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狼居胥山是现在的哪里?

狼居胥山,古山名,汉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霍去病出代郡塞击匈奴,封狼居胥山,一说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肯特山,一说即今河套西北狼山,皆与《史记》、《汉书》所载当时用兵途径不合 历史之谜的狼居胥山,狼居胥山是汉武帝的大将霍去病出兵漠北与匈奴打仗时所封的一座山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载入《史记》与《汉书》中,弄清这座古山的位置,对研究汉武帝时期与匈奴单于的战争用兵途径及其历史都有一定的意义。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这座历史名山,但都没有较详细的考察和报道,《辞海》里也没确切的解释。狼居胥山的所在地问题已成了历史之谜。 最新的考证结果据李云清近年来考察的资料:清康熙帝在率师征葛尔丹的战役中《清鉴》是这样记载的:“三征葛尔丹,帝亲征,渡黄河幸宁夏,勒铭于狼居胥山,五月还京师。”又,根据现存于内蒙古博物馆的“圣祖(康熙)御制崇福寺碑文”中有关记载:“是冬朕复师鄂尔多斯,剿抚并用,厄鲁特众绎归命,而葛尔丹仍未向顺。丁丑,率师驻狼居胥山麓,官兵分道进。葛尔丹计穷自毙,子女就获,余党悉平。”此碑文与《清鉴》记载是一致的,从宁夏去的狼居胥山。另据《朔漠方略》一书记载,康熙三十六年四月庚戌朔,“狼居胥山碑文”《朔漠方略》有记载,三征葛尔丹:“第一次在康熙三十五年二月,驻跸拖陵,到达克鲁伦河;第二次在三十五年冬,驻跸鄂尔多斯;第三次在三十六年二月,由云中直抵宁夏,循贺兰山出边,次狼居胥山麓。”这样看来狼居胥山所在地位置已基本清楚了,应经宁夏绕贺兰山出边如蒙古境内不远矣! 关于康熙三征葛尔丹的行军路线及时间,《清史稿》中有较详细记载,“...丁丑,上驻跸宁夏,察恤昭莫多、翁金陈亡弃兵。已卯,祭贺兰山,庚辰,上阅兵,命侍卫以御用食物均赐战士。润三月辛已朔,日有食之,庚寅...宁夏百姓闻上将行,恳留数日,上曰:“边地硗瘠,多留一日,即多一日之扰,尔等诚意,已知之矣。夏四月辛亥,上次狼居胥山。” 依据《清史稿》所载,康熙率军从宁夏出边后到达狼居胥山,从时间上推算于润三月庚寅之后离开宁夏贺兰山,于夏四月辛亥次狼居胥山,这样计算共有十八天到二十天之间,按每天行军50--70华里计算,二十天时间最多行程1000到1400华里,那么从地图上看,由贺兰山向北最多能达到戈壁阿尔泰山,说什么也不会到达肯特山附近。肯特山距贺兰山有两千里之遥,当时大部队行军作战一般每天行军在50华里左右,70华里以上可谓急行军了。另据史料记载,汉代将军霍去病出代郡塞二千余里封狼居胥山乃还,从代郡塞到狼居胥山二千余里的地方也正合距今蒙中蒙边境不远的蒙古国一边的戈壁阿尔泰山脉。从行军方向上看应为今地图上标明的呼尔呼山或古尔班赛汗山(古尔班博克多山)附近。

二、狼居胥山地理位置是什么?

狼居胥山第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就是在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当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击。而此前,匈奴仰仗自己的铁骑之雄鸣镝之利屡屡犯边、劫掠中原。根据原文中提供的资料,,可以推定狼居胥山就是今蒙古乌兰巴托东侧的肯特山。

农耕文明对游牧民族真正第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也许就是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了。这次出击,霍去病深入漠北两千余里,击溃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俘虏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并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

“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三、狼居胥山在哪里

狼居胥山、是古时候的山名、现在在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一说就是今河套西北狼山。

弄清楚这座古山的位置、对匈奴单于的战争的用兵途径以及历史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历史之谜的狼居胥山、距离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多年来人们也一直在寻找这座历史名山、但是都没有较详细的考察和报道。

另外跟据史料中记载、汉代将军出代郡塞二千余里封狼居胥山、从代郡塞到狼居胥山二千多余里的地方、也正距离今天的蒙中蒙边境不远的蒙古国一边的戈壁阿尔泰山脉。

从行军的方向上来看、应该是今天地图上标明了的呼尔呼山或者是古尔班赛汗山(古尔班博克多山)的附近。

依据清史稿中所载、宁夏出边之后到达狼居胥山、从时间上推算是润三月庚寅之后才离开的宁夏贺兰山、这样计算一共有十八天到二十天之间、那从地图上来看、说什么也不会到达肯特山附近。

狼居胥山,古山名。汉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西汉大将霍去病出兵漠北攻打匈奴,取得大胜,封狼居胥山。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写道: “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史记·匈奴列传》 写道:“……汉骠骑将军之出代二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七万余级,左贤王皆遁之,骠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

《汉书·霍去病传》写道:……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济弓卢……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四、狼居胥山在哪?

狼居胥山,古山名,汉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霍去病出代郡塞击匈奴,封狼居胥山,一说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肯特山,一说即今河套西北狼山。后通过各种史料得出:第一,狼居胥山出代郡二千余里( 代郡在今河北蔚县一带) 。第二,济弓卢( 弓闾即弓卢) 就是渡过弓卢水( 弓卢水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克鲁伦河) 。第三,禅姑衍,姑衍是山名,当在狼居胥山附近。可以推定狼居胥山就是今蒙古乌兰巴托东侧的肯特山。

五、狼居胥山在今天哪里狼居胥山现在的位置

1、狼居胥山,古山名。汉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汉武帝的大将霍去病出兵漠北攻打匈奴,封狼居胥山。狼居胥山现在指的是漠北。

2、封狼居胥山,一说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肯特山,一说即今河套西北狼山,皆与《史记》、《汉书》所载当时用兵途径不合。

3、历史之谜的狼居胥山,狼居胥山是汉武帝的大将霍去病出兵漠北与匈奴打仗时所封的一座山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六、狼居胥山在现在的哪里?

狼居胥山地理位置是漠北。

狼居胥山,古山名。汉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汉武帝的大将霍去病出兵漠北攻打匈奴,封狼居胥山。

西汉元狩四年,霍去病深入漠北两千余里,击溃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俘虏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并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

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意图“封狼居胥”,没成想北伐一败涂地,被强敌北魏一直追击到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刘宋几乎亡国。辛弃疾曾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说的就是这一段典故。

唐朝时,李靖李绩这二李大破突厥,在狼居胥山下飞驰而过;大将侯君集灭吐谷浑的大军,也曾在这里驻扎过。唐朝人的诗歌里,遍地响彻着狼居胥山的寒风:“何问狼居胥,执戟夜急行”、“狼胥山前秋风紧,黄沙漠漠起塞声”。

明朝时,明太祖朱棣五征蒙古,曾经追击蒙古败军至狼居胥山下,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然后勒石记功凯旋还朝。

清代康熙帅军远征葛尔丹的战役中《清鉴》这样记载:“三征葛尔丹,帝亲征,渡黄河幸宁夏,勒铭于狼居胥山,五月还京师。”

一次次的封狼居胥,无不代表着彪悍战功和中原农耕文明对草原游牧民族的伟大胜利。那么,这个狼居胥山到底是哪里呢?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写道: “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史记·匈奴列传》 写道: “.. 汉骠骑将军之出代二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七万余级,左贤王皆遁之,骠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汉书.霍去病传》写道: .. ....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济弓卢....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瀚海即今杭爱山,是蒙古北冰洋流域和内河流域的分水岭。时人多以为贝加尔湖,误。)

从以上三篇原文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看出: 第一,狼居胥山出代郡二千余里( 代郡在今河北蔚县一带) 。第二,济弓卢( 弓闾即弓卢) 就是渡过弓卢水( 弓卢水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克鲁伦河) 。第三,禅姑衍,姑衍是山名,当在狼居胥山附近。

扩展资料

农耕文明对游牧民族真正第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也许就是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了。

这次出击,霍去病深入漠北两千余里,击溃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俘虏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并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

“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