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榍石

1.矿物学特征

1)矿物名称:榍石(Sphene)。

2)化学成分:CaTiSiO5。

3)晶系及结晶习性:单斜晶系,常见扁平信封状晶体(见图3-3-33),横截面呈楔形。有时为板状、柱状、针状、粒状集合体。

图3-3-33 片状榍石晶体

4)颜色:蜜黄色、绿色、褐色、橙色、无色,偶尔红色。

5)光泽及透明度:金刚光泽,油脂或玻璃光泽;不透明—半透明。

6)光性:二轴晶,正光性。

7)折射率与双折射率:折射率为1.900~2.03(4±0.020);双折射率为0.100~0.135。

8)多色性:黄色至褐色榍石为中—强,浅黄色、褐橙色和褐黄色。

9)荧光:紫外线下荧光惰性。

10)解理及断口:具两组中等解理;贝壳状断口。

11)摩氏硬度:5~5.5。

12)密度:3.52(±0.02)g/cm3。

13)放大检查:可见指纹状包体、矿物包体、双晶,可见后刻面棱线重影。

14)其他:色散强(0.051)。

2.宝石学资料

榍石单晶可磨制成很漂亮的多面形刻面宝石,有时也加工成祖母绿型。品质最优秀的榍石大概当属美国国家博物馆保存的由16块宝石级榍石组成的项链,其中最大的一颗重15ct以上。

3.产状与产地

产于变质岩中,是典型的接触变质矿物。主要产地有瑞士的圣哥达地区、法国、加拿大、墨西哥等。

二、大家觉得榍石值钱吗

锆石易与钻石、榍石、人造金红石相混。它们的区别是:钻石是均质体,在偏光镜中黑暗,硬度大;榍石、人造金红石的双折射率、色散度均比锆石高,往往出现"火彩"。

榍石的名字起源希腊文的“楔”,这是根据她的水晶体的形状命名的,因为含有矿物质钛,所以人们有时候也根据其矿物质性质称之为“钛石”

这也是世界最新也极稀少的宝石品种,此石有特殊的光处理能力,她能把所接受的光束吸收成碎片形成光怪陆离的颜色。典型的宝石“火”或“光偏差”。在这一点上榍石比钻石更优异。这一特征与她的多色形(不同角度观看呈现不同色彩)结合,其颜色的变化流转就异常丰富。通常的色彩为绿色、黄绿色,偶尔也有粉红色、黑色和巧克力色,呈现明亮的彩虹效果。

榍石有华美的外表,光散射高过钻石,火焰强烈、色影独特、多色性强、双折射且外表光滋细腻,由于有很好的光捕捉效果,制成耳环或挂坠会闪闪发光。双折射是她的重要特点,这一特征意味着她吸收光线后,能将其劈开并分成两条射线,因此,其底面就呈现朦胧的双像,美丽异常,如同锆石的双视效果。由于其硬度与钻石相同,抛光加工的难度也几乎使她“声名狼藉”,实在难以加工,抛光一粒上等的榍石可以成就一名宝石工匠的巨大名声。我们的切割师们总是小心翼翼地抛光榍石,以保证她们得以最大化地呈现自然效果所产生的美,大于一克拉的洁净榍石极其稀有。

三、榍石:比钻石还美丽的宝石,你不懂的高贵冷!

我们觉得钻石应该是最美最贵的天然宝石,其实我们太孤陋寡闻了,有一种纯天然宝石比钻石更闪更稀有更贵,那就是榍石。

榍石

榍石的英文名称为Sphene,属于单斜晶系,呈亚金刚光泽,折射率为1.88-2.05,双折射率为0.105-0.135,比重为3.45~3.55,它有着较强的三色性,常见绿黄、红黄和近无色。莫氏硬度是它的一个弱点,仅为5-5.5,这使得它很少被用于贵重的珠宝首饰制作中,因为硬度太低太易破损。榍石属于斜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形多以单晶体出现,呈扁平的楔形。

榍石主要产于白钛石中,属于一种次要矿物,在碱性伟晶岩中也有大晶体产出,也可在结晶片岩、片麻岩、硅卡岩中和砂矿中找到。榍石的名字是根据她的水晶体的形状命名的,因为含有矿物质钛,所以人们有时候也根据其矿物质性质称之为“钛石”。

榍石是世界上最新也极稀少的宝石品种,有特殊的光处理能力,她能把所接受的光束吸收成碎片形成光怪陆离的颜色。钻石散发出的是七彩的闪光,榍石散发出的是五彩缤纷的强火彩,是一种耀眼的光彩,比钻石更胜一筹。

榍石的双折射

榍石有华美的外表,光色散高过钻石(0.044),火焰强烈、色影独特、多色性强,由于有很好的光捕捉效果,制成耳环或挂坠会闪闪发光。双折射率高也是它的重要特点,这一特征意味着她吸收光线后,能将其劈开并分成两条射线,

因此,其底面就呈现朦胧的双像,美丽异常,如同锆石的双视效果。

双折射是她的重要特点,这一特征意味着她吸收光线后,能将其劈开并分成两条射线,因此,其底面就呈现朦胧的双像,美丽异常,如同锆石的双视效果。

强火彩的榍石

榍石的硬度

榍石既然那么漂亮为什么没有钻石那么的被人所认知呢,那是因为榍石有一个弱点,它的硬度很软,只有5摩氏,由于其硬度较低,抛光加工的难度也大,抛光一粒上等的榍石就可以成就一名宝石工匠的巨大名声。所以切割师们总是小心翼翼地抛光榍石,以保证它们得以最大化地呈现自然效果所产生的美,大于一克拉的洁净榍石极其稀有。至于它的硬度软到什么地步呢,软到和蜜蜡差不多吧。

榍石因为是晶体的,里面如果有杂裂的话很明显的,而由于它的硬度太软了,在开采的过程中粗鲁点对待的话都会导致如图片一样的情况。里面都是裂纹。所以开采出来的榍石大概就只有10%是可以做成珠宝的,其他的只能做废料。

榍石的变色效应

这块榍石标本晶体完美,还有一个特点是具有变色效应,这是在自然光下拍摄的,呈黄褐色。

在白色灯光下,榍石呈现出美丽的黄绿色。

在大自然中,不是所有的宝石都可产生变色效应,当宝石的可见光吸收谱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宝石才可能具有变色效应。一是宝石的可见光吸收谱中存在着两个明显相间分布的色光透过带,而其余色光均被较强吸收。二是透射光的波长与透射强度成正比。

其实变色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同光线下产生不同的色泽。另外具有明显变色效应的还有亚历山大石(变色效应是由于其成分中微量的Cr3+引起的。冷光灯下呈翠绿色,暖光灯下呈紫红色)、变色石榴石、水硬铝石和变色蓝宝等。

榍石为什么说比钻石还珍贵呢?

物以稀为贵,何况是如此特别的天然宝石呢。在纯天然宝石中除了榍石既有华美的外表又有特殊的双折射,目前是没有发现有其它的宝石有这项特殊功能的。

华美的外表,双折射,底面模糊突出整个宝石异常的美丽

常见的榍石颜色是蜜黄色和绿色

榍石多以单晶体出现,晶形呈扁平的楔形(信封状),横断面为菱形,底面特别发育时,呈板状。

榍石非常的软,从图中就可以看出挖出来的原石就已经有刮痕和裂纹了,里面的杂质也是一清二楚。即使这块原石在我们看来是很劣质,但在切割师眼中这块榍石已经算是无暇无裂了。

这块石头才是挑战切割师技术的榍石原石,整块稍微一切就会四分五裂的样子。

榍石晶体的形状

榍石,你可别小看它哦,虽然在国内认识它的人不多,国外就很流行这个,这么漂亮的宝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在中国兴起的。榍石一般都会被拿来镶嵌戒指或者吊坠、耳钉,做出来的效果非常的漂亮。

榍石戒指

榍石颜色及产地:

榍石的主要产地有澳洲、加拿大、马达加斯加、美国等地。

榍石与锆石的区别:

榍石与锆石都具备强烈的双折射,也同样有着近似钻石的高折射值使得两者看来相似。比重是鉴别这两种宝石的一个关键性物理特性,榍石的比重与钻石相当是3.52,锆石的比重是4.70,因此如果重量一克拉的锆石会看起来比一克拉的榍石小许多。

榍石主要鉴定特征:

1.强光泽,因折射率高RI1.89-2.02,表面的反射能力强;折射仪上表现为负读数;

2.高色散,色散值0.051,成品榍石中可见火彩;

3.强双折射,DR 0.130,肉眼可见双影象,刻面棱双影线距离较宽;

4.特征稀土光谱等为主要区分依据

最后特别提示喜欢榍石的朋友要注意了,榍石这么软,做戒指的话佩戴时需非常小心,否则很容易就把它弄裂了或者刮花了。如果做成耳钉或者吊坠的话会更合适,戒指还是挑钻戒比较合适,因为钻石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天然宝石。

四、什么是榍石?榍石有什么用?

榍石是一种次要矿物, 在伟晶岩中,尤其在碱性伟晶岩中,常有粗大的晶体产出,也见于结芯片岩、片麻岩、夕卡岩中,还可见于砂矿中。俄罗斯 科拉半岛是世界上著名的榍石产地。具明显楔形晶形和金刚光泽为主要特点。榍石经碳酸性热水溶液蚀变之后,会生成方解石、石英及隐晶质金红石。榍石有蜜黄色、褐色、绿色、黑色、玫瑰色等。金刚光泽。柱面解理清楚。摩斯硬度 5。比重3.45~3.55。用 途:提炼钛的来源材料,色泽美丽的榍石也可作为宝石。

五、石头有没有收藏的价值?

有的,她送给我的石头,意味着感情如石头一般坚不可摧,是我这辈子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之一,看见它就想起我们的恋爱故事,超级甜蜜,值得珍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