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白岩松到底犯了什么事(白岩松评28年错换人生)

3月23日,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姚策因肝癌晚期救治无效去世3月27日,白岩松表示,人走了,追责与探讨真相不能就此停止。因为由此带来的真正地改变,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才是格外重要。才能对得起走了的姚策。

延伸阅读: “错换人生”当事人姚策去世,最后一条朋友圈曝光

记者从北京某医院安宁病房医护人员处获悉,3月23日,“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姚策因肝癌晚期救治无效在该院逝世。目前,其遗体已被送往殡仪馆。他此前就诊的杭州树兰医院方面表示,上周四,姚策已转院去北京。2月26日,姚策在其最后一条朋友圈中表示,他们一家的感情从未改变。

“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姚策时间线

1992年6月

许女士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分娩时,相关人员工作失误,致许女士和杜新枝抱错了孩子。姚策被错抱。

2020年2月17日

28岁的江西九江青年姚策被查出肝癌晚期,其母许女士决定“割肝救子”,却发现与儿子并没有血缘关系。

2020年4月17日

许女士与自己的亲生儿子郭威在河南驻马店高铁站相认。28年来,许女士第一次拥抱自己的亲生儿子。

2020年5月19日

姚策表示自己的治疗已经进入第四个疗程,医疗费用均来自社会捐赠,其癌栓较重。

2020年7月23日

2020年12月7日

“错换人生28年”案一审宣判。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判决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赔偿姚策与亲生父母总计76万。

2020年12月28日

2021年1月10日

姚策病情突然恶化,代理律师称姚策被下“病危通知书”。

2021年2月8日

该案于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姚策及其亲生父母获100.2万余元赔偿。

2021年3月16日

姚策进入安宁疗护阶段,生母杜新枝称:无药可吃,靠输营养液维持。

2021年3月23日上午

有传言称姚策已经去世。其妻子熊磊希望网络不要再传播谣言。

2021年3月23日13时26分

@每日人物发消息称,通过熊磊证实,姚策因病救治无效,于3月23日上午去世。

(原标题:白岩松评28年错换人生:追责不能停)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小央视频 青流视频 澎湃新闻 流程编辑:TF021

二、白岩松的事迹

白岩松睿智,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的语言华丽中富有诗情画意,活泼中不失深邃,朴实中充满真诚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白岩松事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白岩松事迹1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早年间入行当媒体人的时候,个性张扬,喜欢质疑、不相信、爱说No,而且很容易就跟人发火生气,非常不理智。有一次,白岩松因为一件事情跟领导产生了分歧,两人争执不下。白岩松越说越生气,最后竟然跟领导拍桌子吵了起来。结果呢,他发现,拍桌子和吵架的后果是各方都更加坚持自己的看法,没有改变任何事情,因此不欢而散。

事后,一位叫艾丰的老记者拍着白岩松的肩膀,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小白啊,能改变领导的群众才是好群众。”白岩松细心琢磨这句话,觉得非常有智慧。

随后,白岩松找到了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我发现我要改变对方,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提供选择。我的目的是改变,而不是拍桌子的乐趣。当我有百分之百想表达的内容没有完成的时候,我会冷静下来,想改进的方式。直到我想到了2~3个对策,提供一个80%进步的和一个60%进步的给他选择,我才会去谈‘你看,如果我们不这么做,那么做好不好?’绝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在我提供的几个方案里选择一个。但是,如果你要拍桌子和吵架,那就是0,毫无任何结果。”

初入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张白纸,这张白纸是一纸涂鸦还是精彩蓝图,完全在于我们的选择和努力程度。

遇到困难或者产生矛盾时,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地生气和抱怨,那么,这张纸注定会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如果我们能客观理性地去面对,积极寻找最佳的解决策略,那么这张纸终将会阳光明媚,生机勃勃。

白岩松事迹2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早年间入行当媒体人的时候,个性张扬,喜欢质疑、不相信、爱说No,而且很容易就跟人发火生气,非常不理智。有一次,白岩松因为一件事情跟领导产生了分歧,两人争执不下。白岩松越说越生气,最后竟然跟领导拍桌子吵了起来。结果呢,他发现,拍桌子和吵架的后果是各方都更加坚持自己的看法,没有改变任何事情,因此不欢而散。

事后,一位叫艾丰的老记者拍着白岩松的肩膀,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小白啊,能改变领导的群众才是好群众。”白岩松细心琢磨这句话,觉得非常有智慧。

随后,白岩松找到了一个巧妙的解决办法:“我发现我要改变对方,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提供选择。我的目的是改变,而不是拍桌子的乐趣。当我有百分之百想表达的内容没有完成的时候,我会冷静下来,想改进的方式。直到我想到了2~3个对策,提供一个80%进步的和一个60%进步的给他选择,我才会去谈‘你看,如果我们不这么做,那么做好不好?’绝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在我提供的几个方案里选择一个。但是,如果你要拍桌子和吵架,那就是0,毫无任何结果。”

初入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一张白纸,这张白纸是一纸涂鸦还是精彩蓝图,完全在于我们的选择和努力程度。

遇到困难或者产生矛盾时,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地生气和抱怨,那么,这张纸注定会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如果我们能客观理性地去面对,积极寻找最佳的解决策略,那么这张纸终将会阳光明媚,生机勃勃。

白岩松事迹3

白岩松,央视主持人,1968年8月 2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98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主持《新闻周刊》、《感动中国》、《新闻1+1》等节目,以其“轻松、快乐、富有趣味”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欢。1993年,白岩松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并推出了《东方之子》等栏目。1997年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等节目直播。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国庆五十周年庆典转播。 2003年新闻频道创建,他开始主持《中国周刊》(后更名为《新闻周刊》)。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担任2004和2008年两届奥运火炬手。 在其主持生涯中,先后多次荣获“优秀播音员主持”奖,并于2009年荣获“话语主持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2015年6月19日下午3时许,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官方微博“新闻一加一”发布消息称, “根据频道播出安排,6月19日-6月26日《新闻1+1》节目暂停播出。”2015年6月20日晚,央视《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周刊”发布消息称,6月19日-6月26日央视《新闻1+1》节目暂停播出。

人物评价

蒙古汉子的豪放开始逐渐展露在白岩松极具洞察力的评论分析中与他性情流露的现场报道中。他能够到达的地方,用他的眼泪、激动、愤怒、深情为我们串起了一系列刻骨铭心的回忆 。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在主持上,他自成一派。在生活中,他极富睿智,有很强带有的社会责任感,表面上,他的语言更华丽,更有诗情画意,但藏在一副眼镜后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诉我们: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稳。[7]

三、频频传出被辞退,白岩松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白岩松现在尽管节目很少了,但他一向都在做他喜爱做和想要做的工作。但这关于这个勇于针砭时弊的男人来说,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一再传出被辞退,白岩松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白岩松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时机已经很少了,早些年我们都置疑白岩松被辞退,是由于《新闻1+1》有关河北肃宁枪击案的报导。白岩松在描述警员殉职时分使用了不谨慎的的字眼,乃至对犯罪嫌疑人用了“老汉”的称号,这些称号让很多观众不满,很多人站出来指责白岩松立场有问题,所以白岩松陷入了巨大的言论漩涡。

过后白岩松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枪击案刚刚发生了几个小时,直播是在当天,简直一切的工作都是问号。所以当一切现实未弄清楚之前,必须首要采用中立的词汇,这是新闻的准则。他以为之前报导中由于现实不太清楚,提前进行了盖棺事定导致了严峻的言论过错导向,他正是根据这种脚踏实地的情绪,所以在报导中采用了不确定的字眼。

话尽管是没错,但确实是激起了民意的剧烈反响。在言论压力下,节目组无法只能是进行大整改,从此央视减少了白岩松的出境频次。这也是一再传出白岩松被辞退的主要原因。

其实仅仅节目组在整改罢了,白岩松并没有脱离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

尽管电视台做出了整理要求,但白岩松并没有以为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当,他以为作为新闻工作者就应该做到脚踏实地,报导不能乱写,并且否认了要求他写检讨的说法,直接表示:“要是真的由于内容要我写查看,那便是我辞去职务的那一刻。”白岩松的刚正不阿可见一斑。

仅仅一点小风小浪,这都禁不住那就不要在海里游泳了

“仅仅一点小风小浪,这都禁不住那就不要在海里游泳了。”这是白岩松对流言蜚语的一次答复,也道出了他的心声。这么多年来,白岩松一向给人一种睿智,沉着,务实,为民的形象,正如他42岁出书的那本自传《痛并快乐着》,也展示出了他对整个国际和人生的一种感悟。

白岩松在40岁的时分就明确地表达过:“我要进入到得罪人的年代了,一个做新闻掌管人,一个做评论员,假如被一切人喜爱,那是一种悲痛。”可见,关于这个世界,他看得要比咱们通透得太多。

四、名嘴白岩松,才华横溢,著名的白岩松事件是指什么?

其实,有关于白岩松的离开,很多人都觉得是因为他“太真了”,说了太多不被允许说的真话,而这些真话或是撕开官方假面,或是触动了某些人某些团体的利益。这才是白岩松离开央视或者说被央视封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