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开拓自己的眼界与思维?

提高自己的眼界,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很多方法:比如多读书,读好书,对于书中的很多名人名言,练词达句和思维方式铭记于心,改变自己不守规矩,自命不凡的庸俗理念,让书中的太阳照亮你前进的方向!再就是多结交有文化,有知识,有素质的人,因为这些人肯定有着非凡的知识积累和储备,他们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频一笑,都是道德涵养的体现和正能量的发挥

二、怎样拓展思维?

1.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

要使自己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了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能活动起来,思维能力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上获得了成功,就会进一步增强独立思考的信心,使思维能力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2.要学点思维科学

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已经有了一些科学的总结,由于思维的复杂性,这种总结尽管还只是初步的,但它是人类社会极其宝贵的财富。继承下这份财富,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早日纳入科学的轨道,这会使中学生的学习发生质的飞跃,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应当学习哪些内容呢?

(1)思维的基本形式

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应当了解什么是概念,概念是怎么形成的,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指的是什么,怎样区分相近的概念,怎样给概念下定义,概念和语言、符号的关系是什么等等;还应当了解什么叫判断,判断的分类是什么,如何应用等等;还应当了解什么叫推理,什么叫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不同类别的推理之间有什么异同,怎样使推理科学严密等等。

(2)思维的规律

所谓思维规律指的是思维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等。此外还有辩证逻辑及辩证逻辑的思维规律,如对立统一思维规律、量变质变思维规律、否定之否定思维规律等。思维规律实质上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应当自觉地掌握它。

(3)思维的方法

主要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分类、系统化、具体化、归纳、演绎等基本思维方法。

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运用,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思维方法指导着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思维方法在学习中的具体表现。

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方法,都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一个人只要在思维着,就离不开一定的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只是自己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而已。因此,学点思维科学是很有必要的。

3.要研究具体的思维过程

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总是在具体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也只有在具体的思维活动中才能把握它,使它成为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东西,而不是几条抽象的规律或定义。

研究思维过程的途径有三条:

(1)通过学习科学史来研究前人的思维过程,从中汲取营养,掌握思维的科学

在我们的课本中,前人寻找真理的曲折的思维过程被略去了,看到的只是通向成功的简捷的思维过程,这对学习思维科学和发展思维能力有不利的一面,因为这不符合科学发展历史的本来面貌。

通过科学史的学习来了解形成科学成果的思维过程,有三点好处:可以学习如何科学地思维,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学习科学家百折不挠地探索和创造的精神。例如,学习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可以充分看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研究中的重大作用,也可以学到孟德尔坚持 8年搞豌豆杂交实验的顽强精神。当然,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研究课本上涉及的每一项科学成果的历史,但要力求了解科学史上某些重大发现的探索过程,这对学习会有所帮助。

(2)通过上课研究思维的过程

上课时,要有意识地研究老师或同学的思维过程,具体分析他们的思维方法。

听完课以后,可以回味一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怎么分析问题的,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时,老师的比较表是怎样设计的,又是怎么把知识整理成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的。总之,认真学习老师在课堂上成功的启发、引导和讲解,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至于上课时同学回答问题,有的论证得头头是道,有的回答得非常简捷,有的解题方法非常高明,有的反驳非常有力……面对这些科学思维的精彩之作,千万不要轻易放过,要认真地回味一下,想想同学在思维过程中的高明之处在什么地方,从中学习思维科学。

(3)回忆自己的思维过程,从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每个学生每天都在思维着。例如上课思考问题、讨论发言、课后复习、解题、作文、考试答卷、考前复习、做实验等等。但一般学生只满足于完成学习任务,至于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往往很少顾及。

有的学生答题简要、清楚、无懈可击,老师表扬一下,给个好成绩也就完了。如果自己不满足这一点,再从思维的方法上分析一下自己的思维过程,也许会意识到这次答题成功的原因在于采用了严密的归纳推理或演绎推理,或是运用了比较的思维方法,经过这样认真地分析,使自己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逻辑知识。

4.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所掌握知识的质量

知识和能力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丰富而深刻的知识,无疑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们常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如果不掌握概念,不掌握原理,那么头脑中就会因为缺少思维所必须的“原材料”而使思维无法进行下去。例如学习物理时,如果不掌握原理、公式、解题的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试想一个不掌握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知识的人,面对有关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怎么能开展思维活动呢?不少学生思维能力低的原因就是基础知识太差。澳大利亚有一位科学家说得好:“科学上成年人思维程度的发展只能达到青年时期所打基础能够支持的高度。”这里说的基础,当然包括基础知识在内。

但是也有这种情况,有的人知道的也不少,记忆力也不差,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却很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头脑中贮存的知识质量太差。所谓太差,一是不理解,二是不系统。因此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就无法“取用”,这必然会影响到思维能力的提高。

5.要提高语言能力

当认识到一类事物的本质特性而形成概念时,用什么来确定和表示呢?用词语来表示。而用词语所表达的概念则是“思维的细胞”。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并表示一定的意思,就成了句子,句子再进一步组成句群、段落和文章。人们就是依靠语言文字将获取的各类知识保存下来。而学生又是依靠语言文字把这些保存下来的知识继承下来的,从而使社会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经验也要依靠语言和文字,并且经常借助它进行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使智力活动成为可能。

语言直接影响到知识的贮存、流传和继承,关系到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进行。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上海复旦大学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上海举行的语文教学研究会上讲话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这位著名数学家讲的话很有道理。

当前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不少中学生轻视语文,忽视语言能力的提高,听说读写水平很低,这阻碍了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审题时看错题目,阅读和听讲效率低,解答问题时表达不清,实验报告表达不准,不能确切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因此,努力提高语言能力不可忽视。

总之,要想积极发展思维能力,从思想上要认识到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从行动上要注意做到: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坚持独立思考,要学点思维科学,注意研究具体的思维过程,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所掌握知识的质量,以及提高语言能力等等。思想上有了认识就能提高行动的自觉性,行动跟上了,提高思维能力的愿望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三、扩展创新思维视角的方法

创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 创新思维 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形成是在20世纪的事情。你想知道怎么拓展创新思维的视角,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扩展创新思维的视角,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思维视角的含义

对于创新思维来说,惯常定势是一种消极性的东西,它使头脑忽略了定势之外的事物和观念。而根据社会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看,惯常定势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东西。它就象一副有色眼镜,戴上它,整个世界都与眼镜片的颜色相同;如果脱掉它,眼睛又无法看清外界事物。

通过科学的训练能够削弱惯常定势的强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条思路是,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头脑中的有色眼镜确实是无法摘除的,那么,我们干脆多准备几副有色眼镜;轮流戴上不同的眼镜来看待世界。

扩展思维视角的 方法 1:肯定-否定-待定

我们的头脑在思维事物的时候,总要给这个事物下一个定性的判断,并以此来表明我们对它的基本态度。问题在于,我们一旦下了某种判断之后,便把这个判断推展到整个事物的各个方面,而忘记了世界上并没有"纯而又纯"的事物。

思维的肯定视角就是,当头脑思考一种具体的事物或者观念的时候,首先设定它是正确的、好的、有益的、有价值的,然后沿着这种视角,寻找这种事物或观念的优点和价值。肯定视角并不新奇,我们的头脑线天都在使用。但是,我们往往只对那些公认的"好的"、"对的"、"有价值的"东西采用肯定视角;要对所有的东西先来一番"肯定视角"的思考。

思维中的"否定视角"正与"肯定视角"相反,否定,也可以理解为"反向"的意思,就是从反面和对立面来思考一个事物;把事物或观念认定为错误的、坏的、有害的、无价值的等。并在这种视角的支配下寻找这个事物或者观念的错误、危害、失败、缺少之类的负面价值。

把事情从反面来考虑,或者颠倒过来考虑,会促使我们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意。比如,"吸尘器"就是受"吹尘器"的启发而发明的,就是把"吹尘器"加以否定的结果。

扩展思维视角的方法2:今日-往日-来日

所谓"往日视角",就是考察事物和观念的起源、历史和以往的发展,把握了事物的过去,才能更好地思索事物的当今。这是历史主义的基本原则。今天的事物总是从以往的事物发展而来的,但是,今天和昨天,其间的差别有时大到使人难以相信的地步,很难找到二者还是"同一种事物"的痕迹。

"来日视角",就是思索事物或观念的未来发展,预测它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并用预测的结果来指导我们的今天,指导当今对待它们的态度。在时间无情的流逝过程中,"今天"将要变为"明天",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却令人瞠目结舌。

扩展思维视角的方法3:自我-非我-大我

从自我视角看。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我的目的、我的需要、我的态度、我的价值观念、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因而,凡与这个"标准尺度"相符合的,我们便称之为"对的"、"好的"、"美的"、"有用的";凡与这个标准尺度相违背的,我们便称之为"错的"、"坏的"、"丑的"、"无用的"。

"非我视角"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尽力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从"非我"的角度,站在"城外",对同一事物和观念进行一番思考,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创意的苗头。

从大我视角看。个体与群体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从个体的角度看问题和从群体的角度来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完全相同的。 摆脱个体"小我"的束缚,站在群体乃至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思考,这就是"大我"的视角。它使得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对当前的事物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

创新思维相关 文章 :

1. 创新思维是多向的思维方式

2. 从多角度进行创新思维

3. 创新思维的例子

4. 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5. 有关创新思维的名言

6. 由模仿思维到创新思维

四、如何拓展和延伸自己的思维?

1、阅读可以拓展和延伸思维:阅读的目的分为消遣,信息,判断。消遣类的阅读很轻松,像阅读小说或文学作品时,就是为了享受故事,玩味文章,愉悦心情。但是在当下快节奏生存环境下,作为成年人读书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功利性”。我们需要从书本中获得信息并判断这些信息是否能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提高技能,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掌握正确的方法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2、生活经验,除了知道理论阅读外还需要结合实际的操作才能够解决和延伸自己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