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达负债4205亿,37家万达甩卖苏宁,王健林将跌落神坛吗?
回答:从2017年6月王健林和融创孙宏斌、富力的那笔600多亿元的大甩卖(主要是卖掉万达的文旅资产)开始,万达就开始了卖卖卖的模式,直至今日还没有完全停下来
变卖资产,说明万达仍然有资金方面的强烈需求。万达究竟有多少负债?这一点万达一直讳莫如深,外界从不知道详细数据。而之前有很多媒体报道万达负债高达4000多亿,王健林是中国“首负”,但这样的报道没有什么可信度,因数据来源从未获得万达方面确认。
腾讯《一线》之前的一篇报道有更高的可信度。这篇报道显示,万达商管披露的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万达商管有息负债规模为2103.66 亿元(就是需要支付利息的负债,这更接近于传统概念的负债),其中短期借款5.2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72.91亿元、长期借款920.64 亿元、应付债券904.8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万达商管只是万达旗下四大集团之一,另外三个集团分别为文化集团、金融集团、地产集团。在剥离文旅地产、百年人寿等金融资产,出售很多万达广场后,其实万达最核心的就是商管集团——王健林自己也说,“万达商管是万达的核心企业,我什么企业都能丢,这个不能丢”。所以,商管集团2103.66亿元的有息负债能够较好地体现万达现在的负债情况。
但王健林在2018年的工作总结中提到,万达截至2018年末的有息负债相比2017年减少约30%。如果商管集团有息负债也减少这么多,那么万达的有息负债可能在2018年年底减少到1472亿元左右。即便是1472亿元的有息负债,按照8%的利息成本计算,每年利息支出就高达118亿元左右。
王健林还表示,在2018年基础上,2019年力争有息负债再降8~10%——即在2019年万达至少还要还118亿元~147亿元。
至少还118亿元,同时还要支付一年118亿元的借款利息,两项相加236亿元,万达的钱从哪里来?无非两条路:通过赚取的利润来还,或是将资产卖掉变现来还。
万达通过赚取利润还债的能力有多大呢?万达的净利润,一直是个谜,在万达集团官网每年披露的数据当中,只谈有2000多亿的收入,却从没有说过这些收入到底赚了多少钱。不过根据财富杂志披露的全球500强数据,2016年,万达营业收入28482.8(百万美元),利润110.3(百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1:6.7折算),其收入和利润分别为1908亿元、7.37亿元。2017年,万达净利润与2016年持平,2018年的数据未披露。
财富杂志的数据,都要从企业方面获得确认,所以起码2016年的数据是可信的。由此观之,万达自身通过盈利造血的能力并不强。所以,要还本金和利息,万达必须变卖资产。今年第一笔是卖掉37家万达百货,应该还不是终点,因为这笔交易尚不足以填上至少200多亿的现金需求——因为万达百货本身肯定是有负债的。
二、王健林虽然很有钱,但你知道他欠银行多少钱吗?
一直有外界有传闻,王健林虽然很有钱,但是欠了银行很多钱,实际上这个消息并不准确,王健林不仅有钱而且他并不欠银行钱。在小编看来欠钱的是王健林所在的万达集团,这家公司跟王健林本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王健林公司欠银行钱这件事情。
一、王健林公司负债高是因为疯狂收购的原因导致。
很多人都知道,王健林曾经以313亿美元的净资产登顶亚洲首富而短短几年时间王健林所在的公司万达集团就欠下很多贷款。根据相关消息,该公司负债最高的时候已经达到了4000多亿,其主要原因是万达为了尽快地占有市场而不断的狂热收购才导致这一局面。
二、王健林如今已经开始抛售收购的资产用于还债。
面对万达公司高额的债务,王健林已经意识到狂热收购所带来的后果。这两年王健林也一直迫于资金压力,抛售公司的资产,并且将这些出售资产获得的资金用于还债。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万达总负债仅有几百亿。
三、王健林公司虽然欠债但王健林本人仍然是富豪。
虽然万达是一家高债务规模的集团公司,目前为止总负债大约是在200亿左右。不过在小编看来,万达虽然负债,但王健林仍然有钱。根据胡润全球富豪榜数据显示,王健林的家族目前总财富仍然可以达到1000多亿,所以从这个数据来看,王健林的身家和资金都非常雄厚。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关于王健林公司负债方面的相关信息。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王健林本人并不欠银行什么钱,而真正欠钱的是他运作的万达集团。不过这两年万达公司也在王健林的运作之下,逐渐将债务减少,相信王健林很快就可以帮公司把债务还清。不知道你对王健林欠银行钱这件事有怎样的看法,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三、负债千亿到重新进入财富榜前10,王健林,翻身了!
沉寂许久,王健林终于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凭借1200亿的身家,王健林重新进入了胡润富豪榜行列。
曾经被人们嘲笑的 “王首负”,在这一刻,终于翻身了!
前些年,因为背负了数千亿元的债务,王健林和他的万达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就连自己的宝贝儿子也消停了许多。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王健林凭借着一边出售万达资产,一边进行商业转型,这一套组合拳打下去,如今不仅还清了债务,还重新以王者归来的架势,重回巅峰。
从一个家喻户晓的“网红”首富,到负债千亿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再到如今的强势回归,王健林的经历真的就像电影一样精彩。
1
从“首富”到“首负”
有人正经历人生之辉煌,有人已尝过落魄之窘境。
万达集团成功的时候,人们都认识了这个新的首富—— 王健林,然而就在他春风得意时,却一下跌落谷底,让人叹息。
相信大部分人知道王健林,还是从他那句:“一个亿的小目标!”开始的。
那是他曾经高光时刻的自信和自傲。
2013-2017年,王健林和他的万达顺风顺水,那时候的万达集团傲视群雄,王健林更是壕气冲天。
2013年,王健林以净资产860亿元,问鼎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首富宝座。
2014年,万达商业如愿在香港上市。
2015年,开始走向全球化:收购世界铁人公司、美国第二大院线AMC、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等优质资产。
到2017年初,王健林已经手握200多个万达广场、10多个万达城、80多家五星酒店、1300多家全球影院、2家美国电影公司、1家英国游艇公司、名画古玩不计其数……
那段时间,王首富的口头禅就是: “要把中国文化输出到全球”。 他甚至在公开场合肆无忌惮地说:“万达进入的行业,无论国企央企,都没机会做老大。”
这也为他跌落神坛,就此埋下伏笔。
大家都清楚,房地产行业从来都是一个高负债的行业,开发商手里的钱都是从银行借来的,而且金额往往达数千亿,不管是万达、还是其它房企,都是如此。
由于沉迷于举债扩张,万达的重资产模式早已难以为继。王健林也曾公开承认万达集团的总负债金额高达几千亿。
在信贷宽松,资产价格膨胀的时代,王健林算得上是个玩模式玩出高水准的高手,可以轻松驾驭“借鸡生蛋”的 游戏 规则,到处在全球买买买,但是,王老板终究还是没有看清楚时势,为自己的轻狂付出了代价。
那么,万达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转变了呢?这要从2017年说起。
我们可以看看当年的一些声音。
2017年,时任商务部长高虎城表示,对外盲目投资房地产、酒店、 体育 俱乐部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有关部门果断采取措施,积极进行引导。
——这几个领域,不正是万达海外布局的所在?
同年,周小川谈到对外投资时说:“投一些 体育 、 娱乐 、俱乐部,对中国也没有太大的好处,同时在外面还引起了一些抱怨。如果有一些过热情绪,有一些跟风,也有一些动机不良的,对这种现象进行一定管理也是正常的。”
——又提到了 体育 、 娱乐 、俱乐部!
这一连串密集发声,正是发生在外汇大规模外流、资本管制收紧的背景下。
再加上2018年开始,国家大力整治房地产行业,一系列的举措都给正在海外投资的万达带来沉重打击。
屋漏偏逢连夜雨,除了银行几千亿的债务和官方的批评压力之下,万达内部业务骨干大量流失、核心高管离职也让王健林头疼不已。就连和王健林一起打下江山的两位重臣,尹海和陈平也是相继离开万达。
2016年还说着“一个亿小目标”的王首富,一夜之间跌下神坛。
王健林正式从“首富”变成了“首负”。
2
卷土重来,再登富豪榜
在过去的那几年里,王健林也是不断登上热搜,很多人觉得王健林从首富直接变成了“首负”,估计很难“爬得起来”了。
谁能想到,数千亿的债务放到王健林身上,竟然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还清,并且以1200亿身价重新登上了胡润富豪榜,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在我看来,王健林能在如此巨额债务的重压之下再登富豪榜,离不开其本身的手腕和心智,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之路。
1、断臂求生,一卖再卖
当从首富变成“首负”之后,王健林心里就已经清楚,若想活下去就必须要断臂,所以他选择了“卖卖卖”,基本上卖掉了万达手上的所有房地产生意。
从2017年开始,王健林就开始了卖卖卖。
先是将13个文旅项目全部打包给了孙宏斌的融创,随后又将77家酒店“打折”卖给了富力地产,这两笔交易使得万达短时间获得几百亿的资金。
之后到2018年,王健林依然在卖资产的路上狂奔,这一次他将万达商业14%的股份卖给了QQ音乐等四家企业组成的财团,一举得利340亿元。
也就是同一年,王健林还将万达影业的股份进行出售,阿里顺势成为了万达影业的第二大股东,万达也因此再获得了78亿的资金。
除了出售国内资产,王健林对备受吐槽的海外项目下手也毫不手软,悉尼项目被以3.15亿澳元甩卖。
也许是一系列的变卖资产太过引人注目,之后的王健林沉寂了几个月。
时间来到了2019年,王健林又继续着自己的甩卖之路,以27.18亿元,将百年人寿9亿股股份转让给绿城中国。
同年2月12日,万达百货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也被苏宁成功接盘。
2020年,万达集团继续着卖卖卖。
随着美国芝加哥物业项目的出售,王健林在海外布局的房地产项目已经全部清仓。
这时的王健林,算是彻底告别了房地产大亨的身份。
同年,万达集团旗下的宝贝王控股公司也被爆出发生了股权变更,万达集团100%的股权转让了出去。值得一提的是,宝贝王早教平台曾是王健林的重点培育项目,被寄予厚望,不过最终也难逃一卖。
就连王健林非常看重的万达 体育 ,也在卖卖卖。2020年7月21日,万达 体育 发布公告,世界铁人公司的出售让其获得了3.8亿美元的净收益。而出售世界铁人公司,万达 体育 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减轻负债。
急需还债的万达,可以选择的路只有:卖卖卖,缓解现金流的压力。
2、全面转型,多元化发展
在王健林甩卖资产的过程中,也在悄悄进行着转型,即从重资产模式转为轻资产模式。
事实上,王健林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 探索 新的发展之路路。突如其来的房产“寒冬”和境外融资管制只是加速了万达的转型。转型轻资产模式后,万达将重点放到了商业、文化、 健康 等领域。
2020年,在王健林的运筹帷幄下,全国依然有45座万达广场开业,其中轻资产27个,占比超过60%。之后,王健林还签约了60个轻资产万达广场,是2019年数量的167%。这些轻资产万达广场,很多都按原定计划落脚在了三四线城市。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万达广场在中国的出租率为99.4%,租金收费率为99.9%。为支持中小企业抗疫,2020年全国将减少或减少万达广场租金43.3亿元以上。如果扣除这个因素,2020年万达广场的租金将比2019年增长8.1%。这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文化领域,万达电影也成了万达最依仗的“摇钱树”之一。新春的贺岁档电影《唐人街探案3》就是万达影业的手笔,为了让万达电影打一个翻身仗,王健林坚持让《唐人街探案3》留在春节档上映。而此部电影也没有让其失望,虽然网络上口碑不一,但破40亿的票房还是让王健林大赚了一笔,万达影业的股价也顺势涨了一波。
除了商业和文化领域,近些年王健林在 健康 领域也是投资不少。2020年,王健林在上海、北京等地投资了数百亿建立了数家医院,而这些医院将会在一两年之后投入运营。万达还与阿里、京东等巨头共同投资“大 健康 ”领域。
更准确地说,就是利用大数据、AI等高 科技 ,进行大 健康 管理。同时还投资建设全球最先进的医疗,很显然在王健林看来,医疗行业的吸金能力不亚于房地产。
轻资产模式的推出标志着万达商业地产已进入用企业品牌、商业资源、专业水准赚钱的阶段。
3、王健林的创新和坚持
王健林曾经说过,“创新就是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只有做人无我有的东西,企业才有定价权;坚持就是不要惧怕失败,即使遇到多次挫折但依然持续坚持,这样最终会摸索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过去,万达广场所采取的轻资产模式主要在酒店行业有过成功的先例,但万达广场的规模体量与管理复杂度远超五星级酒店,在如此复杂的领域成功实践轻资产模式,除了万达,在全球范围内都绝无仅有。而万达集团实现了这一创举,很好地体现了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建林长期倡导的两个核心商业理念,第一个是创新,第二个是坚持。
正是这种创新与坚持的商业理念,让万达集团开启了从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业务的转型,在经过无数次的试错后才打造了万达广场这一爆款产品,最终找到了一条区别于其他任何房地产企业的差异化赛道,成功实现商业模式的蝶变。
创新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创新可能会被淘汰,从“买买买”到“卖卖卖”,王健林永远都是敢第一个做决策的人。
当人们觉得王健林身负6000亿的负债,难以东山再起时,没过几年他又重回榜单,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王健林,将危机转变为机遇,让万达置之死地而后生,卸下过去依靠自有资金发展的重装,完成了蝶变。
3
结尾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王健林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企业一定要讲求顺势而为。”
表面上看,王健林以低价将旗下资产出售给其它公司是亏本的,但实际上王健林恰恰是顺应了时代潮流,因为当前的趋势就是降杠杆、轻资产。事实证明,老王这步棋走对了,当年捡了便宜的富力集团,现在的酒店业务是年年亏损,苦不堪言。
往大了说, 万达转型成功的根本是顺应中国的大趋势。
万达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就是想超越自身房地产企业的定位,从消费增长中获取新的机会,这正契合了中国经济转型进程中消费将逐渐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大趋势。
中国的转型有其自身的节奏和顺序。谁踩准了这种节奏,谁就会获益。从时间上,万达的布局节奏显示了与“转型红利”的一致性。
而万达这艘巨舰,是在潮头中主动选择了掉头,在过渡期之后,他们便不用继续逆水行舟。
四、听说万达集团负债4000亿元,是真的吗?
关于万达集团欠债4200多亿元,首富其实就是“首负”的传闻最近在网上盛传。对于万达负债的问题,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于2016年12月10日首次对外回应,并非“负”,而是“富”。他表示,万达商业的资产在6000亿元左右,净资产更是达到1900亿元,资不抵债是空谈。实际上,万达商业披露的数据显示,该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为72.6%,与其他上市公司相比,这一数字已经处于危险线以内,但是房地产行业有其杠杆率较高的特殊性,因此万达商业的负债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人士进而指出,万达商业拿地价格成就了该公司的低成本,但是快速扩张以及项目区位短板则掣肘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未来的回款及资金的流动性。
王健林首先承认,万达确实有四千多亿元的负债,但是这一表述中,概念已经被搞错。“四千多亿元的负债是出现在万达商业的财报上,并非整个万达集团。”王健林进而指出,看企业的负债不仅要看负债,更要看资产。“如果资产和负债差不多,企业就有危险了,资产小于负债可能真的就有大问题了。”王建林以万达商业举例称,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万达商业资产6000多亿元,负债4000多亿元,资产远高于负债。净资产方面,截至2016年6月30日,万达商业的净资产为1900亿元,净资产是剥离了所有负债、应收账款后的资产总额,“在行业里,净资产可以达到这个水平的公司只有万科和万达。你的公司有两千亿的净资产,这个公司还差吗?”
五、从中国首富到首负,万达滑铁卢“大马事件”,王健林发生了什么?
从互联网经济发展之初开始,网友们对于万达的质疑就从未间断过,后来,人们看到了阿里巴巴的巨大成功之后,更是对自己的判断确信不已。而此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已经达到了可以与很多实体经济竞争的地步,当然,对于规模庞大的万达来说,这也意味着公司需要考虑在一些经营领域和行业做出调整和改变了。让很多小伙伴关心的是;因为从中国首富到首负,万达滑铁卢”大马事件“,王健林发生了什么?
现在,很多的例子都告诉我们,在现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环境高速变化的时代,今天,一家公司还风光无限,规模宏大,一周后,就有可能会因为资金问题或者市场环境问题而出现状况,并开始每况愈下。可能在看到万达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开始调整业务的时候,很多小伙伴就已经开始猜测,万达是坚持不住了!
然而,从首富到首负,欠债4000亿,王健林的万达到底经历了什么?小编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即使有四千亿元的债务,王健林依旧不会从首富变成首负。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就是公司资产结构。对于网友们盛传的四千亿元债务,已经得到了王健林的肯定。看来万达当时确实是有如此闺蜜的债务。但是据王健林称,当时公司的总资产达到了六千亿,这样的负债完全不会影响到公司经营。这一点确实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从公司角度来讲,在公司的资产结构中,公司的总资产等于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加上公司的负债总额。因此,即使公司存在大额的负债,只要总资产足够多,依旧可以正常经营。
第二个就是公司权益结构。对万达来说,王健林所持有的只是公司的股权,而这四千亿元债务是公司的债务,与王健林本人并无关系,也就不存在首负的说法了。因此,在万达调整了公司的经营结构并且拿下了新加坡的“大马城”后,很多不明就里的小伙伴开始质疑万达负债4000亿,王健林从首富到首负!现实并非如此。
六、2021万达负债总额是多少
2021万美元债务总额达千亿,截至6月底,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227.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26.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5.07亿元,占总收入的99.6%。毛利率为68.64%,比去年同期下降3.71个百分点。成本71亿1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亿6500万元。报告期利润总额为95.15亿元。
现在的卢旺达现状
去年的总市值从原来的全国第4位降至第14位,身家很快出现了600多亿人的缩水率,这对王健林来说是致命的严厉打击。关于卢旺达的债务是多少,现阶段互联网也没有收到官方的网络资料,很多人说已经有上千亿美元左右了。王健林现在正在想办法处理债务,网友吐槽说王健林赚的钱一辈子也花不完,但要还的钱三代也花不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王健林毕竟是中国首富,虽然现在资产拮据,但人脉关系还是有的。如果联系大财团的话,还款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卢旺达的债券情况
债券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大连万达母公司有息债务余额376.12亿元,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余额342.16亿元,占有息债务余额的90.97%。公司债券中,公司债券余额137.67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204.48亿元,共计39.96亿元的公司债券将在未来一年内面临偿还。对于限制性资产,截至报告期末,大连万达共有账面价值总额3504.65亿元的限制性资产,其中银行存款25.18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18.22亿元,投资性房地产3461.25亿元
未来,公司将继续实施“轻资产”战略,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不断丰富产品和商业业态,引领消费升级;运用先进的技术平台和手段,推进网上融合和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