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一斤等于现在的多少两?

现在的一斤是10两,斤是我国有特定的计量单位,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中,三十斤是一钧;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

公制:1斤 = 10两 = 100钱,1钱 = 5克。

市制: 1斤 = 16两 = 160钱。

扩展资料

1、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

2、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3、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

4、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5、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斤   百度百科:两

二、中国古代一斤是多少两?

以前,一斤是等于十六两。半斤的话,就是等于八两。半斤八两的意思是,两者相比不分伯仲,不相上下的意思。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扩展资料:

“半斤八两”是完全相等、完全相同、分毫不差的意思。

大约是在清代以前的一段时间,一斤是等于16两的。那时的称就是这样。两以下,斤以上,都是十进制。唯独斤是16进制。据说,那时有很多人不认得称,其实就是他们对斤两的换算感觉不便而已。

辛亥革命以后,16两的称逐渐被废除,完全十进制的衡制才被确立。新中国成立后,旧的衡制被完全地废除了。但是它在语言中的遗迹还保留着,“半斤八两”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个俗语中,半斤=八两,不差分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斤

三、古代一斤等于多少两?

现代一斤是10两,而古代是一斤十六两。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扩展资料:

古代【铜钱制度】与【斤两制度】有重大影响关系,宋代改制就是明证。又如秦半两、汉五铢、唐(宋、明)通宝钱,标准铜钱能当做砝码使用。

但历代都有劣钱流通,又难禁缺斤短两现象,导致【斤两实际值】在【秦汉标准值】一斤256克一两16克与【隋唐标准值】一斤640克一两40克的基础上一再下滑。结果分别是【东汉魏晋标准值】的一斤224克一两14克与【南宋明清标准值】一斤600克一两37.5克,一两分别下降了2克与2.5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斤

四、古代一斤是多少两?

十六两。

一斤,又称二八,为十六两,古代重量之数。

现代的“斤”按照各地使用习惯,与公制有如下换算:

中国大陆1斤等于 500克(g)。

香港澳门1斤约等于 605(g)。

台湾1斤等于600克(g)。

现时香港法律规定一斤等于一百分之一担或者十六两,即 604.78982 克(g)。

台湾市集常用台制:1台斤= 600 克。但金门与马祖邻近福建省,不使用台斤,所谓的「斤」为1斤= 500 克。

现行的一斤十两(合500克,0.5公斤)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当时温州人姜周元先生首倡的,十两一斤建议提出后,很快得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重视。

1958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国多个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国实施衡器计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两秤。

事后,中央政务院还向姜周元颁发了“中国衡器改革建议者”的证书。姜周元 这一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衡器改革的首倡人物,是深受人们爱念的。

五、中国古代一斤等于多少两?

古代是一斤十六两,现行的一斤十两(合500克,0.5公斤)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当时温州人 姜周元先生首倡的,十两一斤建议提出后,很快得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重视。1958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国多个地方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在全国实施衡器计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两秤。

扩展资料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权者, 铢、 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 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隋书·律历上》:梁、陈依古称。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周玉称四两,当古称四两半。开皇以古称三斤为一斤,大业中,依复古秤。

汉唐制度,一石=120斤,一斤=16两,一两=24铢(宋代废铢,一两=10 钱),明清沿袭宋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