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上三竿具体是指几点啊?
日上三竿具体是指7-11点,但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表明具体为“辰”还是“巳”时。
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这里可以从皇帝上朝的时间来推断“日上三竿”具体为哪个时段。
古代皇帝上朝时间为卯时(5-7点),古代天子讲究 "勤政",所谓 "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 旧时官衙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官府里报到,听候点检,称为应卯。
扩展资料
日上三竿词语解释: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造句:
(1)都日上三竿了,你们还不起来赶路。
(2)古人是闻鸡起舞,他们是日上三竿,仍在床上。
(3)都日上三竿了,该起床了。
(4)喂,日上三竿了,你还不起床。
(5)送你一个小小愿望:不用早起把工作忙,睡觉睡到日上三竿,不用担心迟到罚钱,生活自在随意休闲,尽享快乐好运围绕。想要愿望早实现,快点起床加倍努力工作。一定要快乐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上三竿
二、日上三竿是啥意思?是几点左右?
“日上三竿”,是古代人计时外的一个成语,其实表示的意思就是说时间不早了的意思。竿指的是竹竿,古代人计时的器具,三竿意思是三根竹子的长度,意思是太阳已经升起到三根竹子的高度。日上三竿具体是指“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不到“午”时(11-13点)。但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表明具体为“辰”还是“巳”时。不过按照推断,应该是现在时间的9点到10点之间。
三、三竿是几点钟?
三竿具体是指“辰”至“巳”时11-13点。但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表明具体为“辰”还是“巳”时。
古代皇帝上朝时间为卯时(5-7点),古代天子讲究 "勤政",所谓 "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旧时官衙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官府里报到,听候点检,称为应卯。所以日上三竿的具体时间可以推断为:“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肯定不到“午”时(11-13点)。
扩展资料:
日上三竿
【近义词】:日已三竿
【反义词】:半夜三更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
示例
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
四、日上三竿指的是几点?求详细点。
日上三竿指的是几点?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日上三竿具体是指“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肯定不到“午”时(11-13点)。但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表明具体为“辰”还是“巳”时。很多人知道具体时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理由如下:1:唐·韩愈《岁华纪丽》卷一:“日上三竿。古诗云:日上三竿风露消。”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露水已经消失了。2: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这里可以从皇帝上朝的时间来推断“日上三竿”具体为哪个时段。古代皇帝上朝时间为卯时(5-7点)古代天子讲究 "勤政",所谓 "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旧时官衙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官府里报到,听候点检,称为应卯。所以日上三竿的具体时间可以推断为:“辰”至“巳”时(7-9点到9-11点),肯定不到“午”时(11-13点)。时间(Time)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系统称为世界时系统。日、月、年、世纪的时间计量属天文学中的历法范畴。时间是物理学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t。在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s。[1]
在2018年11月16日召开的第26届国际度量衡大会对秒的定义:未受干扰的铯-133的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Δvcs)。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环境是零磁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定义的秒,与天文学上的历书时所定义的秒是等效的。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毫秒(ms)、分(min)、小时(h)、日(d)、月(m)、年(y)等。
五、日上三竿是几点几分
7-11点。日上三竿具体是指7-11点,但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表明具体为“辰”还是“巳”时。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道:“朕心不快,众官免朝。”(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这里可以从皇帝上朝的时间来推断“日上三竿”具体为哪个时段。古代皇帝上朝时间为卯时(5-7点),古代天子讲究“勤政”,所谓“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旧时官衙卯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官府里报到,听候点检,称为应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