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阳的气候条件是什么?

    贵阳海拔高度在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度气候分析如下:

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雷电日数平均为49.1天;

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

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

贵阳,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

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以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贵阳全市幅员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4.56%。其中,云岩区在老城区北部,面积67.5平方千米;南明区在老城区南部,面积89.68平方千米;花溪、乌当、白云区面积2257.63平方千米。

二、贵州气候特点是什么?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为: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是1月份,平均气温多在3-6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度,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贵州的气候特点:

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高原气候或温热气候只限于海拔较高或低洼河谷的少数地区。境内包括省之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在内的占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16℃之间。

而其余少数地区计有省之南部边缘的河谷低洼地带和省之北部赤水河谷地带,为18~19℃,省之东部河谷低洼地带为16~18℃,海拔较高的省之西北部为10~14℃。各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

就全省大部分地区而言,7月平均气温为22~25℃,1月平均气温为4~6℃,全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4.0~36.0℃之间,极端最低气温在-6.0~-9.0℃之间,但其出现天数均很少,或仅在多年之中偶尔出现。

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中心部位的贵阳市在四季划分上具有代表性,四季以冬季最长,约105天,春季次之,约102天,夏季较短,约82天,秋季最短,约76天。

三、贵阳的气候怎样、潮湿吗?

贵阳市海拔高度在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

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雷电日数平均为49.1天,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

贵阳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温度为23.2℃,最高温度平均在25-28℃之间,在最热的7月下旬,平均气温也仅为23.7℃,全年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

近五年平均仅为35.8天,大于35℃的天数仅为0.3天;紫外线强度仅在中午很短的时间内达到4级,其余时间均为弱或很弱;夏季雨水充沛,约500毫米,夜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贵阳冬无严寒,最冷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

地势地貌

贵阳地处云贵高原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苗岭横延市境,岗阜起伏,剥蚀丘陵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相对高差100—200米,最高峰在水田镇庙窝顶,海拔1659米;最低处在南明河出境处,海拔880米。

中部层状地貌明显,主要有贵阳-中曹司向斜盆地和白云-花溪-青岩构成的多级台地及溶丘洼地地貌。峰丛与碟状洼地、漏斗、伏流、溶洞发育。较平坦的坝子有花溪、孟关、乌当、金华、朱昌等处。南明河自西南向东北纵贯市区,流域面积约占市区总面积的70%。

贵阳地貌属于以山地、丘陵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其中,山地面积4218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842平方公里;坝地较少,仅912平方公里;此外,还有约1.2%的峡谷等地貌。境内主要山峰有:青龙山,在清镇市南部、城关镇东隅,面积10.5平方公里,海拔1333.5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