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帅,是什么意思
节帅[jié shuài]
中文解释
详细解释
指节度使
《新唐书·刘晏传》:“ 李灵耀 反, 河 南节帅或不奉法,擅征赋,州县益削。”《宋史·翟守素传》:“新进后生多至节帅,而 守素 久次不迁,殊无陨获意。” 徐兴业 《金瓯缺》第四章:“莫不是令尊节帅来京颐养?”
节帅是什么意思 节帅解释
1、节帅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é shuài,属名词,意思是指节度使。
2、出处:《新唐书·刘晏传》:“李灵耀反,河南节帅或不奉法,擅征赋,州县益削。”
3、造句:新进后生多至节帅,而守素久次不迁,殊无陨获意。
在古代大帅是几品官??
大帅不是正式官名,往往是对某次大战的总统帅的尊称,最早的确是官名,春秋时晋国的三军制度称长官为元帅,总领全国军政大权。后面就很随意了,到了晚唐,随便哪个节度使都可以被称为“节帅”,“大帅”
将军就更复杂了,从偏将到大将军都可以被称为将军。最早的先秦上将军是全国军方领袖,到西汉演变为大将军,后来,大将军的地位超过丞相,实际权力已经可以说接近独裁者。比如曹操的职位就是汉丞相大将军,司马昭是大将军录尚书事,东晋时的大司马与之类似,大司马桓温和刘裕都是实际的最高权力掌控者。
南北朝后大将军彻底消失,至隋唐一二品官都只作为荣誉退休官职出现(唯一的例外是李世民,正一品天策上将,开府建军,掌对外征伐)
将军从最高的大将军,下面有类似车骑将军、左将军啦,还有地位低的郎将偏将,职务繁多,类似于今天的“首长”称呼,没法定义几品
节帅是什么?
解答如下:
节帅是一个汉语词汇,属名词,基本意思是指节度使。
出处:《宋史·翟守素传》:“新进后生多至节帅,而 守素 久次不迁,殊无陨获意。”
古代将军与节帅的区别?
古代的将军只是一个泛称,各个朝代都不一样,能够指挥一定数量的军队,都可称为将军。节帅是在一定情况下,由朝廷委派指挥某一方向的总指挥
宋朝(水浒传)的县令、都头、都监、团练、官营、节级,分别是几品官?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1、县令,相当于今天的县长,正七品。
2、都头,相当于刑警大队队长,无编制。
3、都监,相当于武警支队队长,正八品。
4、团练,相当于荣誉职位,不是实际职位,从五品。
5、管营,相当于现在的监狱长,无编制。
6、节级,相当于看守监狱的工作人员,无编制。
扩展资料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