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言是谁?

中文名:莫言

外文名:Mo Yan

别名:管谟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

出生日期:1955年2月17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第二届红楼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酒国》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上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二、莫言是谁的笔名?

莫言(1955年2月17日-),本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其写作风格以“大胆新奇”著称,擅以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并凭借该小说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2012年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2]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中文名

莫言

性别

代表作品

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

国籍

中国

职业

作家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5年2月17日

出生地

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3]

本名

管谟业

毕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职务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

主要荣誉

2011年韩国万海文学奖

2011年茅盾文学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职称

教授

三、莫言的全名是什么?

莫言(1955年2月17日-),本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其写作风格以“大胆新奇”著称,擅以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1978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展露文学天赋。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在文坛引起轰动,并凭借该小说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2012年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2]2016年,当选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副主席。

中文名

莫言

性别

代表作品

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

国籍

中国

职业

作家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55年2月17日

出生地

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3]

本名

管谟业

毕业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

职务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

主要荣誉

2011年韩国万海文学奖

2011年茅盾文学奖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职称

教授

四、莫言的原名是什么?

莫言,原名管谟业。

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五、莫言是谁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六、莫言是什么人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1992年,莫言作品的第一部英译本中短篇小说集《爆炸》(Explosions and other stories)在美国出版,由Janice Wickeri和Duncan Hewitt翻译。美国重量级文学评论杂志《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价说:“有如福克纳,莫言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想象力鲜活丰富、圆满自足的世界。”

1993年,由葛浩文翻译的《红高粱》英译本在欧美出版,引起热烈回响,被《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为“1993年全球最佳小说”。《纽约时报》评论说:“通过《红高粱》这部小说,莫言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18位)。

2001年,莫言的《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

2003年,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珠。”

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当时获奖的呼声很高,最后却意外地以一票之差落选,无缘奖项。《檀香刑》的落选也再次引发了文学界关于茅盾文学奖的争议。同年,莫言获得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评委会赞扬他的作品“语言激情澎湃,具有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

2007年,莫言从《检察日报》调到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4年10月9日,莫言雕塑亮相上海南京西路雕塑邀请展,这尊雕塑上的莫言神情憨厚可掬,吸引路人目光,被赞“萌萌哒”。

2014年11月27日,莫言小说《苍蝇·门牙》手稿捐赠仪式在现代文学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