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和申遗成功的意义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和申遗成功的意义:
在国家起源层面,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和申遗成功,再一次证明了,我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古老国家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表明了它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国际上得到了高度肯定,意味着它所代表的中华5000多年文明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
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东西长1500—1700米,南北长1800—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40—60米,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以上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共发现六座水门。
良渚古城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围,贵族住在城中央的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除了莫角山巨型台址,良渚古城中部位置还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最高等级墓葬—反山墓地。莫角山土台和反山墓地均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考古发现。
二、良渚古城遗址呈什么字形布局
良渚古城遗址中除了沿着城墙的河道外,在城内共发现古河道51条。其中以莫角山宫殿区四面河道为主河道,呈“井”字形布局。
而后良渚先民在内城河与主河道之间开挖支河,与主河道、内城河共同形成城内的河道网,纵横交错,构成完整的水路系统。
遗址特点
良渚遗址空间布局上以城址为核心,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分布于城址东北约5公里的瑶山以及城址内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台地,城址北面2公里至西面11公里范围内则分布着外围水利系统。与此同时,城址内外分布着大量各种类型的同期遗存,与城址形成了清晰可辨的“城郊分野”的空间形态。
城址是良渚古城遗址的核心,北、西、南三面被天目山余脉围合,位居三山之中。长命港、钟家港等古河道逶迤穿过这片城址,与城址内外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河流湖泊,共同形成了山环水抱的选址特征,并将城址划分出若干不同的功能区块。
城址空间布局呈向心式三重结构,自内而外由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组人工营造的遗存组成。
三、良渚古城遗址是什么?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瓶窑镇丰都路,地处浙西山地丘陵与杭嘉湖平原的交界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北有天目山支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从城市南北两侧向东流去。凤山和庐山两座自然山丘被用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良渚古城遗址总面积3平方公里。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至4300年,发展至今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文化。分布在长江下游,共发现136处遗址,包括300多处高级墓地、祭坛、玉礼制和大型宫殿基址。
四、良渚古城遗址在浙江哪 良渚古城遗址的简介
1、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
2、良渚古城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所在。遗址于1936年被发现,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
3、目前已知的良渚古城是一个具有宫城、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其外围水利系统是中国至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水坝系统之一,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贡献。
4、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之前,是中国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五、良渚古城遗址在哪?
良渚古城遗址在浙西山地丘陵与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带。
良渚古城遗址地处浙西山地丘陵与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
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东西长1500——1700米,南北长1800——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40——60米,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以上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共发现六座水门。
文物遗存
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总量达1万余件。其中,玉器主要作为随葬品出土于分等级墓地,总数不少于7000件。
材质以透闪石为主,器型包括玉琮、玉钺、玉璧、三叉形器、冠状饰、锥形器、玉璜、半圆形饰、柱形器、玉镯、玉织具、玉纺轮等,以及圆雕的鸟、龟、鱼、蝉等动物形玉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良渚古城遗址
六、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哪里 杭州市余杭区(第55处世界遗产)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辉煌的历史和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文化遗迹,除了大家熟知的长城、故宫之外,良渚古城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但许多人不知道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哪里?下面就为你具体介绍。
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它在2019年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55处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它主要是在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
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中国史前良渚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展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城市文明的最高成就。良渚文化对其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良渚古城遗址面积约14.33平方公里,其城址“宫殿区、内城、外城”的向心式三重结构,与后世都城“宫城、皇城、郭城”的结构体系类似,古城的内城由城墙围合,设有9座城门,其中南城墙陆城门遗址,是良渚古城唯一一处陆地城门,其余8座均为水城门。
除此之外,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经有4700至5100年,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是我国乃至世界古代水利史上的杰作。其中古城的反山王陵是良渚古城区域内等级最高的墓地。1986年,还从墓坑中发掘出包括玉、石、陶、象牙、嵌玉漆器等在内的大量随葬品。
位于城址区中央偏北的莫角山台地,呈一个矩形覆斗状。台地利用自然山体人工堆筑而成,面积约30万平方米,顶面上建有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三座独立的宫殿台基,整个古城设计的非常合理、精巧,所以被誉为“中华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