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三位宇航员下大雨需要几小时返回地球一

大约8个小时

神舟十号三位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地面,以现在的技术大约用8小时左右

用快速返回技术的话可以在3个小时左右,但是,因为是载人飞行,安全性是第一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一般不用,宁可采用时间长的成熟技术,这样安全性可靠性更高更好。

三位宇航员什么时候返回地面

三位宇航员在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面。

2022年4月16日告别了工作生活183天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终于回家了。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返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至此,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取得圆满成功。

发射时间: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

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先后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等多项科学技术实(试)验,验证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再生生保、空间物资补给、出舱活动、舱外操作、在轨维修等关键技术。

利用任务间隙,航天员还进行了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以及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活动。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以上内容参考中青在线-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

神舟六号,七号,八号,九号,十号发射时间,返回时间,塔载了哪些人?最新鲜的事

1.神舟六号: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09时整,返回时间:2005年10月17日04时32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指令长:费俊龙。新鲜事:神舟六号飞船起点很高,飞船具有承载3名航天员的能力。

2.神舟七号:发射时间:2008年09月25日21时10分,返回时间:2008年09月28日17时40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指令长:翟志刚。新鲜事:首次出舱

3.神舟八号:发射时间:2011年11月01日05时58分,返回时间: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没有搭载宇航员。新鲜事:与天宫一号对接

4.神舟九号:发射时间: 2012年06月16日18时37分,返回时间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女),指令长:景海鹏,手动对接航天员:刘旺。新鲜事: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5.神舟十号:发射时间:2013年06月11日17时38分,返回时间:2013年06月26日08时07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指令长:聂海胜,手动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太空授课主讲:王亚平。新鲜事: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拓展资料:

飞船结构分为: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附加段,四部分,“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几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为了使轨道舱在独自飞行的阶段可以获得电力,轨道舱的两侧安装了太阳电池板翼,每块太阳翼除去三角部分面积为2.0×3.4米,轨道舱自由飞行时,可以由它提供0.5千瓦以上的电力。轨道舱尾部有4组小的推进发动机,每组4个,为飞船提供辅助推力和轨道舱分离后继续保持轨道运动的能力;轨道舱一侧靠近返回舱部分有一个圆形的舱门,为航天员进出轨道舱提供了通道,不过,该舱门的最大直径仅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舱门的上面有轨道舱的观察窗。

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舱内除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神舟飞船-百度百科

神舟十号的返回时间和着陆地点

神舟十号的返回时间为2013年6月26日,着陆地点为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宇航员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是打造太空实验室。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来航天员垍王头亚平樤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宇航员什么时候返回地面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将于2022年4月中旬返回,具体时间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上午9:57,神十三乘组顺利返回地面,返回舱呈直立姿态平稳落地!

2021年10月16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入天和核心舱。半年内,航天员们顺利完成了两次出舱任务,两次“天空课堂”讲课,还组织了天宫画展、春节跨年以及迎元宵活动,为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点在东风着陆场,因为4月14日最新消息,神舟十三号乘组为期半年的太空"出差"即将结束,将在东风着陆场着陆。目前东风着陆场已准备就绪,静候3名航天员凯旋。

出舱活动: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11月5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11月7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进行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同日晚,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出舱活动。

同日晚20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出舱。12月2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 。

2022年4月14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择机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返回东风着陆场。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神州十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是: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2013年6月,聂海胜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担任指令长。2013年4月,张晓光、王亚平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神州十号载人飞船

神舟十号,简称“神十”,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艘飞船,也是中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神舟十号,于2013年6月11日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于2013年6月23日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手控交会对接。

神舟十号,于2013年6月26日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完成飞行任务,为后续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