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罗的海是哪个国家?

波罗的海(Baltic Sea),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不属于某个国家,而是多个国家共同的海洋。

即: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

知识点延伸:

波罗的海位于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全年以西风为主,秋冬季常出现风暴,降水颇多,北部的年平均降水量约500毫米,南部则超过600毫米,个别海域可达1000毫米;地处中高纬度,蒸发较少;周围河川径流总量丰富。波罗的海地区夏季云量约6成,冬季则多于8成。南部和中部每年的雾天平均59天,波的尼亚湾北部雾最少,每年约22天。

二、波罗的海是哪国?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波罗的海位于北纬54°~65.5°之间的东北欧,呈三岔形,西以斯卡格拉克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里加海峡等海峡和北海以及大西洋相通。

波罗的海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整个海面介于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之间。向东伸入芬兰和爱沙尼亚、俄罗斯之间的称芬兰湾,向北伸入芬兰与瑞典之间的称波的尼亚湾。波罗的海被西欧各国(如英国,丹麦,德国,荷兰等)称之为东海,而被东欧的爱沙尼亚称为“Läänemeri”,亦即西海之意。

基本数据

[编辑本段]

波罗的海得名于芬兰湾沿岸从什切青到的雷维尔的波罗的山脉,长1600多千米,平均宽度190千米,面积42万平方千米,总贮水量2.3万立方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相当于我国渤海面积的5倍。波罗的海是个浅海。深70~100米,平均深度86米,最深处哥特兰沟459米。

地质地貌

[编辑本段]

从第三纪以来,波罗的海及其周围区域曾经经历了陆地和水域的多次相互交替。波罗的海是在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冰川大量融化后才形成的。这使得波罗的海的海岸复杂多样,海岸线十分曲折,南部和东南部是以低地、沙质和潟湖为主的海岸,北部以高陡的岩礁型海岸为主,海底沉积物主要有沙、粘土和冰川软泥。波罗的海中岛屿林立,港湾众多,散布着奇形怪状的小岛和暗礁,有博恩霍尔姆岛、哥得兰岛、厄兰岛、吕根岛、果特兰岛等岛屿,以及深入陆地的波的尼亚湾、芬兰湾、里加湾等海湾。

盐度极低的奥秘

[编辑本段]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这是因为波罗的海的形成时间还不长,这里在冰河时期结束时还是一片被冰水淹没的汪洋,后来冰川向北退去,留下的最低洼的谷地就形成了波罗的海,水质本来就较好;其次波罗的海为海区闭塞,与外海的通道有浅又窄,盐度高的海水不易进入;加之波罗的海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这里又受西风带的影响,气候湿润,雨水较多,四周有维斯瓦河、奥得河、涅曼河、西德维纳河和涅瓦河等大小250条河流注入,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437立方公里,是波罗的海的淡水集水面积约为其本身集水面积的4倍。因此波罗的海的海水就很淡了。海水含盐度只有7~8‰,大大低于全世界海水平均含盐度(35‰)。

波罗的海的海水含盐度自出口处向海内逐渐减少,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海水含盐度15‰,西部为8‰~11‰,默恩岛以东降至8‰,中部为6‰~8‰,芬兰湾为3‰~6‰(靠近内陆处仅为2‰),波的尼亚湾一般为4‰~5‰(最北部为2‰)。 深层和近底层的盐度,西部为16‰,中部为12‰~13‰,北部为10‰左右。当流入的大西洋海水增加时,西部的盐度可增加到20‰。波罗的海深层海水盐度较高,是由于含盐度较高的北海海水流入所致。

三、波罗的海属于哪个国家

波罗的海介于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之间

波罗的海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整个海面介于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之间。向东伸入芬兰和爱沙尼亚、俄罗斯之间的称芬兰湾,向北伸入芬兰与瑞典之间的称波的尼亚湾。

西部通过斯卡格拉克(Skagerrak)海峡与北海相连。稍东的卡特加特(Kattegat)海峡把丹麦和瑞典隔开。海域中有波恩霍尔姆(Bornholm)岛、厄兰(Oland)岛、哥得兰(Gotland)岛和奥兰(Aland)群岛。

北部是波的尼亚(Bothnia)湾,东部有伸入芬兰与俄罗斯之间的芬兰湾。围绕波罗的海的国家有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波兰、德国和丹麦。

扩展资料

自维京时期以来,斯堪的纳维亚人将之称作Austmarr(“东湖”)。“东海”一名出现在了《挪威王列传》中。萨克索·格拉玛提库斯在《丹麦人的业绩》中提到了一个旧名Gandvik,其中“-vik”在古诺尔斯语中意为“湾”,意味着维京人正确地将其定义为海洋的内延部分。

除了渔业之外,波罗的海同时还产琥珀,尤其是在南岸地区。沿岸国家传统上通过船运出口木材、松焦油、亚麻、麻和皮草。自中世纪早期,瑞典便开始出口铁矿和银矿,而波兰则仍有大量的盐矿。由此,波罗的海长久以来便是商运的要地。

在中世纪早期,诺尔斯人(斯堪的纳维亚人)在波罗的海区域建立起了庞大的贸易帝国,此后他们还与南岸的温德族部落争夺此区域的控制权,并且利用俄罗斯的河流进行贸易,一直深入到黑海和俄罗斯南部。这一由诺尔斯人统治的时代被称作维京时期。

波罗的海东岸的地区是欧洲最后皈依基督教的地区之一。北方十字军入侵时期,芬兰在12世纪被瑞典人转化,而现今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则在13世纪初被丹麦人和德意志人转化(宝剑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取得波罗的海南岸和东岸部分地区的控制权,并且在此建立了神权国家。立陶宛是全欧洲最后一个皈依基督教的国家。12世纪,斯拉夫海盗活动在波美拉尼亚和普鲁士海岸十分猖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罗的海

四、波罗的海在哪个地方?

波罗的海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

波罗的海是世界最大的半咸水水域。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从北纬54°起向东北伸展,到近北极圈的地方为止。长1600多公里,平均宽度190公里,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波罗的海位于北纬54°—65.5°之间的东北欧,呈三岔形,西以斯卡格拉克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里加海峡等海峡和北海以及大西洋相通。

海水流量:

波罗的海因从四周河流注入大量淡水,最长的河流为维斯杜拉河和奥得河。

强烈的北海潮汐不能达到波罗的海,因而波罗的海缺少潮流,潮波也很小。水面因风暴而流动,强烈的东北风导致南海岸大浪,促成了沿海高水位;而优势的西南风有助于沿德国和波兰海岸的沙丘堆积,同时使波罗的海北部海岸水位高涨。

波罗的海的表层环流呈气旋型,从南部沿岸自东向北,然后沿瑞典东岸向南又流到厄勒海峡,由厄勒海峡流出。流速约为5厘米/秒—20厘米/秒。在强风作用下,局部海区流向和流速会发生变化。

五、波罗的海到底在哪?

波罗的海在欧洲大陆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波罗的海位于欧洲大陆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四面几乎全为陆地环抱,十分近似于一个内陆海。正因为海域封闭,同外海的海水交换很少,外面含盐度高的海水很难深入进来。加之流入波罗的海的河流有250条,它们带来的大量淡水平均每年有472立方公里之多。

波罗的海的特点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世界最大的半咸水水域。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港外还散布着奇形怪状的小岛和暗礁。海底沉积物主要是沙,粘土和冰川软泥。有博恩霍尔姆岛,果特兰岛等岛屿,以及深入陆地的波的尼亚湾和芬兰湾等众多海湾。波罗地海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冰封期从每年11月初起,持续3至4个月,北部开始出现冰冻,冰覆盖的区域每年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