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朝的首都是什么呢?

唐朝的首都是长安、洛阳

长安的地理位置是比较不错的,北有黄土高原,西有六盘山,南有秦岭,东有黄河,在冷兵器时代,防守相对占优势。但是长安有一个最大的劣势,距离中原相对较远,距离钱粮重地江南更加遥远。不过,迁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轻易不能迁都。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建个第二都城,而洛阳无疑是第二都城的最好选择。

第二都城洛阳介绍

洛阳是九朝古都,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期都定都于此,有优良的定都条件。隋炀帝杨广也认为长安相对中原较偏,迁都于“天下之中”的洛阳。隋朝时的京杭大运河,中间点就在洛阳。

称洛阳为“天下之中”并不为过,洛阳以北是山西、河北,东北是山东,正东是安徽、江苏,正南是湖北,西南距离巴蜀也不远,正西是关中、西北是陕北。我们的地势大体上以大兴安岭、燕山山脉、太行山脉、伏牛山、武当山、巫山、武陵山、苗岭为界,分为西部的高山区与东部的平原(丘陵)区。洛阳正好卡在这条地理分界线上,北有黄河,南有汉水、长江,可进可退。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洛阳,改洛州为洛阳宫。此后,李世民经常来洛阳宫,虽然没有正式迁都,但也在为日后子孙的东迁打了基础。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正式下诏,改洛阳宫为东都,算是给洛阳一个正式名分。

二、唐朝都城在哪里呢?

唐朝都城有两个,长安和洛阳。

唐朝的首都有两个,分别为长安和洛阳。长安位于今陕西西安,洛阳位于今河南省。

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初唐定都于长安,657年,唐高宗建都洛阳,故自此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首都,两京并重。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中国城市建置市与坊分设的典型。

长安在历史的重要性: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出现城垣雏形,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三、唐朝的首都是哪里?

唐朝的首都是长安和洛阳。

618-904年北京首都为长安,904-907年首都为洛阳市。唐代前期西安市为首都,洛阳市为陪都;西安市为政治中心,洛阳市为经济发展文化核心;唐中后期将政治中心也迁都洛阳。因唐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光辉交易量,遂有盛世唐朝之说。

唐朝定都的历史

唐国公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于长安,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西安是世界历史名城,它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这里建都。

657年唐高宗李志迁都于洛阳,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洛阳。洛阳是一座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城市,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曾在洛阳建都。

四、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还是洛阳?

唐朝的首都是长安,中间有一段时间迁移到了洛阳,不过严格来讲,那段时期是女皇武则天在位期间,武则天改国号为武周。与其说洛阳是唐朝的首都,倒不如说洛阳是武周的首都。历史上洛阳一直都是作为唐朝的陪都而存在的。

长安是唐朝的政治中心,但洛阳对唐朝而言也很重要,这里是唐朝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武则天当上李治的皇后没多久,就跟李治一起移居到了洛阳。后来武则天当了女皇帝,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直到705年武则天在洛阳的上阳宫去世,她前前后后在洛阳大概生活了差不多有四十八年的时间。

长安的历史地位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安还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