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七大工程奇迹 京杭大运河/长城竟都没上榜(假名单)
在世界建筑史上,有很多工程的建立都被称之为“奇迹”之举,于是便有了世界七大工程奇迹的这一说法,那么你知道这七大工程分别是哪七个吗?像中国的万里长城、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是否有被列入其中呢?那么下面就和我来一起了解下,竟然连长城都没上榜,可确定此名单“不可信”。
世界七大工程奇迹名单:
1、英法海底隧道
2、伊泰普大坝
3、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4、美国金门大桥
5、美国帝国大厦
6、荷兰三角洲工程
7、巴拿马运河
一、英法海底隧道
此隧道是在1987年的时候开始建设,于1994年完工,是一条联通英国和法国的海底铁路隧道,横跨英伦海峡,全长50.5公里,对于当时的技术来说,这确实一项“奇迹”客服无数的难关,将英国通往欧洲大陆的时间是大大缩短,也解决了当时只有轮渡和飞机的交通运输方式,所以被列为了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对于英、法之间的交通起到了重大的重用,由于造价昂贵,到现在还是还是负债状态。
二、伊泰普大坝
伊泰普大坝是巴西的一个“超级水利工程”,于1970年动工,在1984年的时候修建完成,是在中国三峡大坝没有建成之前的世界第一大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发电站,但如今也都是被三峡大坝所拥有。但毕竟其建设的时间早,对于当时的技术落后的巴西来说,建造这样一个巨型的大坝也确实是个奇迹工程了。
三、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曾是世界最高塔类建筑物,世界第一高建筑物,如今已经是被日本晴空塔所超越(600米),建造于1976年,也是相当的早了,目前也是属于加拿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但对于如今世界高楼云集来说,此电视塔确实是有点不值得一提了,能够当选世界七大工程之一确实还是有不少水分存在的。
四、美国金门大桥
美国的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长度达到千米以上的桥,是于1933年的时候开始建造,历时4年,于1937年完工,桥长2737米,在20世纪30年代便拥有着如此强大的造桥技术,也确实可以看出美国的强大之处了,反正在当时的中国可是没有此技术能造这么大的桥的。
五、美国帝国大厦
美国帝国大厦是曾经的世界第一高楼、全球最长建筑,高度为448米,于1931年建成,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目前在美国高楼中它也是排在前10名之中,虽说在现如今的摩天大楼中,帝国大厦的高度并不能算上什么,但其毕竟修建的历史早啊,在这么早的时候,我想也是只有美国有这样的实力来建造如此高的大楼了。
六、荷兰三角洲工程
荷兰三角洲工程是一个防洪大坝,为了防止海啸的袭击,所建造了一个长达30公里的大堤。于1956年开始建造,直到1986年的时候才正式完成,历经30年之久完成的一大“超级工程”,解决了荷兰人民对于洪水的困扰,此工程对于荷兰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七、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竟然也能被列为是“工程奇迹”这点就非常说不通了,我们国家的京杭大运河都没有上榜,它凭借的是什么?总长80公里,就连京杭大运河5%的长度都没能达到,你说这是不是假?在说时间了,巴拿马运河是在1880年开工,但京杭大运河却是在我国古代隋唐时期便是已经完成的,这怎么说也能不到它上榜啊。
二、现代世界七大奇迹是哪七大
所谓七工程大奇迹,是对近代世界工程的美誉,分别是巴拿马运河,荷兰北海保护工程,美国帝国大厦,美国金门大桥,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加拿大国家电视塔,英吉利海底隧道!废话不多说,下面有小编一一说明!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英语:Panama Canal;西班牙语:Canal de Panama)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
巴拿马运河,总长82公里,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建造巴拿马运河的负责人法国的菲迪南·德·勒塞普在1880年1月1日负责开始动工开凿巴拿马运河,但是在高燥地带开凿苏伊士运河和在热带丛林内开凿完全不同,洪水、泥泞、热带的流行病如疟疾、黄热病等造成的高死亡率迫使法国人放弃了这个计划。1903年,工程由美国接手。
1914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极大地缩短了美国东西海岸间的航程,比绕合恩角缩短了14800公里。为了建造巴拿马运河,法国在开始付出了3亿美元,美国又追加了3.75亿美元,共挖掘了1亿7700万方土方,用了450万方混凝土,最多时有4万工人同时施工。
荷兰北海保护工程
荷兰北海保护工程,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荷兰近1/3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为阻止海洋的进犯,他们建起一系列巨型防洪屏障。该计划是在风暴频发的北海之中建造一道30公里长的防洪堤,以防海水的袭击,与此同时,在防洪堤后面建一个既没有潮汐也没有洪灾危险的淡水湖。
荷兰境内地势非常低平,在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中,约有27%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在那里,东南部海拔—二百米的地方就算“高原”了。生活在这样的国土环境里,如果没有海堤和河堤的保护,许多人将失去家园。在历史上,荷兰人民深受北海之苦,海水内侵使千里沃野变成泽国。1282年,海水突破海堤,北海与伏列沃湖连成一片,形成了须德海。据统计,从13世纪至今,荷兰的国土被北海侵吞了56万多公顷。但是,荷兰人并未就此屈服。荷兰这个国家有近25%的国土在海平面以下。荷兰人与水抗争了几百年,努力捍卫自己的土地。可是,土地开始缓慢下沉。与此同时,海平面渐渐上升。于是,荷兰人采取了极端的应对措施——修建巨型屏障,把海挡住。
美国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是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曼哈顿第五大道350号、西33街与西34街之间的一栋著名摩天大楼。
名称源于纽约州的昵称──帝国州,故其英文名称原意为纽约州大厦或者帝国州大厦,惟帝国大厦的翻译已经约定俗世并沿用。帝国大厦为纽约市以至美国最著名的地标和旅游景点之一,为美国及美洲第4高,世界上第25高的摩天大楼,也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楼(1931-1972年)。楼高381米、103层,于1951年增添的天线高62米,提高其总高度至443米,由Shreeve,Lamb,and
Harmon建筑公司设计,为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大楼于1930年动工,于1931年落成,建造过程仅410日,是世界上罕见的建造速度纪录。
帝国大厦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评价为现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纽约地标委员会选其为纽约市地标;1982年被列入美国国家历史遗迹名录(编号82001192),1986年被指定为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大厦在进行巨额费用的改建,正在努力转变为一个更加节能的环保绿建筑。[1]
美国金门大桥
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是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也是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历时4年,利用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由桥梁工程师约瑟夫·施特劳斯(Joseph
Struss,1870—1938年)设计。因其历史价值,于2007年由英、美两国合拍成同名纪录片。
金门大桥的北端连接北加利福尼亚,南端连接旧金山半岛。当船只驶进旧金山,从甲板上举目远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桥的巨形钢塔。钢塔耸立在大桥南北两侧,高342米,其中高出水面部分为227米,相当于一座70层高的建筑物。塔的顶端用两根直径各为92.7厘米、重2.45万吨的钢缆相连,钢缆中点下垂,几乎接近桥身,钢缆和桥身之间用一根根细钢绳连接起来。钢缆两端伸延到岸上锚定于岩石中。大桥桥体凭借桥两侧两根钢缆所产生的巨大拉力高悬在半空之中。钢塔之间的大桥跨度达1280米,为世界所建大桥中罕见的单孔长跨距大吊桥之一。从海面到桥中心部的高度约60米,又宽又高,所以即使涨潮时,大型船只也能畅通无阻。
巴西伊泰普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西语:Itaipu
Binacional;英语:Itaipu
Dam),位于巴拉那河流(世界第五大河,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经巴西与巴拉圭两国边境的河段。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发电机组和发电量由两国均分。目前共有20台发电机组(每台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度,其中2008年发电948.6亿度。是当今世界装机容量第二大,发电量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我国三峡电站。
巴拉那河全长5290公里,总流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伊泰普坝址以上的流域面积82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2860亿立方米,分别占全流域的28%和39%。伊泰普以上流域均在巴西境内,水量充沛、落差也较大。伊泰普水库总库容
290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90亿立方米,相当于年径流量的6.6%。在上游还建成23座水库,与伊泰普水库合计总库容2169亿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1265亿立方米,相当于年径流量的44%,所以调节性能很好。1973年巴西、巴拉圭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共同开发界河长200km一段水力资源,历时16年,耗资170多亿美元,1991年5月建成举世界瞩目的伊泰普水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82万平方公里,大坝全长7744米,196米,拦腰截断巴拉那河,形成面积1350平方千米、库容290亿立方米的人工湖。多年平均流量8500立方米
/s。坝址处常水位时河宽约400m,枯水河槽宽250m,基岩主要为坚硬完整玄武岩。电站总库容290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90亿立方米 。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英语:the CN
Tower,又译加拿大国家塔、西恩塔是一座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的电波塔。英文原名里的“CN”最初是“Canadian
National”首字母缩写,现在则是“Canada's
National”的缩写,但两个名称皆不常使用。塔高553.33米,现为世界上第五高的自立式建筑物。该塔被认为是多伦多的地标,每年吸引超过200万人次参观。
自从在1976年落成后,该塔一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纪录为最高的建筑物,直至被哈利法塔(迪拜塔)超越为止。但从专业角度看,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并不是一个建筑物,而是一个非建筑结构物。加拿大国家电视塔是多伦多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第二高的通讯塔,塔内拥有将近1700多级的金属阶梯,塔高约等于于一百几十层楼的高度。塔内装有多部高速外罩玻璃电梯,只需58秒就可以将游客从电视塔底层送至最高层,在塔顶可以远远眺望整个多伦多城市以及安大略湖等周围的景色。1995年,加拿大国家电视塔被美国土木工程协会收入世界七大工程奇迹。
英吉利海底隧道
英吉利海峡隧道(英语:The Channel Tunnel、法语:le tunnel sous la
Manche)也称为英法海底隧道、欧洲隧道,是一条把英国英伦三岛连接往欧洲法国的铁路隧道,于1994年5月6日开通。它由三条长51km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是世界第二长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两条铁路洞衬砌后的直径为7.6m,开挖洞径为8.36~8.78m;中间一条后勤服务洞衬砌后的直径为4.8m,开挖洞径为5.38~5.77m。从1986年2月12日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约150亿美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
隧道横跨英吉利海峡,使由欧洲往返英国的时间大大缩短。隧道长度50千米,仅次于日本青函隧道。海底长度39千米。单程需35分钟。通过隧道的火车有长途火车、专载公路货车的区间火车、载运其他公路车辆(像是大客车、一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区间火车。隧道由欧洲隧道技术公司经营,但因为隧道建造费用极高,所以债务沉重。
以上就是现代世界七大奇迹的内容啦!
原文链接:世界7大工程奇迹分别是哪些
三、七大工业奇迹分别是什么?
七大工业奇迹分别是:
英国的大东方号(在布里斯托建成)、伦敦下水道(伦敦)、贝尔灯塔(苏格兰安格斯海域);美国的布鲁克林大桥(纽约)、太平洋铁路(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至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胡佛水坝(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黑峡);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
七大工业奇迹不同于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选的七大工程奇迹(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荷兰的北海保护工程、美国的帝国大厦和金门大桥、加拿大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巴西的伊泰普大坝,以及英国及法国的英法海底隧道)。而是由英国人评选的工业时代的七大工程奇迹。由于英国最早进入工业时代,而美国将工业时代发扬光大,所以七大工业奇迹主要是英美的奇迹(英国、美国各3个,巴拿马运河也最终是美国人修筑的),相比之下美国的七大工程奇迹就主要在美洲了(美洲占5个,其中美国有2个)。
四、世界著名运河
世界十大运河依长度排名分别为京杭大运河、伊利运河、阿尔贝特运河、苏伊士运河、莫斯科运河、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基尔运河、约塔运河、巴拿马运河、曼彻斯特运河。其中京杭大运河为最长,工程最大。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2伊利运河
伊利运河(Erie Canal)的全长为584公里(363 英里),整条运河的为12米(39 英尺)宽、1.2米(4 英尺)深。整条运河总共有83个水闸,每个水闸有27米乘4.5米(90英尺乘15英尺),最高可以行驶排水量68公吨(75吨)的平底驳船。伊利运河是第一条提供美国东海岸与西部内陆的快速运输工具,这比当时最常用的以动物拉动的拖车还快许多。伊利运河不只加快运输的速度,也将沿岸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运输成本减少了95%。快捷的运河交通使得纽约州西部更便于到达,因此也造成中西部的人口快速成长。
3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公里(105海里),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也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4阿尔贝特运河
阿尔贝特运河是比利时东北部运河。西起马斯河上的列日,东抵斯海尔德河上的安特卫普,长约130公里。最狭24米,水最浅5米。1930年始建,1939年完成。可通航2,000吨级船只。借此连接安特卫普和列日两个重要工业区。
连接比利时安特卫普(Antwerp)和列日(Liege)的水道。1939年建成,长约130公里(80里),河床最窄处宽24公尺(80尺),可通航排水量2,000吨、最大吃水量2.7公尺(9呎)的船。它通过高度工业化的地区,有6座三厢船闸,在列日的蒙新(Monsin)地方有一座单厢船闸。
5莫斯科运河
莫斯科运河,1947年前称“莫斯科-伏尔加河运河”,跨越莫斯科、特维尔两州,全长128公里,河宽85米,水深可通航载重5千吨的船只。开始修建于1932年,一共经历了四年零八个月,在完成了通往伏尔加河的航道后,于1937年5月1日竣工。运河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由劳改犯人建造。起于杜布纳镇附近的伊万科夫水库,在距离莫斯科河河口190公里的图希诺把后者连接起来。
运河的建成令莫斯科成为“五海之港”(порт пяти морей),可以乘船到里海、波罗的海、白海、黑海和亚速海。除了航运、旅游用途,运河也为莫斯科带来接近一半的供水。
6伏尔加河顿河运河
伏尔加河-顿河运河是连接窝瓦河即伏尔加河下游与顿河最终注入亚速海的运河。它位于俄罗斯西部的伏尔加格勒(Volgograd)州。
现今运河的工程於1948年开始兴建,1952年竣工。起於顿河齐姆良斯克(Tsimlyansk)水库东岸的卡拉奇(Kalach),止於伏尔加格勒正南方的窝瓦河畔的红军村(Krasnoarmeysk),长101公里(63哩)。沿途设有13个船闸,到窝瓦河的落差为88公尺(289呎),到顿河的落差为44公尺(144呎)。有卡尔波夫卡(Karpovka)、别列斯拉夫卡(Bereslavka)和瓦尔瓦罗夫卡(Varvarovka)3个水库,共长45公里(28哩)。可通行大型内河船只及小型海轮,打开了窝瓦河-卡马河-海的通海航道。
7基尔运河
基尔运河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是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
德国的北海-波罗的海运河(Nord-Ostsee-Kanal), 位于德国北部的基尔运河,西南起于易北河口的布伦斯比特尔科克港,东北至于基尔湾的霍尔特瑙港,横贯日德兰半岛,全长53.3海里 ,是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重要航道,故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基尔运河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的航程,比绕道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减少了370海里。
德国修建这条运河,原为避免军舰绕道丹麦半岛航行,建成后,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程缩短了756公里之多。在商业上,现为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最安全、最便捷和最经济的水道。1907年开始对河床进行拓宽和加深工程,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几周完成,已能通行大型舰船。
8约塔运河
约塔运河(瑞典语作Gota Kanal)是瑞典约塔兰的运河,于19世纪初建造。由这条运河为主体的水道途经维纳恩湖和韦特恩湖,延伸至约塔河和特罗尔海特运河(Trollhätte kanal),把卡特加特海峡城市哥德堡和波罗的海城市南雪平连接起来。 运河本身长190.5公里,其中87.3公里为挖掘和爆破而成,阔由7至14公里不等,最深处约3公里。它共有58个水闸,能容纳长32米、阔7米、吃水2.8米的船只。
9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英语:Panama Canal;西班牙语:Canal de Panama)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由巴拿马共和国拥有和管理,属于水闸式运河。其长度,从一侧的海岸线到另一侧海岸线约为65千米(40英里),而由大西洋(更确切地讲是加勒比海)的深水处至太平洋的深水处约82千米(50英里),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也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10曼彻斯特运河
曼彻斯特运河是英国英格兰西北部的运河。从东哈姆到曼彻斯特,长58公里,宽14—24米,深约9米,有5个船闸,可通海轮。1887年开始修凿,1894年通航。由默西河和伊尔韦尔河供水。
1894年通航的连接英国赤郡的伊斯特姆(Eastham)与曼彻斯特市的水道。此运河使大型远洋轮可以进入曼彻斯特,河长58公里(36哩),宽14~24公尺(45~80呎),深约9公尺(28~30呎),有5道船闸。
五、世界七大工程奇迹。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拉丁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总长82公里,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建造苏伊士运河的负责人法国的菲迪南·德·勒塞普在1880年1月1日负责开始动工开凿巴拿马运河,但是在高燥地带开凿苏伊士运河和在热带丛林内开凿完全不同,洪水、泥泞、热带的流行病如疟疾、黄热病等造成的高死亡率迫使法国人放弃了这个计划。1903年,工程由美国接手。 1914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极大地缩短了美国东西海岸间的航程,比绕合恩角缩短了14800公里。为了建造巴拿马运河,法国在开始付出了3亿美元,美国又追加了3亿7500万美元,共挖掘了1亿7700万方土方,用了450万方混凝土,最多时有4万工人同时施工。
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位于美国纽约市,共有102层。由Shreeve, Lamb, and Harmon建筑公司设计,1930年动工,1931年5月1日落成,只用了410天。它的名字来源于纽约州的别称The Empire State(帝国之州)。 帝国大厦在世界贸易中心兴建之前,一直是纽约市最高的建筑,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全球最高的建筑。在它兴建之前克莱斯勒大厦是全球最高的建筑。目前它是美国第二高的建筑,排在芝加哥的西尔斯大楼之后。帝国大厦原本共381米,20世纪50年代安装的天线使它的高度上升至448.7米。根据估算,建造帝国大厦的材料约有330000吨。大厦总共拥有6500个窗户、73部电梯,从底层步行至顶层须经过1860级台阶。它的总建筑面积为204,385平方米。
金门大桥
金门大桥是美国旧金山市的标志性建筑。它跨越联接旧金山湾和太平洋的金门海峡,南连旧金山的北端,北通加州的马林县,位于北纬37°49′,西经122°29′。金门大桥桥墩跨距1280.2米,是世界上第一座跨距千米以上的悬索桥,宽27.5米,桥身呈褐红色,金门大桥拥有世界第四高的桥塔,高达227.4米,全桥总长2737.4米。 1933年1月5日大桥开始施工,在1937年4月完工,同年5月27日对行人开放。第二天(5月28日),随着罗斯福总统在华盛顿按下一个电钮,该大桥对汽车开放。而金门大桥的两个桥墩在1964年之前拥有世界上悬索桥中最长的跨度。这两个桥墩直到不久之前还是世界上最高的悬索桥桥墩。1957年之前它还是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高553.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自立构筑物。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伦多市,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次参观。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由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建造于1976年,目的是显示加拿大强大的工业。最初只是被设计为传送广播电视信号的天线,305米高度处有用于传送预告信号的微波接收器。而广播天线位于塔的最顶端。电视塔内建有高447米的金属阶梯,有1,776级,是世界上最高的金属阶梯。这些阶梯用于紧急用途。
伊泰普大坝
伊泰普大坝位于巴西巴拉那河,是直至三峡大坝完工前全球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大坝于1970年1月动工,1984年5月5日落成。
英法海底隧道
英法海底隧道是一条把英国英伦三岛连接往欧洲法国的铁路隧道,1987年12月1日动工,1994年5月6日开通。隧道横跨英伦海峡,使由欧洲往返英国的时间大大缩短。隧道长度50.5公里,仅次于日本青函隧道。海底长度37.9公里。单程需35分钟。通过隧道的火车有长途火车、专载公路货车的区间火车、载运其他公路车辆(像是大客车、一般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区间火车。隧道由欧洲隧道技术公司经营,但因为隧道建造费用极高,所以债务沉重。
北海保护工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世界七大工程奇迹)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汉汉▼▲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转换内容:
简体:世界七大工程奇迹;繁体:世界七大工程奇迹;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
简体:奇迹;繁体:奇迹;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奇迹
[展开] 字词转换说明
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于手动转换。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世界七大工程奇迹,简称世界工程奇迹,是指近代至现代七项最大型的工程,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出。[1] 它们分别是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荷兰的北海保护工程、美国的帝国大厦和金门大桥、加拿大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巴西的伊泰普大坝,以及英国及法国的英法海底隧道。
目录 [隐藏]
1 创立工程奇迹来由
2 巴拿马运河
3 北海保护工程
4 帝国大厦
5 金门大桥
6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7 伊泰普大坝
8 英法海底隧道
9 参考资料
10 参见
[编辑] 创立工程奇迹来由
此条目或章节需要扩充,请协助改善这篇条目。(2008年1月12日)
更进一步的信息可能会在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条目后将此模板移除。
[编辑]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主条目: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拉丁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总长82公里,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建造苏伊士运河的负责人法国的菲迪南·德·勒塞普在1880年1月1日负责开始动工开凿巴拿马运河,但是在高燥地带开凿苏伊士运河和在热带丛林内开凿完全不同,洪水、泥泞、热带的流行病如疟疾、黄热病等造成的高死亡率迫使法国人放弃了这个计划。1903年,工程由美国接手。
1914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极大地缩短了美国东西海岸间的航程,比绕合恩角缩短了14800公里。为了建造巴拿马运河,法国在开始付出了3亿美元,美国又追加了3亿7500万美元,共挖掘了1亿7700万方土方,用了450万方混凝土,最多时有4万工人同时施工。
[编辑] 北海保护工程
北海保护工程主条目:北海保护工程
荷兰又叫尼德兰,即“低洼之国”,西、北两侧濒临北海,莱茵河在这里入海。 境内地势非常低平,在4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中,约有27%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在那里,东南部海拔—二百米的地方就算“高原”了。 生活在这样的国土环境里,如果没有海堤和河堤的保护,许多人将失去家园。 在历史上,荷兰人民深受北海之苦,海水内侵使千里沃野变成泽国。
1282年,海水突破海堤,北海与伏列沃湖连成一片,形成了须德海。 据统计,从13世纪至今,荷兰的国土被北海侵吞了56万多公顷。 但是,荷兰人并未就此屈服。 荷兰这个国家有近四分之一的国土在海平面以下。 荷兰人与水抗争了几百年,努力捍卫自己的土地。 可是,土地开始缓慢下沉。 与此同时,海平面渐渐上升。 于是,荷兰人采取了极端的应对措施——修建巨型屏障,把海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