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大气层高度多少米

大气层的高度在1000千米以上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根据不同高度温度的变化,把大气层一共分为五层,其中有对流层(10km左右),平流层(10-50km左右),中间层(50-85km左右),热层(80-800km左右),散逸层(800-2000km左右)。

拓展:大气层的作用:

一,大气层浸透着地球,每天阳光蒸发的气态水,并能以下雨和下雪或,早上大雾的方式回归到地球上。能确保地球水圈的循环,能完成生物圈及时补充水份,有利于生物圈的良性生活。

二 、使陆地和动物圈,每天分发出来的氧气,不能散出外层空间,坚持过度氧气在地球表层,有助于生物圈供氧生活。

三、能将阳光紫外线辐射,降低到地球生物圈,生活顺应性范围,有利于地球生物圈的良性生长。

四、在大气层围封作用下能坚持着地球地表液态水体的.波动性,确保陆地、江河、湖泊等液态水体的存量。有助于地球生物圈的良性生活。

五则是维护着地表环境波动性的作用。

二、地球大气层分为几层?每层叫什么?高度多少

地球大气层从地表起垂直向上,大气层通常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

1、对流层的高度是:0 km~7至11 km。

2、平流层的高度是:7至11 km~50 km。

3、中间层的高度是:50 km~80至85 km。

4、热层的高度是:80至85 km~800 km。

5、散逸层的高度是:800 km~2000 km至3000 km。

扩展资料

地球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

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

三、大气层各层高度

地球大气层从地表起垂直向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1、对流层的高度是:0km~7至11km。2、平流层的高度是:7至11km~50km。3、中间层的高度是:50km~80至85km。4、热层的高度是:80至85km~800km。5、散逸层的高度是:800km~2000km至3000km。

对流层(0km~7至11km)

最接近地面的大气层称为对流层,平均高度约10公里。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变化,在赤道最高约为15公里,极地最低约8公里。平均而言,对流层温度随高度降低,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约0.6℃。

平流层(7至11km~50km)

平流层含有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功能,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和地表免于受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致命的侵袭,又叫同温层。因为在同温层内部的臭氧层有吸收太阳辐射的功能,在此层的气温会随高度增加。

中间层(50km~80至85km)

中间层的主要成分有臭氧、氧、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这些部分是由光化学作用引起之产物,故又称:光化层。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热层(80至85km~800km)

热层又称热气层,空气极稀薄,而离子特别多。温度相当高,且随高度升高而温度升高。

散逸层(800km~2000km至3000km)

散逸层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