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战时苏联总人口是多少?
苏联在1939年统计人口约1.6亿
1939-1940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比萨拉比亚、卡累利阿、波兰东部以后,人口约1.8亿
二战中苏联军人因战事死亡688万(作战伤亡共2335万),加上被俘后遇害共死亡866万人,再加上平民牺牲,全国共死亡2700万人。战后人口1.53亿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
苏联1938年的国土面积达22,403,000 平方公里,并在1939年9月-1940年将国界向西推进了300到400公里,增加了2000多万人口,1940年人口达到了1.94亿。
十月革命后,苏联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都在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87年1月止,城市数量已达到2176个,城市人口达1.8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6%。1989年人口普查数字表明,总人口为286,731,000人。
扩展资料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国家。疆域横跨东欧、中亚、北亚的大部分;陆上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与瑞典、日本、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并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成为了与美国并称的世界超级大国,世界进入到两极格局,苏联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之后苏联与美国的冷战在1946年3月正式拉开序幕。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联
二、苏联在二战前与二战后人口各是多少?
1941年,苏联人口约为1.8亿.\x0d 《二战秘密档案》由俄罗斯军事历史学家鲍里斯·瓦季莫维奇·索科洛夫编著,他以研究苏维埃史、二战史见长,在西方历史学界具深远影响.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揭开卫国战争神圣的外衣,探讨了二战中最具争议性、迄今困扰着人们的问题.\x0d书中首次披露在卫国战争中苏联的死亡人数.该书称卫国战争的胜利虽然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胜利却不能掩饰所付出的过分巨大的代价.然而“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苏联”,人员伤亡的计算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禁区”.\x0d作者通过搜集一手材料,排除歪曲事实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用“数字对比”的方法进行统计.结果得出的数字惊人:苏联在卫国战争中的死亡人数达到了4330万人,几乎是德国死亡总人数——650万人的7倍,而这个数字的误差不会超过500万人!“租界法案”在苏联的文献材料中被轻描淡写,认为它对战争胜利的作用不足挂齿.书中称,没有西方的援助,苏联不仅不可能赢得卫国战争,而且甚至无法抵挡德国的入侵,也不能生产足够的武器和技术装备,更不能保障战争所用的燃料和弹药.本书利用一些秘密档案,揭示了卫国战争光辉光环下非人道的一面.\x0d在准备进攻德国的同时,斯大林和他的政治局战友们为防后患,在卡庭秘密屠杀一大批波兰军官.书中详细揭露了这次大屠杀的内幕.另一方面,红军内部对待自己的战俘也相当残忍.书中公开了处决战俘的密令,朱可夫元帅指示:所有人统统枪毙,不管是指挥员、是战士,还是他们的家庭.
三、苏联人口有多少人口?
苏联人口最多的时候,总人口为286,731,000人。
十月革命后,苏联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都在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87年1月止,城市数量已达到2176个,城市人口达1.8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6%。
苏联的介绍分析。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后增到15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十一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标志苏联完全解体;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并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执政。
四、二战时德国和苏联的人口和面积比
苏联1938年的国土面积达22,403,000 平方公里,并在1939年9月-1940年将国界向西推进了300到400公里,增加了2000多万人口,1940年人口达到了1.94亿。
德国的国土面积面积1939年633786 平方公里 ,其人口在1939年达69,314,000人
扩展资料:
苏德战争(德国方面称为东方战线;苏联方面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纳粹德国及双方盟国之间发生的战争。
时间从1941年6月22日德国开始进攻苏联、至1945年5月9日德国向苏联无条件投降为止。
苏德战争对世界的影响编辑
苏德战争的进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绝大多数苏联及俄罗斯学者和部份西方学者在战后都认为,假若没有苏联政府及苏联人民的英勇作战和顽强抵抗,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尚很难判断。
苏联的抵抗为英美等西方盟国发展军工业、增强武装力量、发展海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整个战争期间,苏联红军一共消灭了607个纳粹德军师(含党卫队师),而西方盟国只消灭了176个德军师;德国陆军及党卫队80%的兵员、以及75%的武器和技术装备被苏联红军消灭和缴获。
二战对战后很长时间内的欧洲格局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德国损失约23%的领土(约110,000平方公里)。
其中东普鲁士被苏联和波兰瓜分、西里西亚和波美拉尼亚在战后划归波兰领土;苏联政府主导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中、东欧政治秩序,直到1989年华沙条约国联盟解散,东欧剧变。
五、苏联人口最多多少人口 苏联有多少人口?
1939年,苏联人口约为1.6亿。1939年至1940年吞并波罗的海诸国、比萨拉比亚、卡累利阿和波兰东部后,人口约1.8亿。二战中苏两国688万士兵在战争中死亡(作战伤亡2335万),被俘后死亡866万人,中国死亡2700万人。战后人口1.53亿。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1938年苏联覆盖面积2240.3万平方公里,1939 -1940年9月将其边界向西推进300-400公里,增加人口2000多万。1940年,人口达到1.94亿。十月革命后,苏联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87年1月,城市数量达到2176个,城市人口达到1.8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6%。1989年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总人口为286,731,000人。延伸资料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人口第三的国家。领土横跨东欧、中亚和北亚的大部分地区;陆地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和朝鲜接壤;它与瑞典、日本、阿拉斯加和加拿大隔海相望。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执政。二战后,苏联与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世界进入两极格局。苏联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然后苏联和美国的冷战在1946年3月正式拉开序幕。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二天通过决议,宣布苏联不复存在。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了苏联的主要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参考来源-百度百科-苏联
二战苏联总人口为1.94亿。1938年,苏联陆地面积为2240.3万平方公里,1939年9月至1940年将其国界向西推进了300至400公里,增加了2000多万人口,1940年人口达到1.94亿。十月革命后,苏联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87年1月,城市数量达到2176个,城市人口达到1.8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6%。1989年人口普查数字显示,总人口为286,731,000人。人口众多的共和国有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中亚各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出生率高达每年2.6%,而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出生率为0.4-0.7%。资料:民族苏联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51%,乌克兰族占15%,乌兹别克族占6%,白俄罗斯族占4%。其他哈萨克人、鞑靼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国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还有楚瓦什语、达格尔斯坦语、巴什基尔语、波兰语、芬兰语、拉普语、蒙古语、库尔德语等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联
1941年6月,一亿九千六百七十万人。以上信息来自:《2013年俄罗斯发布苏联档案》报告指出,如果没有苏德战争,按照战前人口增长率计算,苏联人口将在1945年达到2.15亿,1950年超过2.4亿。
自1940年8月苏联加入波罗的海三国以来,其面积已达2240.2万平方公里。苏联二战时(1939年)人口约1.6亿,1941年约1.8亿。
二战结束时,美军1200万,苏军1000万。1939年约1.5亿,战时损失约3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