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时间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时间是1957年10月4日
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时间是1957年10月4日,由前苏联制造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时间是1970年4月24日。
人造卫星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人造卫星发射数量约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
人造卫星简介
人造卫星是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人造卫星基本按照天体力学规律绕地球运动,但因在不同的轨道上受非球形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月球引力和光压的影响,实际运动情况非常复杂。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人造卫星发射数量约占航天器发射总数的90%以上。
人造卫星它可分为三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科学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的卫星,主要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用来研究某星球的大气、辐射带、磁层、宇宙线、太阳辐射等,并可以观测其他星体,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造卫星为人造地球卫星,另外有人造火星卫星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人造卫星
二、我国什么时候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惊人的。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场上,我国科技人员利用自己的“长征号”运载火箭,顺利地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送上了天空。“东方红1号”重量为172.82公斤,几乎是前苏联“卫星1号”的2倍。它的外形是一个近似球形的多面体,直径约1米。除了以114分钟的周期绕地球运转外,它本身还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快速自转着。它装有多种科学仪器,以20.009兆赫的频率不停地播放(东方红)乐曲。20天后,由于上面的银锌电池耗完而停止发送信号。由于它最近时离地高度有441千米(远地点2384千米),所以估计寿命可达100年。
“东方红1号”发射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第五个进入空间的国家。
三、我国在哪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
1966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
1966年12月26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67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气象火箭试射成功。
1968年2月20日,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
1970年1月30日,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 一颗人造卫星。毛等领导人于“五·一”节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人员代表。
1971年3月3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
1971年9月10日,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29日返回地面。
1979年1月7日,远程火箭试验一种新的发射方式,获得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
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
1982年10月12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回收舱准确地降落在预定海域。中共中央军发电致贺。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6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
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1988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一枚“织女一号”火箭,至此,中国低纬度区第一次火箭探空试验圆满结束。这次为期两周的试验共发射了4枚火箭。
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
1990年7月16日9时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枚火箭是由中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一颗小 型科学试验卫星。
1991年1月22日下午18时23分,中国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纬度探 空火箭“织女三号”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1994年2月22日,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
1998年5月2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
1999年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200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发布《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白皮书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近远期目标。
2001年1月10日至16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神舟”二号无人试验飞船。飞船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7天,环绕地球108圈,并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2年3月25日至4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神舟”三号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三号顺利完成一系列科学实验,为中国今后的载人航天测控和管理打下了基础。
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于哪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于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1号。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58年提出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
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系统组成
东方红一号卫星由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音乐装置和短波遥测、跟踪、天线等分系统及姿态测量部件等组成,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东方红一号卫星外形为近拟球体的72面体,直径约1米,质量为173千克。
为保证东方红一号卫星能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在长征一号火箭的第三级上试制安装了新研制的固体火箭。固体发动机有力一推使东方红一号卫星按照方案设计进入轨道,中国固体火箭从研制启动到发射成功,只用了3年时间。
以上内容参考自网页链接