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尺男儿等于多少厘米身高

按照现今的测量身高来计算,七尺男儿的身高等于1.7米左右。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是长度却不一样。根据史料记载,“七尺男儿”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从战国到秦汉,一尺的长度是23.1厘米左右,七尺就是161.7厘米左右,从三国到西晋,尺略有增长,达到了24.2厘米左右,七尺就是169.4厘米左右。但实际上“七尺”并非是指身高。而是指衣带下垂的长度。孩童为三尺,成人为七尺。七尺之躯代指成年人。《滕王阁序》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则表示自己是孩童。

二、七尺男儿身高多少?

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各不同时期单位换算

①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15.8厘米, 1寸 = 1.58厘米

②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1尺 = 23.1厘米

③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1尺 = 23.1厘米

④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 1尺 = 23.1厘米

⑤三国、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尺 = 24.2厘米

⑥东晋及十六国,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1尺 = 24.5厘米

⑦北朝、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厘米, 1尺 = 29.6厘米, 1寸 = 2.96厘米, 1分 = 0.296厘米

⑧唐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厘米, 1尺 = 30厘米, 1寸 = 3厘米, 1分 = 0.3厘米

大尺: 1丈 = 360厘米, 1尺 = 36厘米, 1寸 = 3.6厘米, 1分 = 0.36厘米

⑨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31.2厘米

⑩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厘米, 1寸 = 3厘米

三、7尺男儿等于多少cm?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七尺就是118.65cm;

周代,一尺合今23.1cm,七尺就是161.7cm;

秦时,一尺约23.1cm,七尺就是161.7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七尺就是149.45-166.2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七尺就是169.4cm;

南朝,一尺约25.8cm,七尺就是180.6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七尺就是216.3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七尺就是207.2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七尺就是214.9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七尺就是221.76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七尺就是217.7cm。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扩展资料

古代的尺要短于现代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现代的19.91厘米。到战国时,一尺是现代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

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这即使在现代,也算美男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是现代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尺

四、7尺男儿等于多少cm

7尺男儿身高大约等于170cm到180cm。在古时候,每个朝代的“尺”这个单位代表的实际长度都是不同的。最早在商朝时一尺为16.95cm。三国时期时一尺的长度变成了24.2cm。到了南朝,一尺为24.5cm。北朝时期更是达到了29.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