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夏是几月份?为什么?

仲夏是6月。仲夏,是指夏季的中间月份,即午月。午位,中夏之位,斗指正南,后天八卦离卦,万物至此皆盛。夏季巳午未,巳月为孟夏,午月为仲夏,未月为季夏。按公历,大概孟夏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

因为夏至那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或者22日,所以公历6月为仲夏。

扩展资料:

仲夏的历史传说:

五月。又称皋月(见一月“陬月”。皋,同高。讹传五月阴生,欲自下而上)、蒲月(旧俗于端午悬菖蒲于门,并用以浸酒,谓可辟邪,故称蒲月,又称蒲节)、榴月(因五月榴花盛开而来)。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五月盛开的榴花红似火,绿叶掩映着初结的小果。)”

恶月(古时我国北方地区对五月迷信之称),五月忌,指的是农历五月的忌讳,流行于我国北方。古时我国南北各地风俗不一,北方一些地方民俗视农历五月为毒月、恶月。《太平御览》二二东汉董勋《问礼俗》:“五月俗称恶月。(五月,民间俗称为恶月。)”

其实,其实这是由于古时对自然知识匮乏,夏季天气燥热,瘟疫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这才逐渐形成五月忌的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仲夏

百度百科——五月忌

二、古时表示日期的方法有哪些?

干支可纪年日,纪时多用地支(子丑寅卯等)。不过纪年多用年号如:洪武xx年,汉以前多用王多少年,即是这个国王登基多少多少年如:十年春,齐师伐我。这里的十年就是鲁庄公10年。月份除了几个特别的如正月之外就直接说几月,也有文人会用荷月桂月之类的代称,比较少见。还有把春夏秋冬有分孟仲季的,孟春就是1月,仲夏就是5月,这种方式也常见。日多用干支,不过也有几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如朔望等。至于您说的用微、灰大概是电报代日韵目。晚清民国时期电报兴起后有电报代日字码,用的是韵目代日月,这是为了节约字数如:马(21日)皓19日等,您说的微,如果也是代日韵目就是5日,灰10日。不过这只在电报中为了节约字数才用,写信时不会这样用。如下表:

日期 韵目 日期 韵目

1日 东、先、东、送、屋 17日 篠、霰、洽

2日 冬、萧、肿、宋、沃 18日 巧、啸

3日 江、肴、讲、绛、觉 19日 皓、效

4日 支、豪、纸、寘、质 20日 哿、号

5日 微、歌、尾、未、物 21日 马、箇

6日 鱼、麻、麌、御、月 22日 养、祃

7日 虞、阳、麟、遇、曷 23日 梗、漾

8日 齐、庚、荠、霁、黠 24日 迥、敬

9日 佳、青、蟹、泰、属 25日 有、径

10日 灰、蒸、贿、卦、药 26日 寝、宥

11日 真、尤、轸、队、陌 27日 俭、勘

12日 文、侵、吻、震、锡 28日 感、沁

13日 元、覃、阮、问、职 29日 豏、艳

14日 寒、盐、旱、愿、缉 30日 陷

15日 删、咸、潸、翰、合 31日 世、引

16日 铣、谏、叶

三、每季几月俗称仲孟季?

每季的月份,俗称仲孟季如下:

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

孟春、仲春、季春,

孟夏、仲夏、季夏,

孟秋、仲秋、季秋,

孟冬、仲冬、季冬。

四、仲夏是指几月份?

仲夏是指:午月(亦指农历五月、公历6月)。

仲夏介绍:

《释名》:“仲,中也,言位在中也。”仲夏为夏季的中间月份,即干支历十二月建的午月,亦指农历五月。因处夏季之中,故称。午月,斗指正南,卦象为离,五行属火,时在仲夏之月,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民间习俗认为,仲夏重午日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重午遍地皆药;

支撑这类俗信的原理,自然也是基于一种宇宙论式的解说:端午或这天午时,由于季节变动致使阳气极盛,但同时也是各种草药的生长最为茂盛之时。古人认为仲夏重午天地纯阳正气极盛,把午月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韩国人将仲夏‘端午’称为‘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

扩展资料:

一年的历法划分:

1、古历

在古历法中,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如果一年时间均匀分成4个阶段——春夏秋冬,那么夏就是正午太阳最直射地球前和后的1/4年;

如果把夏分成三个均匀的段,那么孟夏、仲夏、季夏,就是这三段按时间先后的名称,所以仲夏就是盛夏。盛夏,就是最夏天的意思。

2、公历

如果按公历,大概孟夏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因为夏至那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夏至总在公历6月21日或者22日,所以公历6月为仲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仲夏 (汉语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