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识于微时,莫逆于心,守于经年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在不出名(或不发达)时相识,在内心里面不互相嫌弃,互相守候了很多年
清戴名世《赠叶苍岩序》:“两人微时,日相聚茅屋中。”
译文:意思是两个人认识的时候,每天都在茅屋中聚会。
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译文:三人互相看了看对方,笑了。在内心里面不互相嫌弃,于是成了朋友。
宋代柳永《雨霖铃》:“此去经年”。意思是这一走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再见了,这个经年就代表可能不到一年,可能许多年。
词语分解
莫逆的解释:指两人意气相投,交往密切友好详细解释语出《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犂、子来﹞四人相视而笑,莫逆於心,遂相与为友。”后遂以谓彼此志同道合,交谊深厚。
心的解释:心ī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
二、识于微时别于经年形容什么
识于微时别于经年的意思是在身份低微的时候认识,在很多年以后却分开了。这两句形容的是时间会冲淡一切,旧时的相濡以沫也抵不过岁月的变迁。
微时:卑贱而未显达的时候。就是指我们相识在卑微不出头的时候。
《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太后者, 高祖微时妃也。”意思是说吕后是汉高祖刘邦在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娶的媳妇。
经年:许多年。最早原意为:“经过一年。”但是在古书及古诗词出现的“经年”除了“经过一年”这个基本的常用的意义,有时表示不足一年,有时超过一年不到两年,有时又表示多年或好几年许多年。具体需要看语境。
宋代柳永的《雨霖铃》中有一句:“此去经年”。意思是这一走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再见了,这个经年就代表可能不到一年,可能许多年。
扩展资料
康熙四十八年的榜眼戴名世,号称南山先生,他曾给名士叶苍岩写过一篇文,里面提到“两人微时,日相聚茅屋中。”意思就是咱俩很卑微的时候就认识了,经常白天在茅屋里相聚,唠唠嗑什么的。文章不是很出名,叫《赠叶苍岩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年
三、识于微时,莫逆于心,守于经年的意思是?
意思是在不出名(或不发达)时相识,在内心里面不互相嫌弃,互相守候了很多年。
识于微时
读音:shí yú wēi shí
出自:清戴名世《赠叶苍岩序》:“两人微时,日相聚茅屋中。”
译文:意思是两个人认识的时候,每天都在茅屋中聚会。
扩展资料
莫逆于心出自
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译文:三人互相看了看对方,笑了。在内心里面不互相嫌弃,于是成了朋友。
庄子的散文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文学史上一位不朽的散文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四、识于微时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在不出名(或不发达)时相识。
读音:shí yú wēi shí
出自:清戴名世《赠叶苍岩序》:“两人微时,日相聚茅屋中。”
意思是两个人认识的时候,每天都在茅屋中聚会。
扩展资料
识于微时,没有名利纠缠,没有得失考量,心思中便只充盈着互帮互助,目光里便只余下了平和温暖,世间事多是如此,只有心中存了名利念头,才会有了私欲和权衡,才会打破平静与从容,识于微时之人,不是不渴求成功与理想,却总能在微时相互支撑共同前行,或许,这便是人性中固有的善与美吧。
也有许多人,相识于微时,离别于成年,究其原因,必是有一人只记得今日的浮华,遗忘了微时的美好,将真正的珍奇与虚饰的繁华本末倒置,为过往的美好设置了一处屏障,刻意拉远了彼此的距离,却殊不知,人之一生波涛起伏,有微时也就有高峰,有高峰也就有低谷,轻言放弃了微时的平等与纯真,却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五、识于微时什么意思?
意思是在不出名(或不发达)时相识。
读音:shí yú wēi shí
微:卑微、微贱、低下、不出名、不发达,等等。
出自:清戴名世《赠叶苍岩序》:“两人微时,日相聚茅屋中。”
意思是两个人认识的时候,每天都在茅屋中聚会。
扩展资料
世上有一种美好,叫作识于微时,由于彼时之人尚无名利纠缠,心思澄澈自然,彼此相识的时光便充满了温暖与从容,待到后来人生起伏,有人攀上高峰,有人原地踏步,不知不觉间便有了距离与陌生,只是识于微时的那种感觉却已悄然留存了下来。
那些识于微时的人,心中留存的只是彼此微时的模样,虽然不甚高大,没有光环绕身,没有玉帛华衣,却有着不必言说的自在与亲切,说话间不必字斟句酌,行事中无需思前想后,彼此之间无论是肩并肩抑或是面对面,都不必躲闪与慌乱,自自然然简简单单,却是人之一生最难寻觅与最最渴求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