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矍铄形容多大岁数?

60岁以上的老人。

精神矍铄,读音jīng shén jué shuò,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解释

矍:惊视的样子。

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老而强健。

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出处:《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中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译文:老而强健,是您的身体啊。

精神矍铄反义词:

垂头丧气

释义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示例:李德才一口回绝说情的事,运涛垂头丧气走出来。(梁斌《红旗谱》十三) 

二、精神矍铄指多少岁的人

精神矍铄一般指60岁。精神矍铄,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gshénjuéshuò,意思是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出自《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

《后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记载汉朝东汉时期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