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画历史知多少(二):中国动画片发展史
昨天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动画的起源和发展,今天继续来说一说中国的动画历史我国近代动画历史是从20世纪初期才开始的,但其实最早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古代。
中国古代的光影探索
上期我们说,早期动画源于人们对光与影的探索,在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对"光"、"影"的探索。宋代民间流行的走马灯,点燃之后,上升的气流驱动纸灯旋转,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影移的连续画面,还可以演绎简单的故事情节。
还有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民间艺术瑰宝--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透射光源的影子戏,与魔术幻灯系列发明从幕前投射光源的方法、技术虽然有别,却反映出东西方不同国度对操纵光影有着相同的痴迷。
皮影戏在17世纪,被引入到欧洲,1776年,法国的塞拉凡在凡尔赛宫表演皮影戏,曾经风靡一时,其影像的清晰度和精致感,不亚于同时期的魔术幻灯。
近代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的几个时期。
一、1922~1949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
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经过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动画片《过年》。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片。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的《大闹画室》。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二、1950-1965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动画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如1952年的《小猫钓鱼》;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1955年制作了木偶片《神笔》;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1953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
到1955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问世,1958年,出现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这为中国的美术片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之后,在1960年,令全世界惊叹的“水墨动画”横空出世,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有《牧笛》,这两部动画都在国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而且获得了多个国内外奖项。
三、1966-1977年是中国动画的动荡时期。
使黄金时期的中国动画落进了低谷,虽然后期也出了几部作品,但题材比较受限制。而且,这段时期对中国动画造成的最大冲击,是对人才的摧残,这场劫难使中国动画在未来的发展,整整缺失了一代人……甚至可以推测,现在动画的低潮状态,除了受外来动画的影响,也有那个时候造成的人才缺失的原因。
四、1977年——1985年中国动画的复兴时期
文革之后,中国动画又迎来了一个复兴时期,被称为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在这个新的创作高潮时期,我们的动画制作,不但数量上增加很快,而且形式和题材也不断的创新,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
五、1985年——1995年中国动画的转折时期
在85年到95年这十年间,也是80后接触国产动画最多的时间,这十年,应该说是咱们中国动画的一个转折时期,可惜不是好的转折。这段时间呢,咱们的国产动画也出现了一些好作品,这里面,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动画系列片,比如《葫芦兄弟》,这部动画不论情节、色彩,还有明显的中国风格,都给80后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另外还有《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到现在还是经典。
从85年开始,有很多中外合资的动画公司进入了中国。大批动画人才都被这些公司挖角了,国产动画开始摔落。而相对的,还有很多外国动画却在这个时候低价卖入了中国市场。《变形金刚》、《花仙子》、《OZ国历险记》《铁臂阿童木》,这些动画大多题材新颖,想象奇特,色彩鲜明,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欢迎——
1995年——至今缓慢发展时期
95年以后,国产动画出现了粗制滥造,内容幼稚等问题。这个时期国产动画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进口动画势不可挡,如圣斗士、忍者神龟等。加上互联网的发展,国外的动画也能很快传入中国,冲击着国产动漫。
这些年,由于受到美国动漫和日本动漫的冲击,也引起了动漫迷的努力,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使得越来越多的动漫产业基地和动画公司在国内建立起来,这些公司也制作出了大量精美的动画片作品。
二、简述中国动画的发展史?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是诞生在1926年,1935年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都是万氏四兄弟的作品,不过,这些动画都没有引起大家注意,真正在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的,是1941年上映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53年,我们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在1954年的木偶片《小梅的梦》里,真人和木偶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了一部片子里。而1956年的木偶片《神笔》,在国际上获得了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到1955年,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问世,1958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这为我国的美术片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之后,在1960年,令全世界惊叹的“水墨动画”横空出世啦。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有《牧笛》,然后是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大闹天宫》,另外,这个时期著名的动画还有《小鲤鱼跳龙门》,《骄傲的将军》,《渔童》、《孔雀公主》等等等等……但是,文革的十年动乱,使黄金时期的中国动画落进了低谷,虽然后期也出了几部作品,但题材比较受限制。而且,这段时期对中国动画造成的最大冲击,是对人才的摧残,这场劫难使中国动画在未来的发展,整整缺失了一代人……甚至可以推测,现在动画的低潮状态,除了受外来动画的影响,也有那个时候造成的人才缺失的原因。
文革之后,中国动画又迎来了一个复兴时期,被称为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哪吒闹海》就出现在这个时期除了它之外,像充满智慧的《阿凡提》,简洁幽默的《三个和尚》,还有水墨动画《鹿铃》,风格古雅的《南郭先生》,毛茸茸的剪纸片《猴子捞月》,水墨风格剪纸片《鹬蚌相争》,幽默有哲理的《崂山道士》,还有《孔雀的焰火》、《小熊猫学木匠》《假如我是武松》《天书奇谭》《除夕的故事》《水鹿》《女娲补天》,还有优美感人的《雪孩子》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1985年——1995年的中国动画
时光机进入了85年,在85年到95年这十年间,也是80后接触国产动画最多的时间,这十年,应该说是咱们中国动画的一个转折时期,可惜不是好的转折。这段时间呢,咱们的国产动画也出现了一些好作品,这里面,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动画系列片,比如《葫芦兄弟》,这部动画不论情节、色彩,还有明显的中国风格,都给80后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另外还有《邋遢大王奇遇记》、《舒克和贝塔》,到现在还是经典。这段时间的单集动画里值得一提的是《山水情》和《不射之射》,这些动画就不像刚才那些系列片普及面那么广了……这些非著名的优秀动画里,《山水情》在国内外获得了多项大奖,但是,它也被称为中国水墨动画的绝唱,因为这个时候,这种精工细作的电影动画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慢慢地开始走向了后来的学院派,而产业化模式制作的外国动画片已经开始冲击国产动画市场。从85年开始,有很多中外合资的动画公司进入了中国,大批动画人才都被这些公司挖角了。而相对的,还有很多外国动画却在这个时候低价卖入了中国市场。《变形金刚》、《花仙子》、《OZ国历险记》《铁臂阿童木》,这些动画大多题材新颖,想象奇特,色彩鲜明,受到了中国观众的欢迎——
说起这95年以后的动画,唉,确实很难让人骄傲啊,这段时间里,国产动画开始有了粗制滥造,内容幼稚这些问题,而相比之下,进口动画可以说是势不可挡啊,什么圣斗士、忍者神龟、加上后来网络的发达,国外的动画几乎可以同步地进入国内。。
三、中国动画发展史
中国动画发展史
1926年-1949年的中国动画
世界第一部动画诞生的1906年,而中国由万氏兄弟制作的首部国产人画合演影片《大闹画室》诞生于1926年,1935年,中国制作了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标志中国动画水平接近世界领先水平的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问世,这在世界电影史上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为新中国动画的发展揭开序幕。
1950年-1965年的中国动画
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直到文革前都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尽管当时动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高,但是在这十多年里其数量和质量都是相当高的。最初一两年里只能制作出一两部动画片,到了60年代每年可以生产十多部动画片。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无论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1966年-1977年的中国动画
提到中国动画的历史,文革这段时期固然是不可回避的,由于政治影响,1966到1971这六年时间里中国动画片零产量,之后的几年,形势虽然有了一点点好转,但是1972到1977年间每年勉强也只有2-4部动画出炉,就这样停滞了十一年,造成了中国动画元气大伤。
1978至现今的中国动画
这段时期还是有不少的精品,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6-1987年的《葫芦兄弟》、1984-1987年的《黑猫警长》、1979-1988年的《阿凡提的故事》、1989-1992年的《舒克和贝塔》、1990-1994年的《魔方大厦》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