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79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情?谢谢大家
公元1790年正好是乾隆五十五年。这一年是乾隆的八十岁寿诞,风光无限的乾隆爷,觉得自己的寿诞绝对不能平平常常的过,因此就下令各地要给他进贡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同时他也下了一道旨给内务府的造办处,要求他们打造一样非常有意思的东西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最贵以及皇家的奢靡,在这种情况之下,内务府就为他造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而乾隆恰恰对这个小玩意非常感兴趣,爱不释手。那么这个小玩意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这个造型别致,耀眼夺目的金杯,就是乾隆皇上格外器重的“金瓯永固”杯。
全文未完:
二、1789年中国谁当皇帝
1789年中国的皇帝是乾隆帝,他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这个时候的清朝开始有衰落的现象,乾隆六下江南,并仿制江南园林广修园林,劳民伤财,政治日渐腐败。当时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得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加上贪官和珅等官员腐败,于乾隆晚期到嘉庆时期陆续爆发民变。
白莲教于1770年代举兵,后来又于1796年爆发川楚教乱,八年后被清军镇压,领袖王三槐被处死。台湾天地会领袖林爽文于1787年发动林爽文事件。
扩展资料
乾隆帝在位期间,中国已经发展达到封建社会历史的最高峰。文治上,乾隆帝重视社会的稳定,继续施行雍正帝的“摊丁入亩”制度,同时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人口大幅增长。
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中国历史上人口首次破亿,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更是突破3亿。武功上,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反击廓尔喀入侵,捍卫了西藏的主权完整;平定林爽文叛乱,保卫台湾的统一,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三、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及帝王是什么?
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及帝王是如下:
一、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二、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三、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四、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五、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六、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七、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八、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九、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十、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十一、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共计:156年。
十二、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十三、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十四、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十五、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六、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十七、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十八、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十九、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二十、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四、1790年是清朝那个皇帝执政
1790年是乾隆五十五年,乾隆皇帝在位。乾隆在位时期:1735年10月18日-1796年2月9日。
五、中国1790是什么朝代,谁是皇帝?
1790年,中国农历庚戌年,生肖属狗年,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
清朝,皇帝是乾隆。
六、中国各个朝代是公元几几年?对应的皇帝是谁?韩国对应朝代和皇帝是?
朝鲜太祖 李成桂 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
朝鲜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朝鲜太宗 李芳远 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朝鲜世宗 李祹 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朝鲜文宗 李珦 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长子
朝鲜端宗 李弘暐 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朝鲜世祖 李瑈 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朝鲜睿宗 李晄 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朝鲜成宗 李娎 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燕山君 李隆 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 成宗长子
朝鲜中宗 李怿 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朝鲜仁宗 李峼 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长子
朝鲜明宗 李峘 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朝鲜宣祖 李昖 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光海君 李珲 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仁祖 李倧 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朝鲜孝宗 李淏 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朝鲜显宗 李棩 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朝鲜肃宗 李焞 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 显宗嫡子
朝鲜景宗 李昀 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 肃宗庶长子
朝鲜英祖 李昑 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 肃宗庶四子
朝鲜正祖 李祘 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朝鲜纯祖 李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长子
朝鲜宪宗 李奂 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 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
朝鲜哲宗 李升 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 庄献世子第三子恩彦君李裀之孙,父为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
朝鲜高宗 李熙 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 庄献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孙,祖父南延君李球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孙,父为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
朝鲜纯宗 李坧 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长子
年号
太祖 李成桂 用明朝年号 (洪武)
定宗 李芳果 用明朝年号 (建文)
太宗 李芳远 用明朝年号 (永乐)
世宗 李祹 用明朝年号 (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
文宗 李珦 用明朝年号 (景泰)
端宗 李弘暐 用明朝年号 (景泰)
世祖 李瑈 用明朝年号 (景泰、天顺、成化)
睿宗 李晄用明朝年号 (成化)
成宗 李娎 用明朝年号 (成化、弘治)
燕山君 李隆 用明朝年号 (弘治、正德)
中宗 李怿 用明朝年号 (正德、嘉靖)
仁宗 李峼 用明朝年号 (嘉靖)
明宗 李峘 用明朝年号 (嘉靖、隆庆)
宣祖 李昖 用明朝年号 (隆庆、万历)
光海君 李珲 用明朝年号 (万历)
仁祖 李倧 用明朝及清朝年号 (万历、天启、崇祯、崇德)
孝宗 李淏 用干支纪年,同中国来往使用清朝年号
显宗 李棩 干支纪年
肃宗 李焞 干支纪年
景宗 李昀 干支纪年
英祖 李昑 干支纪年
正祖 李算 干支纪年
纯祖 李玜 干支纪年
宪宗 李奂 干支纪年
哲宗 李元范 干支纪年
高宗 李熙 年号:建阳/光武 (1896年以前用干支年号及檀君纪年)
纯宗 李坧 年号:隆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