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把节是哪个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中国部分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包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人们举行火把节狂欢的时间也不一样,大部分是在每年农历的6月24日。

火把节期间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接点火种、耍火活动、祭颂火神、舞火唱种、斗牛、摔跤、选美、篝火晚会等。

火把节的由来传说

中国人对于传说总是非常好奇,因为每一个传说仿佛都被赋予了传奇的影子,显得非常神奇,这就和风水一样的令人着迷。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火把节传说。

纳西族的传说说的是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于是派人将人间烧成火海,然后老天却别人类之间的感性所感动,于是将天神的恶作告诉了人们,并教导他们每年六月二十五这天在家门口点燃火把就可以避免灾难,于是火把节就诞生了。

二、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运动项目简介:

斗牛: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犟性大发,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

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不同村寨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三、火把节是哪个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这两天,中国的云南、四川、广西、贵州等多地都在庆祝这个最“火”的节日。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板底乡,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欢度"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火把节期间,各村寨在入夜后,点燃竖立寨中的以松木和松明子扎成的巨大火把,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路上或田埂间,远望犹如一条条火龙蜿蜒起伏。男女老少聚集到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直至深夜。

彝族的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举行,白族的火把节开始的日子比彝族火把节晚一天。每年有超过1千万的各族群众共同欢度火把节。除了火把狂欢,期间还会举行对歌、赛美、跳脚狂欢、斗牛、摔跤、赛龙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火把节是哪个族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在不同的民族举行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节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

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

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与氐羌系统的彝语支民族崇火尚日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五、火把节是哪个族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1、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3、火把节的习俗: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4、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