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筹边尚未还里》的大将是谁?

大将筹边尚未还里的大将是左宗棠出自清代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原文: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译文:大将军率军西征尚未完成宏愿,我们仍然看到湖湘子弟遍部天山,你看西征的清朝大军,正是沿着夹道成阴的左公柳,把春天带到了边疆,让春风吹到了玉门关外。

扩展资料:

赏析:新疆自汉代就是我国的领土。1865年,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自立国号为哲德沙尔汗国,宣布脱离清廷。俄国乘机占据了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

1876年,在左宗棠的率领下,湘军进入新疆,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开始。9月,首先攻下乌鲁木齐。又攻克玛纳斯城,从而北路荡平。接着集结兵力转攻南路。第二年3月,又先后收复达板城和托克逊城。不久,左宗棠军又收复吐鲁番。

阿古柏在此时猝死!同年八月,大军从正道向西挺进,先收复南疆东四城: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接着收复西四城:喀什、英吉沙、叶尔羌与和田。至此,这场由英、俄两国支持的阿古柏之乱乃告平息。

大将筹边尚未还这首诗颂扬的是我国哪一位名将

指左宗棠,歌颂左宗棠率领湖湘军收复新疆的失地的伟大功绩。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称为“西域”,清朝乾隆时将“西域”改名为新疆。

11月24日至25日,在左宗棠的家乡,湖南湘阴县将举行左宗棠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正是这位晚清名将为当年收复新疆立下了汗马功劳。

晚清重臣潘祖荫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慈禧太后下谕旨:30年不许奏左。

光绪元年(1875年),新疆局势严重恶化,此时的左宗棠已经63岁了,该是解甲归田、颐养天年的时候了,然而作为军事统帅,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毅然投入一场拯救新疆山河的伟大斗争。

也就被人赞为“从唐太宗以来保卫中国疆域功劳最大的人。”

扩展资料:

英雄壮举彪炳史册:

左宗棠青壮年时期长期在乡村当教师。后来飞黄腾达,当了20年的巡抚、总督、钦差大臣,拜相封侯,位极人臣。

可以说,名誉地位都已到了顶,在近古稀之年出征新疆,完全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他说,沦陷的新疆,决不能不管,否则,后患将不堪设想。

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负有守土之责的大臣,如果置身度外,其心何忍?

左宗棠未出山前,曾以诸葛亮自比,他说自己是: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1850年1月3日林则徐在临终前与左宗棠有过一次深谈,也是两人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次见面,林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

林则徐对左宗棠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林则徐亲自手书写给左宗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此后左宗棠一直以这一名句勉励自己,说: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知己。

左宗棠在那种以“引边荒艰巨为己任”和“雄师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誓不还”的强烈的爱国情操和反侵略思想指导下,力排众议,独任其难,不顾征途万里,天山戈壁阻于前,明枪暗箭国贼权奸谗于后。

毅然率兵出关,驱兵复土;在西征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战术决策,用兵如神、速战速决、取得辉煌战果。

动员各方面力量,为西征大军筹饷、筹粮、筹运,士饱马腾,后勤先行,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收复伊犁的斗争中,秣马厉兵,舁榇出关,决一死战,迫使沙俄改定崇约。

在收复新疆的善后工作中,注重新疆建设,维护民族团结,巩固了祖国的统一。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斗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正如王震将军生前所言:“若不是有个左宗棠,祖国这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公鸡尾巴就给北极熊叼跑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收复新疆 名垂千秋

大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这位名将是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C、刘铭传)。

1862年(同治元年)二月,李鸿章受曾国藩指派,到合肥招募淮军。刘铭传同张树珊、潘鼎新、吴长庆等各领本部团练投奔。曾国藩对这批新募淮勇极为重视,所有器械粮饷的供应悉仿湘军,手订营制,亲到校场检阅,命刘铭传充任“铭字营”营官。

“铭字营”中多为刘家子弟,刘铭传在营中职务最高,辈份也最高,其骨干将领皆为刘家子弟和刘铭传办团练中结纳的“同里敢战之士”,他们绝对服从刘铭传的指挥,成了刘铭传起家的重要帮手。

扩展资料:

刘铭传在任台湾巡抚期间大力兴办和整顿各种实业,其中最著名的为基隆煤矿。台湾地区盛产樟脑、硫磺。刘铭传奏请清廷于1886年先后在台北设立官脑总局、磺务总局,实行专卖制度,并一度将樟脑收购权交给商人承包。在满足本地需求之后,积极将产品向外推销,与外国争利,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交通方面也发展迅速。1887年沪尾至福州川石山海底、安平至澎湖妈宫港海底电缆铺设成功,从此,台湾与大陆电讯畅通。刘铭传在此基础上设立了电报总局。

同时,他还率先对旧的铺递驿站传送法进行了改革,仿效外国邮政通信的先进办法,于l888年在台北设立邮政总局,发行邮票,使台湾的邮政事业发展起来。

大将筹边尚未还中的大将指的是谁

“大将筹边尚未还里的大将指的是左宗棠。此句出自左宗棠的部下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此诗歌颂了左宗棠率领湖湘军收复新疆的失地的伟大功绩。

大将筹边尚未还中的大将指谁?这首诗介绍了他什么功绩?

指左宗棠,歌颂左宗棠率领湖湘军收复新疆的失地的伟大功绩。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又称“左宗棠收复新疆” ,是晚清钦差大臣左宗棠统帅清军,消灭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势力、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战争。

1865年(同治四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后建立“哲德沙尔汗国”,盘踞新疆大部。

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复侵占新疆伊犁。经过海防塞防之争后,1875年(光绪元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提出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等方针,进行了充分准备。

1876年(光绪二年)4月,清军在肃州(今酒泉)誓师,湘军将领刘锦棠总理行营营务,率军进疆,不久收复古牧地、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

1877年(光绪三年)4月,清军兵分三路进军南疆,半月之内连下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南疆门户洞开,5月,阿古柏暴卒。

10月起,清军先收复南疆东四城,又趁敌内部变乱,挥兵急进西四城,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率残部逃入俄境。1878年1月2日(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清军收复和田,取得收复新疆之战的最终胜利。

清军的胜利,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以清军兵威为后盾,曾纪泽于1881年(光绪七年)成功与沙俄议定《伊犁条约》,次年清政府收回伊犁。1884年(光绪十年)新疆设省,刘锦棠成为首任甘肃新疆巡抚。

扩展资料:

战争影响:

1、政治意义: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粉碎了英、俄勾结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图,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清军在战争中展现出的实力,成为清王朝通过谈判收回伊犁的一个因素;  战争的胜利,也为在新疆设立行省,打下了基础。

2、经济社会:

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刘锦棠均重视新疆经济的重振,尤其重视水利、交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伴随着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的展开,以杨柳青镇人为代表的天津商人以"赶大营"(即随军赶路并从事商业活动)的形式来到新疆,后逐渐在新疆形成以迪化为中心的天津商帮,在促进新疆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里的“大将”指的是谁?

左宗棠出自左宗棠的部下杨昌浚的《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原诗为: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x0d诗意歌颂左宗棠率领湖湘军收复新疆的失地的伟大功绩,全诗意思是大将军率军西征尚未完成宏愿,我们仍然看到湖湘子弟遍部天山,你看西征的清朝大军,正是沿着夹道成阴的左公柳,把春天带到了边疆,让春风吹到了玉门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