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类别怎么划分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分为标准,重点,特殊,适度设防类四大标准。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

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一条 为了提高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抗震的勘察、设计、施工、鉴定、加固、维护等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三条 建设工程抗震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设防、突出重点的原则。《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四条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抗震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交通运输、水利、工业和信息化、能源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对全国有关专业建设工程抗震的监督管理。

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规定 第一条 为了提高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抗震的勘察、设计、施工、鉴定、加固、维护等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三条 建设工程抗震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设防、突出重点的原则。《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第四条 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抗震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交通运输、水利、工业和信息化、能源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对全国有关专业建设工程抗震的监督管理。

抗震设防等级划分

抗震等级分为4个等级就是一级二级和三级还有四级抗震,至于人家为什么这样设计,原因大致有2点:第一就是必须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就是地震对建筑产生的影响程度)来设计抗震等级,而且必须达到这个等级。第二就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来设计,就是甲类是最重要的建筑乙次之丙再次之;根据这2个条件来设计的抗震等级的。

抗震设防和抗震等级有不同意思?

一、性质不同

1、抗震设防烈度: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2、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二、标准不同

1、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取基本烈度。但还须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的大小,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以及当地的抗震设防小区规划进行确定。

2、抗震等级: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