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圣诞节,狂欢节是怎么来的??
一、平安夜的由来:耶稣开始诞生之夜
平安夜在每年12月24日的晚上,这天晚上,圣母玛利亚开始要生耶稣的时候,突然天空传来了轰鸣的声音,这声音被看守羊群的牧羊人听到了,觉得特别神奇,于是广而告之大家耶稣即将诞生的消息。
随着大家的流传,耶稣在12月24日晚上诞生的消息就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至此之后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夜晚,也就有了如今的平安夜。
二、圣诞节的由来:纪念耶稣诞生之日。
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末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
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 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三、狂欢节的由来:狂欢节起源于希腊酒神节、古罗马农神节和牧神节以及凯尔特人的宗教仪式等。
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即四旬斋(lent)。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因此该节日也就称为“狂欢节”。
一、平安夜的传统习俗
传统上不少基督徒会在平安夜参与子夜弥撒或聚会,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内举行,以表示圣诞日的开始。一些教会则会在晚上较早时间举行烛光崇拜,通常会有耶稣降生故事的话剧表演,亦会享用大餐,一般会有火鸡或火腿作为主菜。德国的传统菜色则有烧鲤鱼。
二、圣诞节的习俗
1、圣诞树
圣诞树是圣诞节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由云杉、松树、冷杉、赤松、南洋杉等针形叶树种制作而成。还会在树顶用五角星或小天使装饰,树身装饰则用各类糖果、彩灯、玩具等,还在树上悬挂或在树下堆满圣诞礼物。
2、圣诞卡
圣诞贺卡作为圣诞节礼物,在美国和欧洲非常流行。在圣诞节因为距离无法团聚的亲友,西方人会制作一张圣诞卡寄给对方,来祝对方圣诞快乐。除了圣诞卡,还会寄送家人的合影或一年来家庭成员的成就与家庭新闻。
3、圣诞袜
圣诞袜,最早是一对红色的大袜子,小朋友们在圣诞夜睡觉前会将袜子挂在床边,供圣诞老人在半夜从烟囱里钻进来送礼物。而父母则扮演圣诞老人的角色,将礼物塞进小朋友的袜子里。
4、圣诞帽
圣诞帽是狂欢夜必不可缺的标准配置,它是一顶红色的帽子,帽檐有一圈白色毛边,帽尖有白色的毛球。晚上戴着睡觉,第二天醒来你会发现在帽子里多了些心爱的人送的礼物。
5、烤火鸡
根据传统,烤火鸡是圣诞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在圣诞节制作的火鸡也为圣诞火鸡。火鸡有很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瘦肉含量很高不用担心长胖。烤火鸡时会把火鸡肚子里塞进很多调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后整只烤,鸡皮会烤成深棕色,看着就非常有食欲。
6、喝红酒
在圣诞节人们会喝红酒,但在圣诞节喝红酒跟平常有所不同。会在酒中加入肉桔、葡萄干、桔仁、白糖、橘子皮等材料,之后在火上边加温边搅拌,最后再加入伏特加,口感又甜又温暖。
三、狂欢节的习俗
欧洲和南美洲地区的人们都会庆祝狂欢节,不过各地狂欢节日期和习俗有所不同。
1、诺丁山狂欢节
在每年8月最后一个周末举行,为期两天,开幕当日孩子“称王”,成人次日出演,以高潮谢幕诺丁山狂欢节一向以浓郁的加勒比海情调著称。
2、古巴狂欢节
每年7月至8月,古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狂欢节活动。在此期间,城市内的一条主要街道完全成为狂欢节的场地。
街道两旁全被各种摊位占满,其中最多的是啤酒摊,其次就是食品摊。喝啤酒是参加狂欢节人们的”必修课”。有酒就要有肉,“烤全猪”是狂欢节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狂欢节政府放五天假,狂欢节除了“吃”和“玩”的部分,狂热的舞蹈和音乐每天晚上9时后才开始,最热闹的则是最后几天举行的包括彩车游行、彻夜狂欢等活动。
3、德国的狂欢节
复活节的前六个星期是狂欢节。狂欢节在该国主要有三个大的庆祝活动,一是科隆的“卡尔纳瓦尔联欢”,二是美因兹的“法斯特拉赫特联欢”,三是慕尼黑的“法兴联欢”。
在三天的庆祝高潮中,不少青年人都千方百计把自己打扮起来,模样越怪越好。狂欢节里,彩车组成的狂欢车马穿越大街,这是这一节日的高潮。
平安夜、圣诞节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要详细的……
1.圣诞节(Christmas)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习俗有烘烤圣诞蛋糕、装扮圣诞树、给亲友送礼物、唱圣诞颂歌、分发圣诞糖果。
2.平安夜的由来是源于,传说耶稣是在12月24日晚上出生的,耶稣的降生也有一种平安顺遂的意思,所以这一天就被称为平安夜。平安夜的习俗有制作圣诞布丁、烤火鸡、报佳音等等,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地方特色各不相同。
圣诞夜的高潮是基督教堂在圣诞夜举行的活动。圣诞夜弥撒一般分为两次,晚上9~10点的一次对教众举行;另一次是子夜时分的大弥撒,这是圣诞夜的高潮。子夜大弥撒在午夜结束,此时,正好圣诞节来临,常常伴随着教堂的钟声,敲响了对世界的宽恕、祝福和欢乐、幸福。
平安夜来历及含义是什么?
一、平安夜来历
平安夜在西方传统里,是耶稣诞生的前一晚。根据基督教的说法,耶稣在诞生之前,天空传来了声音,说耶稣要来到人间为王,成为万民的信仰,后来人们将这一天定为平安夜。
二、平安夜含义
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出生而定的一个节日,西方传说正是因为耶稣基督的出生,人类才有了拯救的盼望,所以才将这个伟大的夜晚定为平安夜。
大家会认为真正的平安是心里的平安,是在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平安。到了现在,平安夜不仅代表了平安和祥和的寓意,其背后团圆和希望的美好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平安夜习俗
平安夜在圣诞节的前夕,为每年的12月24日,这一天对于西方人来讲,相当于中国的除夕夜。因为在平安夜这一天人们会打扫屋子,挂上圣诞树来迎接圣诞节。
在平安夜这一天,人们还会唱圣诞歌来庆祝圣诞节的到来,这是西方国家的古老传统。当平安夜传入中国时,人们会将苹果当做平安果包装送给他人,这是中国独有的。
平安夜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平安夜的来历:
传说耶稣诞生的那个晚上,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天上传来了声音,告诉他们耶稣降生的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到人间,是要拯救世人,做全人类的救主,因此天使便透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
后来,人们就仿效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就演变成报佳音这个活动。
节日习俗:
西方国家
平安夜亦被认为是圣诞老人及其他地区类似人物四处向好儿童派礼物的时间。在意大利,礼物在平安夜当日早上已开启,而在英国、爱尔兰、瑞典、丹麦、挪威、芬兰、葡萄牙及波兰,圣诞礼物通常在平安夜晚上或圣诞日早上开启。
在德国大部分地区,圣诞礼物则在平安夜晚上(德语 Bescherung)开启。在冰岛圣诞节在平安夜下午6时开始,教堂钟声会被敲响,人们会与家人一起享用节日晚餐,之后便会拆礼物,一起渡过晚上。在北美洲,大部分家庭会在圣诞日早上拆礼物。
对于已离婚的家庭,孩子可能分开两日与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庆祝。在西班牙礼物则要到1月6日显现日(Día de reyes)早上才会被拆。不少传统圣诞故事都在平安夜晚上发生。
在日本,大多数人都信奉传统的神道教以及佛教,圣诞节的宗教气息淡薄,一般人鲜少注意圣诞节或平安夜的宗教意义。大多是年轻人受到商业炒作的影响,将圣诞节等同于礼物交换、狂欢节或是情人节的延伸,年轻人开派对,情侣往往在圣诞夜约会、吃大餐,造成餐厅与旅馆人潮远多于教堂的现象。
天主教俗
天主教的圣诞节在平安夜开始。除非当日是星期日(参看待降节),守夜的聚会据说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参加圣诞节的聚会是不被允许的。圣诞季节继续直至1月4日,如当日是星期六,则至1月5日,当 the Vigil of the 显现日 庆祝时。
基督教俗
传统上不少基督徒会在平安夜参与子夜弥撒或聚会,通常在世界各地的教堂内举行,以表示圣诞日的开始。一些教会则会在晚上较早时间举行烛光崇拜,通常会有耶稣降生故事的话剧表演,亦会享用大餐,一般会有火鸡或火腿作为主菜。德国的传统菜色则有烧鲤鱼。
节日佳音
基督教社会中,平安夜这天,每家按传统都要摆放一棵圣诞树。当晚,全家人团聚在客厅中,围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和爱,并祈求来年的幸福。
整个报佳音的活动大约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