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十大将领是

“二战”十大元帅

1、 乔治史密斯。巴顿(美国)

2、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

3、 埃尔温。隆美尔(德国)

4、 朱可夫(前苏联)

5、 山本五十六(日本)

6、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美国)

7、 亚历山大。米哈伊诺维奇。华西列夫斯基(前苏联)

8、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美国)

9、 海茵茨。威廉。古德里安(德国)

10、 弗里茨。艾里希。冯。曼施坦因(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将领人物和主要战役!

主要将领:艾森豪威尔、巴顿(美)、隆美尔(德)、麦克阿瑟、蒙哥马利(英)、彭德怀(中).冈村宁次(日).

主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坦克战、、大西洋战役、敦刻尔克大撤退、不列颠之战、诺曼底登陆、阿登战役、 阿拉曼战役、攻克柏林

太平洋战争 百团大战

纳粹十大元帅是谁啊?

①名声远扬的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 ②热血豪胆的冰火将军——巴顿 ③大智若愚的大兵将军——布莱德雷 ④永不言败的海上骑士——尼米兹 ⑤ 美利坚的恺撒大帝 ——麦克阿瑟 ⑥沙漠撕杀的纳粹狡狐——隆美尔 ⑦横扫欧陆的闪击怪杰——古德里安 ⑧稳扎稳打的英伦雄师——蒙哥马利 ⑨战无不胜的决世帅才——朱可夫 ⑩日本帝国的海军之花——山本五十六

德国26为元帅为什么么有古德里安?

不管怎么说他的功绩是大的,评定一个人不能以军衔和荣誉去代替,

海因茨·冯·古德里安,德国陆军一级上将,纳粹德国装甲兵之父,德国“闪击战”创始人。

1888年出生于东普鲁士一德国陆军军官世家,1908年正式加入德国陆军,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他接受过正规而系统的军校教育,但对于坦克战则是勇于创新,无师自通而远胜他人。

虽然英国的富勒和利德尔.哈特最早提出高速坦克战理论,并且世界上第一支实验性的装甲部队也是英国人最早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组建的,但是,古德里安以惊人的执著超越了这些理论先驱,一手创建和训练了德国的装甲兵,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人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胜利都必须归功于这个人。因为在那时,单是以各方兵力和装备的对比来看,德国并不足以取胜任何一个欧洲强国,只是因为成功运用了高速坦克战(即“闪击战”)的战术,才使得德国人的胜利显得如此辉煌。

古德里安提出的闪击战核心是:“以具有强大突击和机动能力的快速机械化进攻部队,集结大量作战飞机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的重炮,以向装甲兵提供迅速,炽密的火力支援,形成一种无坚不摧的突击力量,并产生令人胆战心惊的震撼,使敌人在惊愕中丧失斗志,使敌崩溃而非全歼敌军,由后续

部队完成清剿溃散敌军”。

希特勒的上台为古德里安的实践提供了最广阔的场所。

1939年8月,他担任第19军军长(含第3装甲师),一个月后就参加了波兰战役,这个坦克军作为

德军北翼的开路将,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在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他和克莱斯特的装甲军的高速前

进就使战术落后的波兰人陷入重围,德国步兵所起的作用就是围捕包围圈里的敌军。

1940年5月,参加法国战役, 他又一次担任了攻击矛头,由于曼斯泰因的建议,德国人将主要攻

势移至南翼的阿登山地——通常被认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地区——古德里安在这里决定性地超越了他

原来的纸上谈兵,他的进攻速度不仅令对手,甚至令他的上级和希特勒都胆战心惊:在渡过马斯河后

,他就不再将坦克当自行火炮使用,而是尽可能地发挥高速向深远地区运动,从色当直到滨海的阿布

维尔、 格拉夫林, 完成了一个举世震惊的大包围圈, 把北部法兰西和比利时的所有盟军都装进了

口袋。

并且,他还打破了现代战争史上的进攻速度纪录,就是在不到六天的时间里他的装甲军长驱直入

四百多公里,即横贯法国,将坦克开到了大西洋岸边,如不是空军元帅戈林争功,希特勒下令就地停

止追击,英法联军将在敦刻尔克全军尽没,在整个人类史上,也许只有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和美国内

战时期的薛尔曼曾经有过同样纪录。

1941年5月,他升任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苏德战争爆发后,他的果敢前进再次震惊世界,他与霍

斯的第3装甲集团军成了决定性的突击力量, 在五个月内,连续进行了几个有名合围歼击战,即明斯

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会战和维亚兹马会战,直逼莫斯科城下,光是俘虏就差不多有两百万

人,这在人类战争史上只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基辅会战也做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合围歼灭战而载入史

册——俘虏苏军达六十六万多人。

基辅战役后,古德里安率军北上,参加对向莫斯科作战的“台风攻势”。他的部队曾攻到莫斯科

城下,但在实力雄厚的苏联红军面前,“闪击战”失去了效力。

俄罗斯严寒的冬天降临了,德军的战斗力锐减,古德里安断定攻取莫斯科无望,因而极力建议将

部队撤往冬季防线,休整再战而惹恼了希特勒,结果被免去军职。

其后他仍然被希特勒起用,担任过装甲兵总监和总参谋长,负责编组,训练新的装甲部队,他虽

已反感希特勒,但仍据绝了参加1944年7月暗杀希特勒的“黑色乐队”。因而再得希特勒信任,在7月

22日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但直到大战结束,他再也没能亲自指挥他手创的德国装甲部队驰骋沙场。

1945年3月,他因力主停战而再次被解职,5月10日在慕尼黑家中被美军俘虏,1954年古德里安死

于心脏病,终年68岁。

古德里安性情刚烈,是为数极少的敢于顶撞希特勒的将领之一,并著有《注意--坦克》一书。

二战十大元帅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最高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麦克阿瑟他桀骜不驯,是一个十足的狂人。在太平洋战役初期美军一败再败,投降事件接连不断,唯有麦克阿瑟还在战斗。1942年2月22日,由于太平洋战争中美国防御的失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命令麦克阿瑟撤离菲律宾。离开时他发誓:“I shall return.”(我会回来的。) 1945年2月5日,麦克阿瑟履行其誓言,解放马尼拉。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美国海军五星上将。曾任潜艇艇长、大队长。1922~1923年在新港海军军事学院学习后,历任主力舰队和美国舰队助理参谋长、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团长、潜艇部队长、后备役驱逐舰部队长及巡洋舰长。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舰队遭受毁灭性打击。当时,珍珠港内几乎没有一艘完好的舰船,士气低落到极点。在国家危难之际,56岁的尼米兹临危受命,带着一名副官来到珍珠港司令部。尼米兹一到任,就表明对全体参谋人员的依赖,明确表示不做任何人事变动,勉励大家振奋起来,使遭到重创的太平洋舰队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自信心。而期果断使用航母作战使得美海军度过危机。他力挽狂澜重创日海军,成为美海军永不陨落的将星!就连美国的最大级别航母也使用它的名字命名的。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苏联红军元帅(1944),波兰元帅(1949)。白俄罗斯方面军总司令,两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获得列宁勋章7枚。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参与指挥过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会战,以及白俄罗斯、东普鲁士、东波美拉尼亚和柏林等战役,显示出卓越的指挥艺术和统帅才能。他善于运用各项军事原则,苏军中常常流传的一句话是:“遇到困难的战役时,斯大林首先想到的是朱可夫,朱可夫首先想到的则是罗科索夫斯基。”事实也正是如此,几乎每次会战中,罗科索夫斯基的方面军总是率先突破敌人防线的部队。除了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就是苏联最优秀的军事统帅。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因果陆军元帅,德英军总司令兼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1946年受封阿莱曼子爵,出任英帝国总参谋长。1948年任西欧联盟常设防御组织主席。1951年任北大西洋条约组织欧洲盟军副总司令。 1942年10月,蒙哥马利在阿拉曼防线向隆美尔的部队发起进攻,彻底扭转了英军在北非的危机,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人们将他称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蒙哥马利治军严格,注重从实战出发训练部队;强调鼓舞部队士气,认为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主张做好战前准备,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蒙哥马利重视军官与士兵的关系,他帽子上了将军帽徽和普通士兵帽徽并存就说明这一点。他帽子上的帽徽就成为了蒙哥马利永远的标志。

海因茨·冯·古德里安,德国陆军一级上将,纳粹德国装甲兵之父,德国“闪击战”创始人。古德里安用他的装甲思想和行动,帮助希特勒改写了世界历史。其从小酷爱军事,13岁就进入军校。一战中德国战败,在沉重的打击下他积极总结:认为凭借德国的国力想要打败英法等国硬拼是不行的。于是他提出了高速坦克战(即“闪击战”)的战术,使得在战场上德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古德里安提出的闪击战核心是:“以具有强大突击和机动能力的快速机械化进攻部队,集结大量作战飞机和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的重炮,以向装甲兵提供迅速,炽密的火力支援,形成一种无坚不摧的突击力量,并产生令人胆战心惊的震撼,使敌人在惊愕中丧失斗志,使敌崩溃而非全歼敌军,由后续部队完成清剿溃散敌军!其画像至今悬挂在德国装甲兵军营中!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德国陆军元帅。曼斯坦因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举止失措,胆战心惊,他是那种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天才。他提出的“黄色计划”使得德军能在33天击败当时拥有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

乔温·史密斯·巴顿,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美国陆军第一剑客,美国第一勇士,美国装甲兵第一人(创始人)。巴顿号称“铁胆将军”。粗鲁、野蛮是他在战争中留给后人的印象,潘兴元帅甚至把他叫作“美军中的匪徒”。但如果仅凭这一点就认为他是个只懂打仗的猛张飞就大错特错了。巴顿将军投注在军事领域。巴顿无疑是一代名将。他对目标的追求坚定不移。正如驻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在战后所指出的: “在巴顿面前,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不可逾越的障碍,他简直就象古代神话中的大力神,从不会被战争的重负所压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次战役中,没有任何一位高级将领有过象巴顿那样神奇的经历和惊人的战绩。”

埃尔温·约翰尼斯·尤金·隆美尔,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恐怕是德国二战时最著名的将领了。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诈和诡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挥装甲部队时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声东击西、神出鬼没,常使对手措手不及。他被塑造成超脱政治的军事天才人物,几乎忘记他纳粹将领的本质。但他的骄人战绩并不能弥补他在战略决策上的不足。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战术巨人,战略上他和他的身材一样矮小。它不同于纳粹其他将领,他是唯一一个被战争双方都奉为英雄。在生前身后他都荣誉不断。由于隆美尔曾经参与反纳粹活动,又在德国民众中有巨大影响,战后又由于冷战的需要,隆美尔被战胜者加以利用,所以说呢,他死后,仍然殊荣不断。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欧洲盟军远征军总司令、陆军参谋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美国第34届总统。艾森豪威尔是美国10位五星上将中晋升最快的,不同于其他的二战名将,他没有指挥过旅、师、军、集团军等军事单位,而是直接担任总司令。一直以来他都是在各级单位担任参谋长的职务,为他积累了充足的经验。他以坚定、镇静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他还善于发现人才,所以蒙哥马利、巴顿、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能为他所用。艾森豪威尔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可能不如巴顿、蒙哥马利,但在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极具才能。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元帅,朱可夫历任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兼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部长等职。朱可夫是获得勋章最多的二战名将,先后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最高勋章2枚,以及奖章和外国勋章多枚。朱可夫在苏德战争时期,曾活跃在各个重要的战场上,出色地组织和指挥了许多有声有色的重大战役。哪里情况紧张,战事危急,那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卓越的指挥艺术也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被称作是苏德战场的救火队员。斯大林对朱科夫说过:“你就是我的麦克莱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