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霸王龙的外形特点 霸王龙简介

1、霸王龙的外形特点: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9-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2、1902年,美国一位恐龙化石采集家巴纳姆布朗在美国蒙大拿州的黑尔溪发现了一具巨型的肉食性动物骨骼,当时他是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之后的两个夏天,他相继从坚硬的砂岩中挖掘骨架。由于骨头相当沉重,于是他制造了一种用马匹拖拉的专用雪橇,这才把骨头运到附近的公路。他所发现的是第一具霸王龙的骨骸。

3、1910年,巴纳姆布朗率领的考察队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境内的红鹿河峡谷开始了大规模的采集。布朗在那里找到了保护得极为完好的戟龙、盔龙和尖角龙等骨架化石和一些恐龙皮肤化石。在纽约博物馆中,布朗的老板奥斯本迫不及待的把他命名为霸王龙的动物公诸于世,在安装骨架的同时,布朗和奥斯本以模型重塑霸王龙生前的风采,但是他们无法把重达两吨的骨头组合成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灵巧如鸟的巨兽,他们只好将他组合成直立而迟钝的模样。

4、2013年12月25日,英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说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块霸王龙耻骨化石,这是有证据显示霸王龙也曾经生活在南半球大陆上。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这块化石非常特别,确信于霸王龙。它长约30厘米,出土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恐龙湾,形状类似一根两端膨胀的杆,其中一端扁平,另一端呈靴状。

5、这块化石所属的物种已被暂时命名为NMV P186069。研究人员推测,其主人体形介于6.5-7.2米之间,重约5.9吨,而普通霸王龙体长可超过12米,重量可超9吨。尽管个头差别很大,但两者均头部巨大,前肢退化,后肢发达。

二、霸王龙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是什么?

外貌特征: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

生活习性:霸王龙位于白垩纪晚期的食物链顶端,当时北美洲的各种恐龙基本上都可以成为它的捕猎对象,有时它们也会攻击像阿拉莫龙这样的长颈食草恐龙。

扩展资料:

霸王龙是两足行走,在0.65亿年前白垩纪末期主要生活在北美洲西部的广阔地域。目前,科学家们仍置疑是否霸王龙是动作迟缓的食腐动物还是动作敏捷的掠食性动物,但无论它的食物是活着的还是生的,它口中的猎物一定很大,这种食肉性恐龙进食时一定非常血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霸王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盘点不为人知的恐龙之最:霸王龙是"暴君"(图)【5】

三、霸王龙的生活年代、形态、习性和生活环境

1、生活年代:

霸王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

2、形态: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为4米。臀部最高高度可达5.2米左右,头部最高高度近6米。

平均重量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大重量14.85吨,最大扬程约1.55米。咬合力一般为9万牛顿—12万牛顿,口尾最大咬合力约为20万牛顿。它也是最强壮的食肉恐龙。

3、习性:

霸王龙在晚白垩世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当时北美的各种恐龙基本上都可以成为它的猎物,有时会攻击阿拉莫龙等长颈食草恐龙。

4、生活环境:

在霸王龙发现地的附近,仍然有霸王龙时代的针叶植物和它的亲缘植物,当时的景色与佛罗里达州或乔治亚州南部相似。这个地区有一些小树,大约15-25米高,树干直径小于0.3米。在它的生命时代,所有家庭的现代植物都出现了。

而且恐龙的种类也比侏罗纪时期少,所以霸王龙生活的环境并非不可想象。

扩展资料:

恐龙和其它爬行动物一样,一生都生长得非常缓慢,但迄今为止,最大最长寿的的霸王龙仅活了28年。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埃里克森发现,霸王龙在发育期有一个快速生长期,

在此期间,霸王龙的生长速度非常快,每天几乎长出4公斤肉。这种爆炸性的生长使得霸王龙能在短时间内长就庞大身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霸王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暴龙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