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山甲几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在亚洲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于2002年也禁止任何穿山甲的国际贸易活动。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当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割破敌人的嘴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
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1、食性:穿山甲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2、繁殖:需要注意穿山甲是胎生动物,其发情交配时间以4-5月为主,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便分开,分娩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妊娠期5-6个月左右,雄性穿山甲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雄性发情期一直发情,不呈现周期性,雌性发情期有2-5个发情周期,发情周期12-25天。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穿山甲
二、穿山甲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穿山甲,是穿山甲科动物的通称,共有3属8种:穿山甲属4种,分布于亚洲;长尾穿山甲属2种,分布于非洲;地穿山甲属2种,分布于非洲。
穿山甲身披覆瓦状排列的鳞甲,遇敌害可全身蜷缩成球状。穿山甲可分为树栖和地栖两个类型,但地栖者也可爬树。树栖者如非洲中西部的长尾穿山甲有很长的尾,尾部有缠绕性。
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1、食性:穿山甲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
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2、繁殖:穿山甲是胎生动物,其发情交配时间以4-5月为主,发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便分开,分娩期为12月至翌年1月。妊娠期5-6个月左右,雄性穿山甲发情持续时间较长,雄性发情期一直发情,不呈现周期性。
雌性发情期有2-5个发情周期,发情周期12-25天,雌性受孕后不再发情,雄性发情期到处寻找雌性,发情交配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分开,每年1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2年时间可产3胎。
三、穿山甲是几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为穿山甲可以作为食物和传统药物使用,所以被大量猎杀,再加上其原生栖息地的大量减少,所以在1990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中,禁止捕杀和食用。
穿山甲是一种地栖性哺乳动物。它的身体比较长,全身布满鳞甲,四肢粗短,尾巴长而扁,背部呈隆起状。头部呈筒状,嘴鼻尖长,无牙,擅长挖掘。其视觉退化但嗅觉灵敏。喜食白蚁与蚂蚁,靠灵活的舌头将蚁类捕获。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
四、穿山甲是国家几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我国将穿山甲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提升至一级。当前在我国自然分布的中华穿山甲,及据文献记载我国曾有分布的马来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将受到严格保护。
据了解,中华穿山甲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陆地区长江以南17个省区市。由于过度猎捕利用和栖息地破坏,其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穿山甲的生活习性:
喜炎热,能爬树。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直径20~30厘米的洞。末端的巢直径约2米。以长舌舐食白蚁、蚁、蜜蜂或其他昆虫。猛兽、猛禽为天敌,偶尔遭家犬袭击。
穿山甲过着孤独的生活。虽然它们是高度陆地动物,但它们也完全有能力攀爬树木,还有很好的游泳能力。穿山甲经常缓慢地移动四肢,用自己的指关节,其前爪卷曲在下面,产生一些非常独特的足迹。偶尔,它们可能会抬起后腿,身体更加直立,前肢保持在空中,这也是攻击白蚁巢穴时所采取的姿势。
五、穿山甲是几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0年6月5日,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中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载。
繁殖方式
中华穿山甲4-5月交尾,12月或翌年1月产仔。幼仔伏于母兽背部,随之外出活动。
在尼泊尔,中华穿山甲4-5月期间产仔。初生幼仔体长测量约45厘米,重约450克,身上没有鳞片,虽然它们的身体在生命的前两天柔软而有弹性,但能够在走路,年幼的穿山甲被携带在母亲的尾巴或背部。如果母亲感到受威胁,它就会将幼仔卷缩在她身下或尾巴里。雄性穿山甲显示出父母的本能,它们会和雌性及幼仔分享共处同一个洞穴。
六、穿山甲是几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是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非法狩猎、走私或者贩卖的,可以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020年6月5日,为了进一步加强穿甲保护,中国将穿山甲的所有物种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级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穿山甲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栖息于丘陵、丘陵和平原的潮湿林区,以白蚁、蜜蜂或其他长舌头昆虫为食。穿山甲是特化物种,视觉基本退化,特别是嗅觉灵敏。
穿山甲现状
穿山甲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属哺乳动物,是世界上唯一一类仅存的鳞甲哺乳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划分的一些数量较少或已濒临灭绝的动物。
世界上共有八种穿山甲,它们都岌岌可危。穿山甲是地球上唯的带鳞甲哺乳动物,却也是世界上遭非法贩卖最多的动物它繁殖得很慢,一年几乎只生一个孩子,并且很难人工养殖或圈养。我国穿山甲的种群数量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下降了90%,主要原因是人工捕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