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是哪个国家的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发明指南针的 国家很早的时候,我国就有了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做成的。

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在采矿、冶炼中逐渐 认识了磁石。战国时期,有人用磁石做成器 具来判定方向,这个器具叫司南,是指南针的 雏形。据《韩非子•有度篇》介绍,司南用天 然磁石制成,样子像勺,圆底,可以在平滑的 刻有方位的底盘上自由运转,当它静止时,勺 柄就指向南方。

北宋初年,我国又创制了一 种指南工具,叫指南鱼。指南鱼用一块薄薄 的磁钢片做成,形状很像一条鱼。后来经过 反复研究改进,人们又把磁钢片改成细小的 磁钢针,并使它的尖端成为磁北极,末端成为 磁南极,这就成了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航 海,由此我国的航海业蓬勃发展起来。

由于航海业的发展,大约在12〜13世纪,我国发明的指南针通过海路传人阿拉伯地区,又由 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指南针传入欧洲,为哥 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重 要的条件。

二、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是哪一个?

我国是发明指南针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宋代的航船在航海时,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碰到阴天,太阳和星星都看不见了,就得完全依靠指南针了。航海事业也促进了指南针的发展。

三、指南指南针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

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

四、指南针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勤劳的民族,又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利用地磁偏角的原理,就发明了指示方位的指南针。是世界上发明指南针最早的国家。

指南针(又名罗盘针)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都起了很大作用。过去,在茫茫的汪洋大海中航行,在碧落无际的天空飞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作战指挥,在异国他乡游览和交往,由于没有科学的指向仪器,有时不是迷失方向,就是转向,给航海、作战等方面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和损失。自从我国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率先发明了指南针以后,各种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一切指向的疑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从而促进了航海、军事、旅游等事业的发展。

指南针的发明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辛勤研究和不断的改进,逐渐发展而制成的。据史书记载,最初人们发现天然的磁石能吸铁,继而又发现磁铁利用地磁吸引,总是指向南端,从而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年代,人们用天然磁铁矿琢磨成当时称为“司南”的指南针。还发明了一种车上安装木头人,车子里边有许多齿轮,无论车子如何转动,木头人的手总是指向南方的“指南车”。公元一世纪初,即东汉初年,王充在《论衡》中记述了磁勺柄指南的史实。但“司南”等由于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容易失去磁性,使用起来既不方便,效果又不很好。在北宋时,著名的科学家沈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在物理方面又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利用人工磁化法制成了使用方便、效果较好的指南针,就是用天然磁石上磨擦后带磁性的钢针来指南。此法制成的各种指向性的仪器,虽然在形状上和装置方法上有新的发展和差异,但其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

十二世纪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后,导致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这就说明指南针的发明,不仅对我国航海等事业的发展有巨大意义,而且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做出重要的贡献。

五、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指南针的

中国。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据1982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

据《古矿录》记载:《明史地理志》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明一统治》称:磁山,在县西南30里,土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

典籍记载有关指南针的事情和典籍作者,全都在古代邯郸为中心的燕赵文化区域内;在可考典籍范围内记载的中国古代指南针,全都是用天然磁石磨制而成。

且根据先秦典籍记载,产天然磁石的只有武安磁山(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可能制造司南的地方,只能在以邯郸为中心的燕赵文化区域内,武安极有可能就是指南针的故乡。

扩展资料

传统的观点认为司南是中国汉代甚至战国时代华夏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还不是指南针。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山一带)一带。

司南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古代华夏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

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 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南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南

六、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是在哪个朝代制造出来的?

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

据1982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据《古矿录》记载:《明史地理志》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

又《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明一统治》称:磁山,在县西南30里,土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

扩展资料

司南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是早期的指南针的造型。而指南针与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在科技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司南由一把磁勺和一个铜制地盘构成。勺子由天然磁石琢磨而成,其勺柄对应磁石的南极。地盘造型体现“天圆地方”思想,由青铜制成。在中间圆形区域的外侧,刻有四维、八干、十二支,用来指代二十四个方位。

四维即乾(西北)、艮(东北)、巽(东南)、坤(西南);八干是十个天干中除戊、己之外的八个(戊、己落选不是因为长得土,以因为它们表示中央土);十二支即十二地支,其中“子”代表正北方。

最外侧的四边还刻有二十八宿,即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似乎又指另二十四个方位(房、虚、昴、星对应东、南、西、北,所以少四个可指方位)。

铜盘中间的圆形区域被打磨得光滑如镜。使用时,将勺子置于铜盘中央区域,并使其转动。待转动停止时,勺柄指向的方位即正南方,勺口指向的方位为正北方——理论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