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俗画,文人画,人物画区别
1、画的对象不同。
山水画和人物画是按照题材来分类的,是中国画的两个画种。文人画是指文人(古代知识分子)的画。风俗画是指描绘市井风情的绘画。
2、方式不同。
山水画和人物画的绘画形式有工笔画和写意画等。 文人画以写意山水和花鸟为主,后来逐渐成为了写意中国画的主流。风俗画的绘画形式多为工笔画。
扩展资料:
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历代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等。
文人画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山水画科和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涌现出许多不同风格的流派。
文人画主张以思入画、以心入画、以情入画、以理入画、以趣入画、以意入画、以文入画、以诗入画、以书入画。遗形写神,笔墨简约,以情造文,笔不妄下。
风俗画有唐代韩滉《田家风俗图》、五代李群《孟说举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左建《农家迎妇图》、朱光普《村田乐事图》、李嵩《货郎图》等,均为一代名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物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人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俗画
二、- [ 3] 我国古代绘画题材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分别有哪些
主要类型和特点分别有如下:
一、风俗画。
1、特点:以市井风情为题材,不带政治、宗教和伦理的价值判断。
2、成因:商品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3、表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民间的年画、壁画和剪贴画;明清小说中的剧情插图等。
二、文人画。
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区别于宫廷和民间画师,不属于画种)。
1、特点:集文学、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以写意为原则,以自娱为目的;时代特点明显。
2、成因:文人崇尚气节,特立独行,有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
3、发展过程:魏晋时期出现;宋代发展;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突出。
三、山水画。
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
1、特点:在题材上,讲究布局构图,采用散点透视法,突破时空限制,广摄景物,有高远、深远、平远等多种取经方法,不拘泥于客观自然的逼真描写,追求主观情致和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以形写意”乃至“得意忘形”)。
2、发展:形成于魏晋南北朝,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四、写意画。
国画的一种画法,俗称“粗笔”,跟“工笔”相对。用笔不讲究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
题跋章法
唐代乃至宋代早期的画上题跋很少,有些连画家签名都在极不显著的地方。宋代真正开始题跋,书、画以及诗(包括词、赋、文)结合为一体。
不少题跋诗与绘画珠连璧合,如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这对于绘画的艺术情趣有很大的提高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书法艺术本身,书法艺术中“技”和“艺”的关系被人们认识得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