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著作
孙思邈著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新本草》、《老子注》、《庄子注》、《福禄论》、《摄生论》、《枕中素书》等等,其中《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更为广大学医人群皆知
《千金翼方》 孙思邈撰于682年,系作者为补充《千金要方》而编集。卷首为“药录”,辑录药物800余种,详论其性味、主治等,其中有些是唐以前未收录的新药和外来药物。书中对内、外各科病证的诊治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均有增补,并收载了当时医家秘藏的汉张仲景《伤寒论》内容,选录《千金要方》所未载的古代方剂2000余首。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人士,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的医学成就非常高,他医学经验丰富,有虚心好学,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孙思邈主要擅长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对于针灸技术也有很高的造诣。
孙思邈的著作
孙思邈的著作有《千金要方》、《唐新本草》、《千金翼方》、《老子注》、《庄子注》、《福禄论》、《摄生论》、《枕中素书》等。
孙思邈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人士,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的医学成就非常高,他医学经验丰富,有虚心好学,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孙思邈主要擅长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对于针灸技术也有很高的造诣。
孙思邈成就
1、在营养病学上,他首先提出了碘质缺乏病和维生素缺乏病的原理。他对甲状腺肿大、夜盲病和有脚气的病人,都提出了治疗的方法,解决人们的困扰。
2、他最早描述了下颌骨脱臼的手法复位,一 直沿用到现在。
3、孙思邈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的一些方子十分重视,并且他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都是第一人。
4、孙思邈在药物学方面也有很高成就。他踏遍了天下名山,采集各种药材,将药材写进了医书里面,让后人得以传承。孙思邈主张针灸和药物综合治疗,把我国医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孙思邈的著作是什么。
孙思邈的著作主要有《千金要方》、《明堂针灸图》、《唐新本草》。
《千金要方》是孙思邈认真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同时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热心为人治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写成的著作。
《唐新本草》是在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孙思邈对针灸术也颇有研究,著有《明堂针灸图》。
扩展资料:
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详论医德规范。他特别强调医家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系统的论述了医德规范。
孙思邈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者。他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载硝石、硫磺和炭化皂角子混合后用火点燃后能猛烈燃烧。他发明火药是在公元682年,同年他仙逝于王屋山。
孙思邈从小多病,“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周围的百姓都很贫苦,很多人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因此他18岁时立志学医,终身勤奋不辍。
医学巨著《千金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