新哒!~

三、什么是全波段防晒 ?

阳光中不只是紫外线对皮肤有损伤,还有近红外线,可见光,这些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引起皮肤斑点,色素沉着,皱纹这些,加重光老化,一般市面上防晒霜是主要针对紫外线的抵抗,因此同时需要防晒衣这些物理防晒,但是大部分是助剂类防晒,洗涤都会影响防晒效果,所以还是尽量选择面料纱线中加入防晒物质的硬核防晒较好,这种一般是加入冷凝钛来实现全波段防晒,洗涤也不影响防晒效果。

四、防晒怎么看防晒指数呢?

1、在选购防晒霜的时候都会看到瓶子上写着UVA、PA值、UVB、SPF指数。

2、这个UVA是紫外线的一种。它可以穿透皮肤,破坏皮肤内部的结构,产生的皱纹和幼纹,令皮肤松弛加速衰老。

3、PA值是防晒效果,它以“+”号的数量的多少来区分防晒效果的等级,即PA+表示有效、PA++表示防晒很好、PA+++表示非常的好。

4、SPF是防晒指数,表明防晒用品能发挥的防晒时长的高低。现在市面上防晒指数从6-40倍的不等,倍数越大,防晒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5、每个人购买防晒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肤质来决定,比如,油性皮肤就购买清爽型的,以免堵塞毛孔。

等级区分:

《关于发布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标识管理要求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6年第107号)要求,“防晒指数(SPF)的标识应当以产品实际测定的SPF值为依据”。

根据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的测定方法要求,考虑到测定时的抽样误差以及化妆品行业的传统标识习惯,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SPF)的标识值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SPF值为2~5(包括2和5)时,标识实测SPF值;

(二)SPF值为6~50(包括6和50)时,标识上限为实测SPF值,标识下限为实测值95%可信区间下限值与小于实测值的5的最大整数倍二者间的较小值。

(三)SPF值大于50,且实测值95%可信区间下限值大于50时,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指数(SPF)应标注“50+”。

当SPF值大于50,且实测值95%可信区间下限值小于或等于50时,标识上限为“50+”,标识下限为实测值95%可信区间的下限值。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望采纳

五、全波段防晒的重要性?

阳光中不只是紫外线对皮肤有损伤,还有近红外线,可见光,这些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

引起皮肤斑点,色素沉着,皱纹这些,加重光老化。

全波段防晒是可以阻挡紫外线,近红外线,可见光对皮肤造成的伤害,可以预防光老化。像市面上就有全波段防晒衣,

防晒指数可达到UPF600,即使在户外也可以抵御近红外防晒,同时还有防蚊虫防晒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