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最大的望远镜是哪个?

世界最大的望远镜是哈勃望远镜,最大可见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

哈勃望远镜长13.3米,直径4.3米,重11.6吨,造价近30亿美元,于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高590千米的太空轨道(图1)。哈勃望远镜以时速2.8万千米沿寂静的太空轨道运行,默默地窥探着太空的秘密。图1哈勃太空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精确的天文望远镜。它上面的广角行星相机可拍摄到几十到上百个恒星照片,其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其观测能力等于从华盛顿看到1.6万千米外悉尼的一只萤火虫。 1999年4月,利用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深空图像,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宇宙边缘附近有一个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古老星系,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遥远的天体;利用全新的近红外仪器,透过茫茫的星际,人们发现了“皮斯托”星,这是至今发现的最大的一个天体。利用哈勃望远镜的宽视场和行星摄像机,科学家获取了第一张伽玛射线爆发的光学照片;哈勃望远镜上的超级摄谱仪又向人们揭示了超新星的化学成分。 哈勃望远镜所收集的图像和信息,经人造卫星和地面数据传输网络,最后到达美国的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中心。利用这些极其珍贵的太空图像和宇宙资料,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就。沉寂多年的天文学领域,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哈勃望远镜预计2010年“退休”。21世纪的太空望远镜研制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21世纪初叶,将有数台大型天文观测设备送入外层空间,这将是继哈勃望远镜取得的辉煌成就之后的,人类探测太空的又一次大手笔。 空间红外望远镜 将于2001年发射升空,其主镜口径84厘米,配备有灵敏度极高的红外探测元件。为彻底避开地球红外辐射的干扰,它将遨游于近百亿米之遥的深空轨道。当望远镜在外层空间、处于极低温的条件下进行观测时,红外波段的宇宙“面容”纤毫毕现,较之于地面观测将清晰百万倍。 新“哈勃望远镜” 美国正在积极筹划研制新一代太空望远镜,旨在接替目前还在轨道运行的哈勃望远镜。新一代望远镜主镜为口径达7.5米,其观察范围比“哈勃”大4~6倍,清晰度却不亚于“哈勃”。新一代望远镜计划2003年开始制造,重量预定3000千克,而“哈勃”重达10000千克。制造这么大而又这么轻的镜片,要求在材料上有巨大的突破和进展。 “哈勃”在对宇宙形成初期进行探测时留下了1亿年到10亿年之间空白,新一代望远镜将填补这段空白,研究宇宙的甚早期,观察诸星系形成时期的情况。“哈勃”专门用紫外线和可见光中的短波来观测宇宙,而新一代望远镜则用电磁光谱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部分来深入探索宇宙。因为宇宙在扩张的过程中诸星系远离地球向外运动,它们的光变成波长较长的红光,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 新一代望远镜不像“哈勃”那样绕地球轨道,而是将稳定地占据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以外约150万公里的一条轨道。 空间干涉望远镜 预计于2005年3月被送入预定轨道。它实际上由7架30厘米口径的镜面组成,进入轨道空间后将释放排列成长达9米的望远镜阵。运用光学干涉技术,其最终的空间分辨率可优于哈勃望远镜近千倍。建造空间干涉望远镜,要求极高的技术水平,它的应用将使天文学家分辨遥远恒星的能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地外行星搜寻者 “地外行星搜寻者”是美国宇航局空间计划的“点睛”之笔,计划于2012年发射升空。它汇集了人类太空望远镜技术的精华,将在寻找太空生命方面崭露头角。“地外行星搜寻者”的设计思路与空间干涉望远镜相似,但在规模与性能上有重大突破。空间干涉望远镜的可收卷镜阵延伸9米上下,而“地外行星搜寻者”的镜面阵列延展可达百米。利用它空前的分辨率,人们将足以探明,在太阳系邻近数十光年之内,是否存在与地球条件相似的行星,并进一步为解开地外生命的“悬念”获取宝贵的线索。 总之,21世纪的“天眼”,将具备前所未有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大视场以及多天体观测能力。就整体而言,它们观测宇宙的效能将全面超越其“老大哥”----哈勃太空望远镜,从而全方位地开阔人类探测宇宙的视界。

二、世界最大口径红外光学望远镜是什么? (不是射电望远镜)

欧洲极大望远镜主镜直径3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学/近红外陆基望远镜,是地面上观测太空的“最大眼睛”,将在智利北部建造,现已选址完毕,预计2024年建造完成。

三、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叫什么?功能是什么?

凯克望远镜(KeckI,KeckII)

KeckI和KeckII分别在1991年和1996年建成,这是当前世界上已投入工作的最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因其经费主要由企业家凯克(KeckWM)捐赠(KeckI为9400万美元,KeckII为7460万美元)而命名。这两台完全相同的望远镜都放置在夏威夷的莫纳克亚,将它们放在一起是为了做干涉观测。

它们的口径都是10米,由36块六角镜面拼接组成,每块镜面口径均为1.8米,而厚度仅为10厘米,通过主动光学支撑系统,使镜面保持极高的精度。焦面设备有三个:近红外照相机、高分辨率CCD探测器和高色散光谱仪。

"象Keck这样的大望远镜,可以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探寻宇宙的起源,Keck更是可以让我们看到宇宙最初诞生 的时刻"。

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

欧洲南方天文台自1986年开始研制由4台8米口径望远镜组成一台等效口径为16米的光学望远镜。这4台8米望远镜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均为RC光学系统,焦比是F/2,采用地平装置,主镜采用主动光学系统支撑,指向精度为1″,跟踪精度为0.05″,镜筒重量为100吨,叉臂重量不到120吨。这4台望远镜可以组成一个干涉阵,做两两干涉观测,也可以单独使用每一台望远镜。

现在已完成了其中的两台,预计于2000年可全部完成。

双子望远镜(GEMINI)

双子望远镜是以美国为主的一项国际设备(其中,美国占50%,英国占25%,加拿大占15%,智利占5%,阿根廷占2.5%,巴西占2.5%),由美国大学天文联盟(AURA)负责实施。它由两个8米望远镜组成,一个放在北半球,一个放在南半球,以进行全天系统观测。其主镜采用主动光学控制,副镜作倾斜镜快速改正,还将通过自适 应光学系统使红外区接近衍射极限。

该工程于1993年9月开始启动,第一台在1998年7月在夏威夷开光,第二台于2000年9月在智利赛拉帕琼台址开光,整个系统预计在2001年验收后正式投入使用。

昴星团(日本)8米望远镜(SUBARU)

这是一台8米口径的光学/红外望远镜。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镜面薄,通过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获得较高的成象质量;二是可实现0.1″的高精度跟踪;三是采用圆柱形观测室,自动控制通风和空气过滤器,使热湍流的排除达到最佳条件。此望远镜采用Serrurier桁架,可使主镜框与副镜框在移动中保持平行。

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

这是中国正在兴建中的一架有效通光口径为4米、焦距为20米、视场达20平方度的中星仪式的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它的技术特色是:

1.把主动光学技术应用在反射施密特系统,在跟踪天体运动中作实时球差改正,实现大口径和大视场兼备的功能。

2.球面主镜和反射镜均采用拼接技术。

3.多目标光纤(可达4000根,一般望远镜只有600根)的光谱技术将是一个重要突破。

LAMOST把普测的星系极限星等推到20.5m,比SDSS计划高2等左右,实现107个星系的光谱普测,把观测目标的数量提高1个量级。

四、世界上最大的红外线望远镜是以哪个国家的科学家命名的

世界上最大的红外线望远镜是以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的名字命名的。

赫歇尔以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的名字命名,是一台大型远红外线望远镜。宽4米,高7.5米,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最大远红外线望远镜。2009年5月14日欧洲航天局两颗科学探测卫星“赫歇尔”和“普朗克”搭乘欧洲阿丽亚娜5-ECA型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展开了充满未知的宇宙之旅。其主要使命是研究恒星和星系的形成以及在宇宙时期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