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传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这是一部成书于战国时期亦或是两汉时期的历史著作,西汉人认为,这部书是以《春秋》扩展而成的,故称它为《左氏春秋》,不过东汉人却认为,它是为阐释《春秋》而作,遂改称它为《春秋左氏传》,后世简称它为——《左传》。
全书约十八万字,按照鲁国从隐公到哀公一共十二个国君的顺序,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五十四年间各诸侯国的重要史实,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左传》名句介绍
一、吃一堑,长一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释义:人只有在逆境的时候,才能得到迅速的成长。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经历的磨难、坎坷越多,人生经验就越丰富,心智成熟的也就越快。
二、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释义: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凡事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就不容易出现过错。
三、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释义:人的心思各不相同,就好像天底下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人一样。
二、左传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扩展资料:
《左传》在“《春秋》三传”中极有影响。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极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一改《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本书约请《左传》研究专家撰稿,广泛借鉴古今研究成果,注释丰富清晰、译文流畅优美,适宜各层次读者研读。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