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克是多少两?

200克(g)=4两

按照中国市斤的单位来换算,1斤=10两,1斤=0.5千克=500克,也就是1000克=1公斤=2斤。

所以500克=10两, 那么1两=50克。

200克除以50克(1两)=4两。

扩展资料: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二、一两等于多少克

1两=50克(g)

因为1斤=10两、1斤=500克

那么1两=1÷10斤=0.1斤,0.1斤=0.1x500克=50克,即1两等于50克。

传统的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香港和澳门等地珠宝行所用的1两等于31.25克,与现在国内所用的1两等于50克不同。

中国古代的银质钱币在使用时需要鉴定成色并称重以确定其价值,一般就以称重时的质量单位“两”为银质钱币的单位。

扩展资料:

我国其他重量单位:

很早以来,铢、两、斤、钧、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一。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开始统一起来,一直持续到唐代。其进位方法是: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自唐代起开始把“钱”当作重量单位,并且规定十钱为一两。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弃了铢、絫、黍等名称,其重量单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丝、忽。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

三、200克等于多少两

200克等于(4)两。

按照中国市斤的单位来换算,

1斤=10两 相信这个你是知道的

1斤=0.5千克=500克 这个你也应该没问题,也就是1000克=1公斤=2斤

所以你看500克=10两, 那么1两=50克

那么200克除以50克(1两)=4两了

朋友,请采纳正确答案,你们只提问,不采纳正确答案,回答都没有劲!!!

朋友,请【采纳答案】,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如果没有明白,请追问。谢谢。

四、200克等于多少两?

200克等于(4)两。

1、按照中国市斤的单位来换算。

2、1斤=10两 。

3、1斤=0.5千克=500克  这个你也应该没问题,也就是1000克=1公斤=2斤。

4、所以你看500克=10两, 那么1两=50克。

5、那么200克除以50克(1两)=4两了。

五、2两是几克?

2两=100克。

解答过程:

因为:1公斤=2斤,1公斤=1000克

所以:2斤=1000克, 1斤=500克

又因为:1斤=10两

所以:10两=500克,1两=50克,1克=(1/50)两=0.02两。

扩展资料:

国际重量单位换算:

1千克=0.001吨

1千克=1,000克

1千克=1,000,000毫克

1千克=1,000,000,000微克

英国重量单位换算:

盎司(香港译为安士)是英制计量单位,符号为ounce或oz。作为重量单位时也称为英两。

常衡盎司:重量单位。整体缩写为oz.av。

1盎司=28.350克

1盎司=16打兰(dram)

16盎司=1磅(pound)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斤

六、200克是几两

200克是4两。

中国古代的银质钱币在使用时需要鉴定成色并称重以确定其价值,一般就以称重时的质量单位“两”为银质钱币的单位。传统的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之后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实际质量传到各地后有所变化。截止到2019年9月国内所用的1两等于50克。

扩展资料:

斤两在中国古代的度量衡:

1、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2、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3、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4、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5、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