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25厘米等于多少码?

脚码不等于鞋码

为了方便各位知道自己的脚适合多大的鞋子..请按照以下标准对照:

22.0厘米=35.5码

22.5厘米=36.0码

23.0厘米=36.5码

23.5厘米=37.5码

24.0厘米=38.0码

24.5厘米=38.5码

25.0厘米=39.0码

25.5厘米=40码

26厘米=40.5码

26.5厘米=41码

27厘米=42码

27.5厘米=42.5码

二、脚25 厘米长 应该穿什么尺码的鞋子?(中国码)

是旧鞋码的40码。

新旧鞋号的换算公式为:新鞋号=(旧鞋号+10)/2。(新鞋号需换算单位)

示例:

假若旧鞋号为40码

则新鞋号=(40+10)/2

=50/2

=25cm

=250mm

新鞋号为250码。

扩展资料

选择鞋子的注意事项

1、站着试穿,因为站立时脚部会比坐着时略微大一点。试穿时不能只穿进去对着镜子看一下就买,一定要来回走几步,细心感觉鞋的稳定性与大小是否合适。

2、试鞋时自备干净的袜子,便于试鞋时的穿脱,避免试过的鞋子里出现汗渍污渍的尴尬。

3、一定要亲自试穿,因为往楦头、款式或品牌型号标准的不同,鞋的具体大小也会有差异。

4、脚随着季节不同也会有热胀冷缩,所以在冬天买夏天的打折鞋时,你试穿合适的尺码跟夏天比可能稍微小一点。

6、别因为季末打折的诱惑或实在喜欢为由让自己的脚迁就一双不合尺寸的鞋。

三、脚长25厘米穿多大鞋?

是旧鞋码的40码。

新旧鞋号的换算公式为:新鞋号=(旧鞋号+10)/2。(新鞋号需换算单位)

示例:

假若旧鞋号为40码

则新鞋号=(40+10)/2

=50/2

=25cm

=250mm

新鞋号为250码。

选到舒适鞋的方法。

1、脚尖留出空间。试鞋时,脚尖处留出1~1.5厘米的空间,这是保证脚不疼的根本。如果鞋太小,空气在鞋内无法流动,还会导致脚冷。

2、不要只认鞋码。不同厂商、设计的鞋,鞋码都会有所区别。试鞋时,如果常穿37号,那么36号、38号都应该试一下。另外,下午、晚上脚会比早上大一些,所以不要早上买鞋。

3、试鞋时多走走。站立和坐着时,鞋码是不一样的。不要光坐着感受鞋的大小,在店里多走几步为好。

4、女性喜爱的单鞋、高跟鞋是最容易磨脚的。挑这种鞋时,要选从侧面看鞋跟的曲线是倾斜的,而不是垂直于地面的;从上面看,鞋帮与跟腱接触的地方呈“V”字型,而不是圆形。这样的鞋型不磨后脚跟。

5、选运动鞋时,先将鞋垫拿出来,穿上一下脚心直接踩在鞋底曲线上是否舒适。

四、请问一下25厘米的脚穿多少码

25厘米长的脚要穿40码的运动鞋,40码的运动鞋换算成US美码是7.5码,UK英码是7码。

鞋码,通常也称鞋号,是用来衡量人类脚的形状以便配鞋的标准单位系统。世界各国采用的鞋码并不一致,但一般都包含长、宽两个测量,长度是指穿者脚的长度,也可以是鞋楦长。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用途的鞋,也有不同的鞋码定义。

更多关于25厘米的脚穿多少码,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五、谁能告诉我鞋码25的是多大号鞋啊??

40码。

25cm通常为中国码的测量长度,也就是脚的实际测量长度。而中国码换算成欧码会有专门的公式计算=25cm*2-10=40码。

内长也就是指实际的脚长适合的鞋的长度,在买鞋时的尺码并没有考虑鞋外边的长度,而直接计内长,也就是标准尺码。所以40码的鞋子是适合25厘米的脚的。当然有些鞋款本身鞋头偏窄,而用户属于脚宽者,则可选大一码更合适。具体需要根据商家的产品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用鞋垫帮助减压:穿高跟鞋时,可在脚前掌或脚跟等受压处放个软垫,降低脚底所承受的压力。

2、鞋跟不宜过高:高跟鞋最好不要超过5厘米,鞋跟不宜太小,鞋头宜宽松。办公室里应该准备舒适的平底鞋,经常和高跟鞋换穿,减轻局部疲劳。

3、此外老年人最好选高帮鞋,以保护腿脚等血液循环差的部位。糖尿病病人不宜选布鞋;孕妇宜选柔软的平底皮鞋。

4、鞋跟与足底凹陷处的弧度必须合脚,踝骨与脚尖不应该碰触到鞋子。前脚要有一定摆动的余地、而后跟不能摆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鞋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